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北京崇文門》迷失在明城牆與頹圮洋樓間
2008/01/04 12:48:37瀏覽2493|回應4|推薦47

這是第一次,我彷彿覺得應該為北京的古蹟保存做些什麼,儘管我只是個外來過客,更何況我所在地的政府,似乎不怎麼傾聽老百姓的意見。這或許只是一個衝動下的念頭,我會去實踐的機率也不高,但整個下午我卻因為這樣的想法而異常激動著。

我從五號地鐵的磁器口站,一路往北,走過五號線的崇文門站,又晃到了相距約百來公尺的二號線崇文門站。站在有點令人茫然的十字路口,瞥見對街一處路標,寫著『明城牆遺址公園』。搭出租車來的路上,就經過了那段長龍般的古城牆,好生安慰居然沒被拆掉,於是當下決定走近瞧瞧。才跨過崇文門外大街,我的目光卻又被左手邊對街的一棟老房子吸引過去。

身處四、五條大馬路在此交會的崇文門鬧區,在車水馬龍,商業賣場喧囂步步逼近,建商一蓋就如同要造鎮般的粗魯霸氣氛圍內;我覺得沒有人不會被眼前這座透露著沈靜、古意、蒼茫而又雅致的建築所吸引。手上沒有任何資料,我也不記得有任何旅遊書提到過此地,我暫時把明朝城牆擺在一旁,像趕赴一場不在行程中的幽會般,迫不及待過馬路來到它的腳下。

『啊,真的很美!』剎那間我只能用最通俗的字眼形容,無意間撞見的景色,反而令人更加心中澎湃。因為不知它的來歷,暫時只能用老房子,帶點西式洋樓風味的老舊建築來稱呼,而且它不只一座。

散落在圍牆內的深深庭院裡,大略數一數,至少有八、九棟。這群建築最大的特色,應該是獨棟別墅才可能有的斜屋頂,和屋頂上紛紛開了『老虎窗』吧!老虎窗就是開在斜屋頂上用來透氣、通風的窗戶,有各種形式,俗稱老虎是因為上海人將英文roof誤聽為老虎,從此沿用至今。那些老虎窗讓樓房充滿了凹凸有致的趣味,充滿了讓人想爬上屋頂吹風的浪漫奇想。

每棟樓的窗戶樣式又不太一樣,有的是上拉的窗戶,有的是對開的,有的只有一扇,有的卻多達三扇,有的則細心加蓋了窗簷。樓房配置的『煙囪』樣式也不一,長長短短,姿態各異,宛如精緻的樣品屋。

不過可別以為它只是移植了西方文明過來,仔細看圍牆,沿用了中國風格,見得到中國特有的窗櫺和圖騰,明顯的中西合璧樣式。

沿著『北京站西街』走,我不可遏抑地拿起相機猛拍,竟像似怕它立刻就傾頹了般。這擔憂也並非空穴來風,我從那超過一人高的圍牆努力地向內窺視,這些個建築群落,似乎早已渺無人煙甚久。然而它們到底是什麼來頭?我苦無一點蛛絲馬跡可尋,沒有標示,沒有門牌,猜不出個頭緒。

走到了應該是大門口的地方,終於出現了隻字片語:『非本院人員車輛請勿入內。』什麼院?徒留想像空間。而且門上拴著鎖,緊閉著。

也罷。我就循著圍牆,一路往前,心想就算這屋子荒廢已久,也該有個跌落牆角的門牌抑或殘留的牆壁塗鴉,可以窺知一二吧。如果這幾座洋樓是一條線的開端,我想知道那線頭在誰手上。

就這麼順著圍牆,右拐走進一條不知名胡同內,小販在倒塌的磚石瓦礫旁,賣起一碗三元、四元的餃子和炸醬麵,那枯樹椏底下的桌椅,款式、顏色皆不成對,就像是小販的爐灶,也是四處張羅堪用器具拼裝而成。我看著是有點悲情,為這堅韌的生命力而悲情。

再往前走,總算圍牆又有了門,但仍緊閉著,依舊沒有任何字樣,只有牆上粉筆字寫著『取包往前走五十米。』

原來這條胡同底是郵局堆放大宗貨物之處,空曠的宛如工廠般的庫房,有著不知通往何處的圓拱地下道,運貨車來回穿梭,許多人就站在路邊等著。眼前直走已經沒有路了,強烈的歷史氛圍鋪天蓋地向我襲來,那道明朝留存至今的古城牆,裸露的土石上已生出野草,就矗立在胡同底端,沒有人仔細瞧這座城牆彷彿早已司空見慣,就這麼佇立在五百八十多年前的古城牆前,等著領二十一世紀的郵包!我沒有停留太久但我的心狂跳,還有比此情此景更超時空的嗎?!

有時候我得感謝老北京的古蹟因為太多來不及管理整修,還沒有一一被供奉上殿堂或圈起圍籬賣起門票,也因此我們有了如此與古蹟在下一個轉角相見的驚喜,或是得以與歷史近距離互相依偎的溫存之感。

我尋尋覓覓的洋樓建築群,就這麼與明朝城牆隔著一條小巷平行而立。走在巷內繼續行進,發現洋樓圍牆上有個窗戶空了,在三、兩根鐵欄杆的縫隙中,我伸入相機鏡頭,捕捉圍牆內的秘境。

岌岌可危的洋樓建築群

裡面,有一大區已經躺平了!鋪滿一地的碎磚廢土宛如建築物的墳場,碎的那麼徹底,叫人傷心都來不及。幾株老樹張著光禿的枝椏在斷垣殘壁中忍痛屹立著,更增添了工程暴力的無情。這情景不令人意外,只是讓人更好生焦急,究竟這,不可能沒人注意過的迷人老房,從何而來,又將往何處去? 

正當我飽漲著眩然欲泣般的情緒,對著牆上2006年張貼的『綠化工程全面啟動,臨時建築依法拆除』等字樣的告示拍照時,背後傳來一聲孔武有力的吆喝:『你拍什麼呀!』

轉頭一看,一位正在路邊管制出入車輛的大叔很警覺地看著我。有點驚嚇到但隨即鎮靜,我故做輕鬆地說:『沒什麼,我覺得這老房子很漂亮!』

大叔卸下防備的眼神,有點啞然失笑的表情,說:『這老房子美?!』

我趕緊轉移話題趁機問了他,這房子原本是做什麼用的?大叔和一旁的同伴說了句類似某個黨部機關的簡稱。我又問這裡都要拆掉嗎?他們稱是,又補充說好像還有八、九戶拆不了,類似釘子戶。他們說這裡是『建國』以後蓋的,不是老建築,奧運前還是會拆的吧。但語氣又確定又不確定。

無論如何,總算有了一點大概的線索,但是建國後會蓋這種建築?除非是刻意復古,否則怎有可能?才走沒多久,我已經忘了大叔講的是那個機關,於是又問了一位在路邊值勤的保安,他說這裡原本是『北京市委』,又稱做『北京市政府大院』,但對建物的歷史說法與大叔不同,他說是日本人來的時候蓋的日本樓。

顯然根據我不準確抽樣訪問的結果,北京人對這群建築也很陌生,我的疑惑,終究還是得回家後,趕緊膜拜估狗大神,才可能獲得解答。

然而我在估狗上面的迷失時間,不比這個下午來得短。我輸入『北京站街西』、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大院』等幾個關鍵字,加上我旁敲側擊加入的輔助字眼,都找不到有關這群建築的記錄,倒是附近其他景點資料,如船板胡同等收集了不少。

老建築的生死絕續

已經忘了是輸入哪些關鍵字了,總之這團有關不知名洋樓建築群的迷霧,終於在讀了中國文學大家老舍的兒子舒乙的兩篇文章後豁然開朗。這群樓房與它隔著『北京站街西』這條馬路相望的同仁醫院、北京一二五中學,屬同一來歷,都是十九世紀初美國基督教傳教士來北京時所建立,而這群樓房應是當時的傳教士的住宅,之後是否曾用於北京大叔和保安所說的『北京市政府大院』,網上卻查無確切資料。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九零年代的建築,距今也近乎百年,卻因位於北京新建地下鐵道經過之處,一度被列入拆除範圍。所幸在具有中國政協委員身份的舒乙投書奔走下,似乎有了保留的契機。

根據舒乙文章所說,北京政府的方案是,將其中八棟洋樓量測尺吋描繪建築圖後拆掉,就近向東北方向平移幾十公尺,然後原樣重建,另有一棟則不會遷移。

舒乙對這樣的結果表示滿意及欣慰,然而我卻不太樂觀。雖然拆除之後再異地重建的例子不少,台北的林安泰古厝就是一例,但畢竟脫離了原址,而且又是一番浩大工程,何時能重建完成?會不會跳票?難保沒有變數。

在重建日尚未知,而這裡勢必近期內就會遭逢一場挖土機浩劫的此刻,我不由得慶幸能在尚未夷為平地前遇見它們。這裡,我肯定還會再來。

深入閱讀:舒乙,九座小樓的故事http://news.qq.com/a/20070305/000347.htm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india2007&aid=1509089

 回應文章

謝敏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廣渠門外
2008/08/08 00:09
我以前住廣渠門,就在崇文門不遠處,這些門原本對我來說都只是地名,前幾年去長安大戲院看京劇大腕于魁智的”袁崇煥”,演到袁蠻子在廣渠門大敗皇太極,並駐紮於此,我當場給他那個感動啊,我住在袁崇煥的營地上。當晚立刻查資料,廣渠門是個什麼門啊!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加拿大政府曾幫忙記錄
2008/01/05 09:34

Reed 在北京有位朋友,他八、九歲時全家由台灣移民加拿大,高中畢業後,到紐約主修室內設計。因為申請到加國政府一筆經費,前來中國為愈來愈多、即將走入歷史的北京四合院老建築作完整記錄,為期兩年。

http://blog.udn.com/chouhwa/553012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黃靜宜(辛蒂雅)(sindia2007) 於 2008-01-06 21:58 回覆:

哇,真有心,不曉得他的紀錄是否有結集成出版物呢?

雖然說全球化無國界,現代人似乎不用再分國籍種族,不過愈來愈多跡象顯示外國人反而比中國人還懂得欣賞老胡同、四合院,還是有點令人尷尬。聽說許多典雅的四合院被老外買走了,中國人搶著住高樓大廈,外國人搶著住四合院。唉,尷尬。


蕃茄余小薰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是很可惜
2008/01/04 16:58

上次出差上海去七寶古鎮玩,也看到一大遍的舊房子正在拆除準備都市更新.有時候古蹟對當地人而言可能是一種負擔,就像台北三峽老街.很多百年建築因為列入古蹟無法維修,所以有人會在列入古蹟前先拆掉重建.

不過在大陸遍地是舊房子或許沒有二百年以上有特色的建築,當地政府可能就不會想列入古蹟保護了吧,其實商業都市更新加速地方發展和維護古蹟發展光觀真是一個兩難的課題.

黃靜宜(辛蒂雅)(sindia2007) 於 2008-01-06 21:51 回覆:

有時候維修的費用確實比重建來得大,拆掉好像一了百了,就像舊衣服破了,要補還得有心人耐得住性子一針一線密密縫,這年頭有心人真的太少了。

其實不管它是不是古蹟,我不懂的是,很多老房子就是好看,重修都比新蓋的水泥鋼筋樓好看,那為何不留美的老房子,反而要蓋醜的新房呢?


麗貝卡在上海回來了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洋樓
2008/01/04 16:04

這樣的洋樓在上海很多,我見過好多棟美麗的老房子,上百年的歲數,成區慘遭夷平。一條路突然消失。口號是小區的人民要住新房過好日。我想整修舊房的設備比夷平蓋大樓要花的錢要少吧?但當中顯然有太多商業利益糾葛是我們無法了解的。

北京城的明城牆當初幾乎都拆光了。梁思成當初奔走呼籲要保下舊城牆,否則多年後必會後悔,言猶在耳,這僅剩的牆又岌岌可危了。

黃靜宜(辛蒂雅)(sindia2007) 於 2008-01-06 21:46 回覆:

我覺得建築應該也要遵循『先來後到』原則才對,怎麼現在都是新來的去趕走已經屹立多年的老房呢?唉,真是沒有倫理。

明城牆應該不會再拆了,反正也所剩無幾,而且已經闢建成不錯的公園。鄰近它的這區洋樓也幸好有舒乙為文呼籲保護,只是還是得先拆後建,未來命運不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