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24 22:40:17瀏覽262|回應0|推薦0 | |
2008-02-23 13:45:59
抗擊時間最長、付出代價最大、牽制和消滅日軍最多———對於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為歐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做出的歷史性貢獻,史達林、羅斯福、丘吉爾三位二戰中的風雲人物,都曾有過高度的評價。
羅斯福 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如果羅斯福的這種假設成了現實,那麼,就不會有今天的世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良志說,1931年9月18日,日軍侵佔中國東北,中國的抗戰就開始了。這比歐洲反法西斯戰爭整整早了8年。 開國上將呂正操就是健在的最早投入抗戰的志士之一。在地道戰、雁翎隊的故鄉,人們至今仍津津樂道著威震敵膽的“呂司令”和他的隊伍所創造的傳奇故事。 談起60年前的烽火歲月,這位百歲老人動情地說,“是廣大軍民的浴血奮戰,使不可一世的日軍陷入了中國戰場的汪洋大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任何階段,中國戰場始終牽制和消耗著日本陸軍的絕對主力。日本歷史學家藤原彰在其所著《日本近現代史》中寫道,“在對英美開戰後,日本陸軍主要戰場在客觀上仍然是中國大陸。” 這一點,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看得十分清楚。1942年1月6日,羅斯福在致國會的國情咨文中說,“千百萬中國人民在漫長的4年半裏頂住了轟炸和饑荒,在日本武裝和裝備佔優勢的情況下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打擊了侵略者。”一個多月後,他在一次“爐邊談話”中又說:“我們必須幫助中國進行現在的卓越抵抗和以後必然來到的反攻———因為這是打敗日本的一個重要因素。” 早在1940年,希特勒橫掃西歐時,日本也制訂了包括東亞、東南亞、南太平洋各島國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與德、意結成三國軍事同盟,積極準備“南進”。 然而,當日本海軍耀武揚威于印度洋時,陸軍卻無法抽調足夠的兵力與之配合,太平洋戰場上的盟軍因此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軍事科學院著名軍史專家彭訓厚說,中國軍隊從1939年冬開始發起的冬季攻勢,給日軍以慘重的殺傷,使日軍非但未能為“南進”抽出力量,反而被迫向中國戰場增派了兩個師團。日軍攻打澳大利亞、錫蘭的計劃被迫放棄,與德軍會師印度洋,擊潰英、蘇,控制世界的狂妄目的就這樣破滅了。 正因如此,羅斯福說,“假如沒有中國……他們可以一直衝向中東,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夾攻,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吞併埃及,斬斷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 直到抗戰末期,日本陸軍還有64%被牽制在中國戰場上。參加過南京受降儀式的王楚英老人說,日本投降時在華兵力約128萬人,僅這一數字,就超過太平洋東南亞各戰場上日軍的總和。 “日軍曾揚言要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可僅在上海我們就與他們血戰了三個月。在武漢會戰的4個半月裏,我們又讓日軍付出了十余萬人死傷的代價。”親歷過淞滬抗戰和武漢會戰等重大戰役的王楚英,曾獲得國民政府頒發的忠勇勳章。他說,中國軍隊雖然裝備、訓練均不及日軍,但在民族危亡關頭,官兵拼死作戰,以血肉之軀對抗機械化的敵人,常常整師整團地戰死,令日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從1931年至1945年,中國戰場殲敵150萬餘人,佔日軍二戰期間傷亡人數的70%———這樣一組數字的背後,是中國人民的巨大犧牲:傷亡3500余萬人,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 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東方主戰場,也是為此付出代價最大的國家。 丘吉爾 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而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 1942年1月,8萬日軍大舉進攻緬甸,英國守軍告急。 1月21日,丘吉爾在轉致參謀長委員會的電報中指出:“緬甸如喪失,那就慘了。這樣會使我們同中國人隔絕,在同日本人交戰的軍隊中,中國軍隊算是最成功的。”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