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近日來一連讀過了幾本蔣勳談「感覺」方面的書,使我對一本書的愛好觀感漸漸注意到感覺上的問題了。以往一進入書店常會被那各個攤位上所陳列出的五顏六色寬窄瘦肥的新作弄得眼花撩亂,不知如何下手選書。不可否認的有些時候我的選書意向除了書的內容以外,有一部分也是取決於對這本書外表的主觀意識與好惡所左右,很少想到當這本書被握到自己手中時的那種舒適的「感覺」。如果當你握到書時第一個感覺若是乾乾澀澀的像是手中握了一把稻草一樣乏味,不知道你是否有心再去翻弄內頁的打算?相反的當你握到自己手中是一本溫潤的光滑的像是觸摸著一塊美玉或嬰兒的臉蛋時一樣,剎那間你會感覺有一股暖流舒暢到你全身的神經,這時它會誘導你繼續的向內頁翻閱下去,說不定就是這個第一印象使你把這本書放入了購物籃中與牠結下了書緣。 近年以來因為可用紙張的品類繁多,印刷技術的精進,表現在書籍出版上的更是多彩多姿;像蔣勳最近新出版的一本《感覺十書》,書封上的色調、書名與作者姓名的顏色採取的都是淡色,這可能是他要故意把視覺淡化,卻把印刷的文字使用摸起來有觸感的凸出的字形,這與他在另外一本《美的覺醒》中所揭示「觸覺之美」的觀念有關的;他認為在人們所有的各種感覺當中「觸覺」也應該佔有重要地位。一本書除了在內容上必須有牠的特色之外,外表的包裝上更有認真考慮的必要;坊間所見的書籍許多都著重視覺之美而忽略了觸感之美,但也有不少設計者開始從觸感上下功夫了,如以上文中我提到的《感覺十書》就是一個例子。我不知道別人的看法如何,至少我自己在購書時總喜歡對於那些書封上的凸體字願意反覆的多摸幾次;也許有的書還加入了香香的味道,因為我是一個沒有嗅覺的人,這份美感我是無緣享受的。當然更重要的是任何一本書單靠有形的妝扮取勝還是不夠的,必須要表裡一致才能夠吸引著更多讀者的興趣,如果缺乏內涵那才真的是繡花枕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