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21 20:59:17瀏覽1010|回應1|推薦3 | |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記得是在高中的時候經由同學的介紹看了這本書,但或許是因為當時課業繁忙還是年紀小的緣故,看完了沒也有太大的感覺,所以對於她力薦這本書真的好看云云等,沒有任何感同身受的感想。後來她在我某年生日的時候送了此書的英文版,我又再度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原文看完,結果才發現這本書給我多大的啟示。這一個劇情再簡單不過的故事,本書作者在離開大學後就跟他的恩師失去了連絡,後來無意中在一個電視節目上看到他的老師才再度展開他們睽違以久的拜訪。久違的的第一次見面喚起了在大學時代跟老師相處的點點滴滴,於是他決定他得再次上星期二的課直到老師去世。他們上課的內容很廣,家庭、感情、婚姻、金錢等等人生總會碰到的課題,墨瑞用僅剩的幾個月生命重新教了他的學生很多事情。 本書作者米契爾在大學時代本是一個充滿抱負與理想,典型的大學生。他會跟老師坐在餐廰邊吃飯邊暢談人生大道理,也會執著於自己的興趣,希望畢業之後可以當一個鋼琴家。他曾經是個前程遠大的好學生,但之後出了社會他開始迷失自我,現實的壓力逼的他不得不低頭,於是沒了那些理想他就像一個小螺絲釘,每天跟著巨大的齒輪轉呀轉的。米契爾遠離了當初在大學時所立下的宏偉志願,並步上了當時他認為很討厭的上班族的後塵。其實這樣的迷失和困惑似乎是司空見慣的事,很多人在唸書的時候有著偉大的志向但等到出來工作後,接觸的人和見解一累積下來就會隨波逐流,再也沒有以前那種”舉世皆濁我獨清”的想法。我一位稍微年長的朋友在大學時期也有那種熱忱跑公益,還立志說畢業後要把全副的精力投入公益事業,結果離她畢業也有五年左右,她現在在某家外商公司做著朝九晚五的生活,有時還要加班,下了班回到家跟本沒力氣再做別的事,更遑論什麼公益事業了。人有時就是這樣,要如何在工作和興趣中抓到平衡點是很重要的事,如果能做到工作即是興趣,興趣即是工作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但問題是現在放眼望去有多少人能有這種運氣這種機緣做自己想做的事?米契爾也是,他把自己的生活塞的太滿卻仍不滿足。他看到了老教授掙取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跟家人朋友相處,於是開始重新思考他的人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墨瑞曾經講過一段話我相信足以讓米契受用一輩子:「生命若是要有意義,就要投入去愛別人,投入去關懷你周遭的人,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情。」 墨瑞是個特別的人,他不畏死亡,甚至在他走到天堂大門的附近時仍能面不改色的跟學生談起大家都避之不談的「死亡」這個話題。他說,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看到這句我一直在想就竟要如何學會死亡呢,學會活著的前提是先學會死亡,那前者就是必要的過程。如何學會呢,自然不是去死一次看看就可以知道的,雖然我有聽說過國外有一群研究生的實驗是可以讓你體會一次死亡的感覺,但我相信如果要學會死亡,倒是不必親身去經歷一次。對米契爾來說,老教授就是一個即將死亡的事實,他存在在他的面前,感覺是這麼的強烈。比他之前面對舅舅英年早逝的感覺還要強,學會挺身面對死亡這件事而不是避而不見,將會讓人看事情有所不同。比如說每天花時間的工作或是固定要投入的事情都會因為死亡這件事顯的十分渺小,所以在死亡的前提之下做什麼事都會相當仔細和投入,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命會隨風消逝。他之後又談到執著,一般人認為的執著應該是對一件事情很拼命且絕對不放手的,但他說必需要讓它穿透你,這樣才能放的下。就像得獎無數的運動員在卸下了光環的那一刻時他才會真正感受到那些掌聲和獎杯是多麼的重要,但也就因為這樣才能真正的放下,而不是像有些人總是反覆陷入會不會得獎的焦慮中,提不起又放不下。 其實墨瑞老教授可以不必在他生命最後的幾個月裡,硬撐著一天比一天虛弱的身體忙節目忙著傾聽觀眾的心事,解決他們的疑難雜症,還有空出時間來幫忙他這一輩子中最心愛的學生。他大可推掉所有的事包括工作,在家裡靜靜等待死亡的翅膀降臨到身上,他吃的苦頭這麼多理應有這樣的權力決定最後的歲月裡是休養而不是忙碌。或許是個性使然又或是他當了太久的老師所養成的習慣,但也可能是他在書中講的這句話,讓他決心奉獻自己到最後:「我對別人付出,才讓我覺得自己活著」。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