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養生氣功---八段錦
2012/06/20 14:56:26瀏覽2098|回應0|推薦0

    上次介紹了六字訣氣功時,也提到蔡老師每天練的八段錦,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套流傳千年的養生氣功給大家。八段錦的起源據考證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代,隨著時間的演進而不斷變化,至宋朝始名為八段錦,而今坊間流傳的版本則為清代梁世昌所著的易筋經圖說中收錄的八段錦。同學在網路上搜尋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版本的演示的視頻,大都是大同小異,也都有一定人數在學習,亦無高低之別。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在2003年時,重新彙整編排了一個版本向全國推廣。蔡老師練的就是依這套標準所練的八段錦,因蔡老師仔細比較過各版本的差異後,覺得這個版本的難易度是真正適合各個年齡層,從孩童到老人皆可練習,稍經練習即可上手。

    八段錦顧名思義,是由八段似錦鍛般優雅的動作組成,又因名為錦所以動作與動作之間皆有連貫。歌訣為: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彎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須單舉,五癆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後七癲百病消。蔡老師不打算對動作做解說,因為這不免有拾人牙慧之嫌,同學有興趣再去看影片即可。蔡老師要分享的是學會且動作純熟後,加上吐納而達到練氣的心得,因為網路上找的到的影片都是分解動作介紹,但並無將吐納一併解說,單純只練動作要達到有所謂練氣的效果,蔡老師認為這樣未免過於牽強,加上吸、摒、吐、停的吐納才能有效的練到氣。吸指吸氣,摒指摒息,吐指吐氣,停指靜止。配合在八段錦的動作時,原則上為動作起勢時吸氣,到第一動的暫停點時摒息;第二動開始時緩緩吐氣,吐盡時靜止。而吸摒吐停時間一樣,入門可先從每一動都四拍開始,即吸四拍至胸腔腹漲滿,摒息四拍,吐四拍至氣全數吐盡縮腹提肛,停四拍,而後週而復始,且全程皆用鼻子做吸吐,不使用嘴巴,亦即為腹式呼吸法。

    蔡老師自己的經驗是,只練動作時,手腳並感覺不到有氣,後來加上吐納之後,練的過程中手指尖會開始有麻電感,依蔡老師請教的幾位氣功老師的說法,這個就是所謂的生物電,也就是中國武術所謂的氣。當動作和吐納都能做到確實時,同學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身體的變化,因八段錦的動作幾乎是運動到身體的每一個肌肉群,動作確實的話,每一個肌群都有得到伸展,許多現代人的文明病都會消失;而吐納確實可以練氣,練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自身的各種毛病,甚至出現暝眩現象,當練到一定程度暝眩現象也消失時,代象氣也已經將身體的病都治好了。

    蔡老師練習八段錦才短短兩年,每天在桑拿房做十分鐘,這兩年下來,原本退伍回來被蔡老師煙酒應酬過度的身體慢慢的調整回健康的狀態,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加上一套八段錦的操作時間短,現代人不會連一天十分鐘的時間也抽不出來,因為蔡老師非常建議大家一併來學習這個流傳已久的養生功法,今天寫到這裡。

參考的影片: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3MDMyNjQ=.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3MDMyNjQ=.html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irctw&aid=656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