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07 00:43:12瀏覽2346|回應5|推薦54 | |
‘08年末在北京,看了一齣很容易讓人心有戚戚焉的舞台劇:華麗上班族之生存與生活。導演是林奕華,演員,幾乎都來自台灣,最「大咖」的是張艾嘉--我一直這麼認為,直到有一刻突然驚覺,ㄜ,對我這世代的人,或許是吧,但,七八年級的人會不會覺得張艾嘉很遙遠啊?我徹底忘記還有鄭元暢,這個據說多少也是為了吸引年輕票房所找來的偶像劇演員!這麼一想,突然認清年紀和年代真的是騙不了人啊。其實演員陣容還有很不錯的王耀慶,演太陽花和一些單元劇的那個。 其他演員幾乎都是台北藝術大學科班出身的劇場演員。剛巧花輪與其中幾位演員相識,他們在台灣少聯絡,反而在北京逮到機會相逢。於是那一夜,我們進了北京保利劇院。 開演前幾分鐘入場,坐定後,發現林奕華與一干工作人員,就坐在觀眾席最後方,監控著全場。劇場空間蠻寬闊的,我們坐在一樓中後排,沒法看清楚演員表情,不過視野已經不錯了。今天是北京的最後一場,演完就要去上海了。賣座看來普普,開演後,很多觀眾湧向前方未賣出的高價座位。 關於這齣戲,我寫在這裡。 散戲後,已經十一時許(這齣戲長達三個多小時),花輪想盡地主之誼,請朋友吃宵夜,原本打算去簋街,不過其他同劇演員已經約好要去南鑼鼓巷的沙漏咖啡,索性一起。 隆冬的南鑼鼓巷,夜深露重,一片淒清。下了出租車,埋頭縮脖提著小碎步趕緊往店裡走,冷極了外面,一刻多待不得。 夜裡的沙漏咖啡極有情調。半舊的老傢具、皮沙發,搖曳的昏黃燈光,中式窗櫺,像尋常人家的小客廳。這些台灣來的劇場演員似乎對這裡極熟,一來就往沙發區落座,熱絡地忙著Order「熱紅酒」,還極力稱讚好喝,可惜我不喝酒,點了無酒精飲料。沒有太多能填飽肚子的選項,僅有的爆米花,一端上桌,居然很美味。 男演員們大多卸了妝,女演員則依舊眨著一雙濃密的媚眼,塗著一口嬌豔的紅唇,嘰嘰喳喳,喝酒,吃菸,似乎是方才台上的戲,轉場到這裡繼續。但正如同小說怎麼寫也寫不過生活本身(朱天文語),我想演員怎麼演,也演不過戲外的人生。我瞧眼前這一幕,大家的臉部線條都放鬆了,肢體也靈活了,著實比台上生硬的台詞背誦和刻板的性格塑造,來得好看。 剛剛在劇場裡看不清楚的面貌,此刻都瞧見了,很魔幻的感覺。更魔幻的是,窗外有人影閃爍,王耀慶來了,緊接著張艾嘉也來了。我頓時幻化為幼稚追星族,又驚喜又怯懦地拉拉花輪友人的衣角:「….我可以跟她拍照嗎?」 友人幾乎沒有秒差地向張艾嘉揮揮手:「張姐,這是我朋友,想跟你拍照…」 果然是親切的「小妹」呀,二話不說就坐在我們旁邊,笑容滿面地面對鏡頭。有人問我,張艾嘉近看如何?嗯,沒卸妝,粉有點厚,不過還是很美呀….可惜燈光太暗,照片不清,打閃光燈的又太寫實,只好放張朦朧寫意照上來。 王耀慶和張艾嘉只是來打聲招呼,合影完即匆匆來去。大明星走了,其他人的戲還繼續。有一個被公認為有語言天才的演員,拿著筆記本一臉認真地說要找老闆學蒙古語。原來沙漏是兩個蒙古人開的。我好奇跟去,這個演員真的很酷,他的筆記本裡,密密麻麻寫滿了世界各國文字,而且不只是什麼英文法文德文,還包括阿拉伯語、藏語、泰語、越南語、丹麥語…什麼稀奇古怪的語言,他幾乎都涉獵。他說他都是這樣學的,遇到會講其他語言的人,就請人教他幾句,自己再上網查,也曾交過國外筆友。 這演員手臂上刺的一串符號,還是拉丁文。 他對蒙古語感興趣已久,筆記裡早就寫滿了蒙古語字母,得知沙漏的老闆是蒙古人,立刻發揮他不恥下問的精神。這一晚,我真的見識到這世界,人的多樣性,環境的豐富性。一個台灣人,一個蒙古人,一個冬夜裡,在北京咖啡館的昏黃燈光下,討論蒙古語的正確發音…. 很實際的我忍不住還是問他:學這麼多語文,有特別的目的嗎? 沒有,就是有興趣。 好樣的。 演舞台劇當然沒法當飯吃,後來又聽他說,他的謀生之道,竟是在身邊的錢快要花完時,飛到美國西岸工地打工,賺夠錢後,再回台灣繼續演戲。說起來好像沒什麼,卻是我難以想像的人生態度及生活。我只能說,如我這般膽小的人,只想穩定生活;勇敢的人卻是真的在享受生活。如同這齣「生活與生存」的舞台劇,機關算盡的人末了不識生活滋味,只感受到生存競爭。其實這世界真的無限寬廣,人,不應該也是嗎?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