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再談誰能治好你的病?
2012/06/08 22:35:56瀏覽137|回應0|推薦2

    昨天的課講到治好你病的其實是你自己,那麼中西醫或坊間各式各樣的醫療機構都在幹什麼呢?醫者扮演的是什麼角色?今天就來談談這個。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中西醫,二者最大的差別就在斷、伏。中醫的治療思路較從”斷”,意即根治為出發點,希望借由病症的辨証,對証下葯,以求完全的根治;西醫則偏向”伏”,意即壓制,借由手術、葯物將患者的症狀壓制下來,使不適感減輕或消失,但並不在意或是不知道是否完全將病灶根除。昨天提到感冒的例子,從中醫的經典”傷寒論”提到:”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這裡的治療思路就是指受了風寒後,身體需要補充外來的能量以抵抗外邪,故投以桂枝、葛根、附子等熱性的葯,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有能量來將病邪驅離體表,恢復健康。這個觀念就是”斷”,中醫不講求用某種要殺死或壓制某種病邪,而是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讓致病因子在最短的時間離開體表,病就會完全康復。西醫治療感冒則不同,除昨天提到依症狀開緩解症狀的葯物外,遇上嚴重的病毒引發的流感,目前最常投的克流感,概念上就是”伏”,因為克流感研發出來就是要消滅已知的幾種病毒株,透過壓制病毒使患者恢復健康或減少重症機率發生。這也就是為什麼一服用克流感後,醫囑都要求必須將葯完整的服用完畢,因為克流感就像是美軍在世界各地打仗的軍隊,當美軍駐紮時便可以有效壓制敵軍,當美軍決定射後不理,反動勢力便會再起的道理是一樣的。
    了解了中西醫的差別後,再來看為何蔡老師還是說治好病的還是你自己呢?因為當你生病時,不管中西醫,不管斷跟伏,戰場都是在你的體內,戰後復甦的程度都是看你自己的體質,醫療的方式只是一種手段,作法不同但目的相同,這也能解釋在這個凡事都講求SOP的年代,醫生投一樣的葯,患者好轉的程度卻不一。那麼同學們會問,究竟醫生扮演的是何種角色呢?蔡老師的見解是,醫者是提供協助患者身體建立一個好的環境,一個有足夠能力抵抗外來病邪的環境,但患者本身的體質好壞才是影響醫療成效最重要的因素。上完這堂課,同學們應該不用再迷信名醫、名葯、名診所,那只是虛名而已,認真的對自己負責,把身體調養好才是真啊。今天就講到這裡,下課!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irctw&aid=6529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