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過世後
身後事委託「臺灣仁本」處理
當初聽到這家公司的名字時
還以為是搞教改的那個「人本」
跨足到殯葬業來了
看到名片之後
才知道不是「人本」
而是「仁本」
為什麼叫做「仁本」?
大概是因為孔夫子曾說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拿「仁本」作為殯葬業的招牌
說來倒也不俗
只是這名字取的
還是有一點點問題
不是說孔夫子的話有問題
而是這句話在孔夫子之後
像「貓在鋼琴上昏倒了」那樣
在記載與傳誦的過程中
走調變樣出了問題
印象中
袁子才在《隨園隨話》裡曾說
(別問是第幾卷,都說是印象了,我哪會記得^^)
原本孔夫子說的應是
「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
是「人」而不是「仁」
袁枚的意思是說
孝悌若為「仁」之本
那麼「仁」豈非「孝」之末
「孝悌為仁之本」這樣的說法
不啻把論語中心思想的「仁」降格了
有本末倒置之嫌
所以
袁子才說「於理未明」
用今天的話來講
「仁」可當為哲學裡的第一因
具真實生命裡具體呈現的普遍性
可以用在君臣、父子、兄弟、師生之間
可以用在認識與不認識的人之間
可以用在天地萬物之際的任何範圍裡
而「孝」的功能就僅只侷限在父子之間
你不能說:你很孝順你家種的那棵樹
所以孝與仁之間
孰本孰末清楚得很
袁子才的話應是從這個角度來講
「仁」既為萬物之本
是最終的原理原則
所以不能說誰是「仁」之本
但若將「仁本」解作「以仁為本」
也就是說本於待人接物的「仁心」
那麼這箇「仁心」是不是一樣也包含了「孝」在其中?
拿「本於仁之心」來詮釋「養老送終」
要為人生最後一程路盡份心力
是不是也算一種「孝」的表現
這點就得從仁與孝的內容性與功能性來看
事實上
仁和孝應分屬兩個不同層面的東西
不當混為一談
以仁而言,對應的是「愛」字
以孝而言,對應的是「忠」字
儒家重道德
道德實踐的內容
講究的是「忠、孝、仁、愛」四字
而儒家實踐道德的路徑
走的是「修齊治平」這條內聖外王的路
其中
「仁愛」是一層
「忠孝」是另一層
表現的功能與方向有別
仁愛是一種原則
是用來面對萬事萬物的標準
忠孝是另一種原則
是用來表現行為處事的態度
而這種態度的基本精神
仍須從「仁」來看
就「仁愛」這一層來講
「仁」是屬於公領域
「愛」是屬於私領域
也就是說須得從私領域的「愛」出發
能夠做到「愛己」(修身)
能夠「愛人」(齊家)
能夠「推己及人」
然後才有機會延伸到公領域來
實踐對百姓的行「仁」
如果不能愛自己
怎能指望你愛別人?
如果連「愛」都做不到
怎麼敢讓你到公領域來行「仁」?
如果沒本事修身、齊家
又哪裡能夠「治國、平天下」?
同樣
「忠」是屬於公領域
「孝」是屬於私領域
如果連父母都無法孝順
皇帝老子哪敢讓你來廟堂之上?
你又怎會做到對皇帝的「忠」?
也就是說
「仁」是最終的原理原則
最初展現為基本的「愛」
在處事的方面展現為「忠」
而忠最初的基本展現為「孝」
因此
「仁」是「孝」的原則
「仁」包含了「孝」
但「仁」不是「孝」的內容
「孝」是一種從自身起始的態度
但僅限於個人而不及於其他
實踐的範圍不及「仁」具普遍性
拿「仁本」來做賓葬業的招牌
以孟夫子的話來說
難免會有「無父母和禽獸之別」
還是有些失當
養老送終的「孝」
總是要有「侷限性」
得針對自己的父母才是
勉強翻出《隨園隨話》
找了半天
就是找不著「人之本歟」這一條
倒是翻到了另一條
「主人以禁客為禮」
挺有趣的
袁枚說
今人宴飲
主人必勸客放量盡食
而客則以謙遜少食為美
但方望溪則恰為相反
望溪先生不僅絕不勸客食
甚至不讓客食
好生小氣
袁枚問望溪先生何故
望溪先生說
古禮也
主人以粗食淡菜為辭
攔禁客食
客人則必強食之
以示對主人宴飲之尊重
還真是另類的「古禮」
莫不是方苞小氣的藉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