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止咳經驗談
2012/06/15 13:23:40瀏覽411|回應0|推薦4

    俗話說醫生怕治咳,辦桌廚師怕辦午宴。為何醫生會怕治咳呢?因為咳嗽是一種身體的自我保護生理反應,成因也非常的多,一般人習慣自行至西葯房購買成葯服用,或至耳鼻喉科看診,但效果不一。原因就在於西葯只是壓抑咳嗽,卻不是治療病根。一般會好,都是在服葯的過程中,身體自然修復完成後而好轉,而一直看不好的,就是身體的體質太差,身體沒有自愈能力,故葯效過後咳嗽又再復發。這幾天天氣變化大,感冒的人很多,其中伴隨著咳嗽的症狀的也很多,蔡老師今天就來談談止咳的經驗方,供各位同學參考。

處方一:重子,重仙,重魁 治重感冒。 咳嗽症狀明顯時加針水金,水通。

    這個方子蔡老師常用在年長者身上,話說今早起床準備出門晨泳,蔡太師卻感冒症狀嚴重,又凌晨四點多正?肺經巡行,故咳嗽不止。立馬取消晨泳行程進行治療。蔡老師和蔡太師討論後決定取重仙,重魁緩解感冒症狀,加配水金,水通取其去寒止咳效。果然針下立止咳嗽,留針四十五分鐘後,蔡太師感冒的頭痛和輕微鼻塞也消失,身體開始微微出汗。隨後煮上一杯薑母茶飲下,整個身體暖了起來,跟去晨泳SPA一樣全身舒暢。另外補充,水金水通也可應用在老人流涎上,因老人流涎多屬寒,此方對此症有極大功效。

定位:

重子:手掌虎口下一寸,大指掌骨間。

重仙:手掌大指骨與食指骨之間。

重魁:食指掌指關節上2.5分。

水通:嘴角下5分。

水金:在水通穴向內斜開五分。

處方二:分金,內金,合金

    蔡太師的枕邊人當然也受到傳染,但其他感冒症狀不明顯,僅偶爾喉嚨發癢咳幾下,但蔡太夫人不願在臉上進針,便取肺經上的分金,內金,合金三穴做倒馬針法。過程一樣是針下立止咳嗽,且留針四十五分鐘內一次也沒有咳,應是行針正逢肺經巡行,故效果甚佳。起針後一樣取薑母茶飲下,加強療效。

合金:上臂肱骨內側,肘窩橫紋上一寸。

分金:上臂肱骨內側,肘窩橫紋上一寸五分。

內金:上臂肱骨內側,肘窩橫紋上二寸。

處方三:翳風,肺俞,定喘,膻中

    一般成人非感冒所致的乾咳,蔡老師常用的穴位。通常遇上時,蔡老師會試著將患者的耳垂往上拉,或是直接以指節按壓耳後翳風穴,都有非常好的止咳效果。隨後可再加上肺俞,定喘,膻中等穴位,按壓或施灸皆可,幾次的療程下來,長久的咳喘都可得到極大的改善。

翳風:耳垂後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肺俞:在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左右各一穴。

定喘:大椎旁開5分,左右各一穴。

膻中: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四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最後還是老話一句,平時就注意身體的保養,不管採用中西醫的方式,痊癒的時間也會比別人都來的快,否則生病之苦也只有自己受了。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irctw&aid=654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