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5/29 23:36:33瀏覽2411|回應0|推薦15 | |
母親在2月上旬突然過世。對年過四十的我來說,無論是至親驟世或是辦理喪事,都是人生的第一次,格外六神無主,不知所措,心緒大亂。 家母活了81歲,近年來,每當年節時候或過生日時,雖總是高興母親又多活了一歲,但另一面也表示:面對「這件事」的日子也更近了。終於,在一個毫無心理準備的早上,接到老家打來的那通電話。 平常,母親住在大哥家,大哥長期在大陸工作。二哥因工作 從我有記憶開始,母親長年把客廳當工廠,做手工,貼補家用。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跟二哥的工作在變化。曾經做過的有鍍金飾品、組裝原子筆等等,相當特別。直到五、六年前,因二哥改做送貨員才罷。 母親手巧,手腳又快,每月收入多則三、四千,少則千把元。這些全部摻入家用。不論這些收入有多少,兒女們依舊每月或年節時奉上生活費和紅包。 三年前,母親突然主動說,現在有了老人年金,每月可以不必再給那麼多了。於是,我依照她的意思,減了二千元。 母親在世時,只提了她存了一點錢,說是要給大家的「遺產」。那時,我常暗笑,愛亂買東西和好面子的她,能存多少錢,恐怕連棺材本都不夠。沒有想到,母親存錢的本事,就像她的手一樣巧。 過世前兩天,妹妹回娘家作客,母親心血來潮,突然要妹妹拿著她的存摺到郵局「刷」一下,看看有多少錢。大妹後來回憶,那是她第一次拿著母親的存摺和印章,也第一次知道母親在郵局裡有多少錢?「刷」完的當下,她也感到意外。 隔兩天,母親就突然過世。這讓我們子女們覺得,冥冥中,母親是否知道自己大事將至,才會把印章和存摺交代給大妹? 事後證明,母親留下來的這筆錢,雖然不到30萬元,但卻發生了很大的作用。 辦喪事,最傷腦筋的除了花錢多少的問題外,兄弟妹姐間如何分攤的問題,更是難理的人情事。 由於幾位兄弟之間的經濟情況並不同,且落差頗大。辦喪事的錢如果採均分,對某一方來說,確是負擔。如果按經濟情況比例來分攤,那要如何訂比例,而且,再怎麼分攤,還是有些人可能另有話說。這確是個大問題。 這一最傷神的問題,就因為母親自己留下來的這筆「公費」迎刃而解。 治喪期間,大家聚在一起,只須討論辦喪事的方式,錢的問題,以及要如何分攤的問題,都不必操心。也因此,每次「做七」家族成員碰頭時,都是一些好的互動。 一場喪事辦下來,家族們頻繁互動的結果,感情更濃了。這些意外的善果那怕是百萬元都買不到的。 而今,母親過世剛過百日,但親友們每談起母親如何能夠存下這麼多的私房錢,仍感到佩服和不可思議。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