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19 11:40:45瀏覽2840|回應0|推薦25 | |
我不知道『石板菜』是怎樣熬過乾旱與嚴寒,但總在春雨過後,石板菜就會在岩縫、磚隙與石壁間,甚至是乾裂的地表縫隙中悄悄冒出身影,一整片的黃色小花好像跟世人宣告「我回來了」。 以往開車經過東北角濱海公路瑞芳路段,總會在適當季節看到在懸崖峭壁上頭黃澄澄的花點綴其間,然而我當時並不知道她的芳名。後來在山城瑞芳的街坊屋簷、磚牆上頭,竟然也可以看到在夾縫終生存的她們。於是,請教老人家才知道這草花對於常下雨的瑞芳地區而言,是屬於「臭賤」的植物,總是不請自來的攀附、寄生在每戶人家屋頂、牆壁上頭,他們早已見怪不怪。不過,令我記憶深刻的一次,是在我開車經過基隆山下「員山子分洪道」出海口時,所看到的那一幕。 「員山子分洪道」剛完工的那一年,靠山的那一側有一堵人造的擋土牆,用水泥塊堆積而成的護牆,施工單位在用土填充了中間空隙處,但誰也沒想到這裡竟成了石板菜的聚落,我想這或許就是「生態工法」想要的吧!第一次看到時,我滿心懷疑的想,真的是她們自己搬遷至此的嗎?怎麼會是這麼壯觀、整齊又均勻的鋪陳在這一整片擋土牆上面。更何況在這種地方除了靠天吃飯之外別無奧援,雖然分洪道、太平洋近在咫尺,但想要水喝她們可沒有腳自行取用,更不會有人提水來供她們想用。不過這片石板菜兀自欣欣向榮的生長著;老天爺雖然眷顧著她們,不過我想石板菜自己努力的求生意志,才能讓她們繼續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在季節轉換時,這擋土牆上頭已經有其它野草隨風遷居至此。或許石板菜無力也無權阻止別人遷居來此,也或許是她們天命就是寄人籬下、漂泊度日,當然更懂得遊子的辛酸與無奈;不過更多時候是形勢比人強。石板菜無意與人爭執,她們選擇了另覓它處安身,已悄悄撤離這片原本屬於她們的快樂天堂;一個可以看山,可以觀海,渾然天成的絕佳住所。只是我不知這群遊子這次又是選擇哪裡當她們下一個駐在地,因為牆頭上已是一片草的世界。 《札記》 不同於石板菜松葉景天的葉片是成尖針狀,而石板菜是肥肥的圓葉,但兩者都是屬於「景天科」的植物。那盆松葉景天在繁華過後竟如此刻我看到的石板菜一樣開出黃色的小花,我想她們又再度歷經過人生另一季的豐收吧! 想想石板菜命運縱使是如此不堪,必須在石縫、礁岩、峭壁中求生的她們,在春雨帶來生命訊息過後,一定會努力的發芽、開花,然後在下一個乾旱、嚴寒的冬季來臨前枯乾、死亡。不過我知道,只要根還健在,明年的「春訊」她一定會信守承諾的再回來跟我們打聲招呼。而且出身就算是如此不堪,但她們依然活得閃耀有尊嚴。在看似嬌柔的外表下,其實我仍感受得到她自信與開朗的個性,尤其在陽光下閃耀著竟是不亞於貴族世家高雅風範。 處逆境時,不妨想想石板菜,你就會知道生命的可貴與尊崇。 【石板菜小百科】 3月下旬起,北部、東北部海岸岩壁上開始出現零星的黃色小花,4月中旬到5月上旬達到高峰,成為這一帶最強勢、顯眼的植物。海濱公路旁的山壁、岩石、駁坎,常整遍片染黃,數量多到驚人。在風大、陽光強烈的海濱地區,由於蒸發作用快速,加上底質的保水力不佳,海水不但無法利用,鹽分更會造成植物脫水,故而有些植物便將葉子變得肥厚以容納更多的水分,如石板菜;這是惡劣環境所造成的一種形態適應,也是景天科植物的通性。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