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的剪報樂趣(~電小二請喝下午茶~,謝謝拉)
2010/06/05 00:43:30瀏覽1844|回應26|推薦136

 

(記年月份,隨我想在那裡。左圖是民國86年右圖是1995年)

剛來美國,什麼都不知,老爺帶我去一家迷你型的中國雜貨店,醬油柴米油塩,有時看到芭樂,還會興奮地睡不著呢。但我最常買的,就是一份報紙。記得我第一次單獨來美,探望老爺時,去紐約滑雪的夜晚,看著報紙,眼淚還會不自主地流下來?應是報紙的內容,讓我觸景傷情吧。

我小妹知道我是個連蔥蒜都搞不清楚的人,乾脆丟了兩本食譜給我?可是想想,食譜裡的材料,又不是每樣都買得到,於是只能儘量照著做。有一天我翻開世界日報家園版,早期都有刋登『家事小心得』和海外太太自家發明的簡易食譜,簡直挖到了寶。只要喜歡的,我都剪下來,放在剪貼薄裡。有一陣子,還有風水的例子,我這個無聊的女人,雖然看不懂一些術語,但把能剪的都剪了。喔,還有中年婦女如何保健(未雨綢謀);上大學之前,如何存教育基金(我當時真的不懂);買房子什麼季節最好(結果都派不上用場)

其中最想做的,就是米漿,我收集了兩位太太媽媽的獨家秘方,可是從來沒試過。為什麼呢,因為兩人用的花生不一様,老王賣瓜,都説自己的瓜甜?你們會説,要喝米槳,巷子口或菜市場就有了,可是對於我來説,那種想吃的渴望,隨著歲月的累積,還是沒有一絲絲的減少?所以,每次回台灣,一定要去喝它個夠,才不枉費我的飛機費。再來是一位太太教做的豆花,先説快鍋,我大妹送我一個陳美鳯第四台廣告的義大利快鍋,她試範了幾回,我帶回來,又忘了。所以,一切有關甜湯豆類的點心,仍是在爐灶上慢火熬成的,想當然那個花生湯,我窮則變,乾脆買超市賣的台灣罐頭來填塞一下。這豆花的製作最有趣,那個作者教我們,買現成或自己煮的豆漿(沒時間,就買現成的),將豆漿煮滾了,放下鶴松牌的一種杏仁露,不准動鍋子,放著不動,兩個小時以後,掀開蓋子,漂漂亮亮的豆花,呈現在你的面前。當時小地方沒有代理這小小瓶透明的水,我真的開車,跑到紐約法拉盛一家叫『大直』的雜貨店買到的。

本來我不會炒蝦子的,又一個太太,獻出她的作法,教我們怎麼去蝦泥,或將蝦背剪一小段,要大火直到蝦變顏色,….。有一天看到一個玉米湯的作法,直到現在,我都沿襲著它來煑湯。『家事心得』裡,都是些媽媽在廚房的心得,煎魚時,鍋要熱,才到放下魚;切洋蔥時,最好是在水籠頭下,有水臨著,比較好些;早期我我按照一位作者烤的義大利奶油蛋糕,除了沒放奶油在上面以外,還真懷念那個不斷嘗試的戰鬥心?

暑假期間,是龍蝦盛產季節,我特別去買了一個高高的鍋子,準備煮三隻龍蝦(以前小兒還很小,先煮三隻,但刀叉早已買好四雙)。這作法是從餐館老闆傳下來的,煮滾的水,放下塩,把龍蝦放下鍋內,就這麼煮十分鐘。一隻龍蝦無法餵飽大男生的胃,有一回我竟買了小塊牛排回來煎。(其實吃一隻龍蝦真的不夠,但又要弄旁邊的附食,有時會搞的手忙腳亂。後來旁邊放玉米和青菜,又好一點,暫時沒有人喊沒吃飽)。孩子大了,經常我做菜的速度,趕不上他們肚子餓的時間,往往邊做菜,他們不是先問,就是下樓來巡視,看我做好了沒有?做晚飯是我每天最難熬的時刻,根本是在考驗我的脾氣和體力嘛?我的鍋子不多,就幾個而已,有一組大中小和迷你,共四個一組的不锈鋼鍋,是老爸在台灣永琦百貨買送我的,直到現在,煮麵煮湯煮甜點煮雞蛋滷膀,真的很好用。

每個人的興趣各有不同,目前我只要看到有好文章,仍會把它剪下來,放在我的剪貼薄裡。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hdoris&aid=4056577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思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很好的習慣
2010/06/05 13:55

分類收藏好

總會用上

牛小妹(shihdoris) 於 2010-06-06 09:30 回覆:

最後都沒歸類?想放什麼,就放什麼?不過挺懷念那一段日子,想學做菜,手上有兩本食譜,還好一位朋友曾在味全學過烹飪,沒事就問她。但還是傅培梅和味全的黃淑惠,教了我不少東西。

什麼時候,你們賢伉儷再騎單車出發旅遊?


牛仔3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難怪你的手藝超強
2010/06/05 12:39

我手腳不夠快...

有一次說要請客,東摸西摸,把人客先餓扁扁,然後端出只夠七分飽的飯菜...剛好跟我老公作風南轅北轍...他一出手,全家要吃兩天的剩菜!

不及?孰分優劣?能夠樂在其中就是王道了!

牛小妹(shihdoris) 於 2010-06-06 07:04 回覆:

喔,所以,那回你以為客人不會吃太多?我以前還發生,我菜做得剛剛好,結果一個朋友來了,說要吃飯,結果,你説呢,我又炒了一大盤菜,才夠串門子回來的婆婆和老公吃?然後,那朋友吃飽,拍拍屁股走了,當沒發生這件事?

有些房子,都是廚房連後院出口的,所以幾乎是一邊煮菜,一邊用眼睛看孩子在後院玩,那個後院,我曾經請了四十二個人,累得我兩天沒做飯。


茱莉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剪報
2010/06/05 10:00
還是世界日報仍保留傳統的作風, 講求實用性. 我也曾做許多剪報, 但是總忘記用它, 慢慢就懶了.
牛小妹(shihdoris) 於 2010-06-05 11:08 回覆:

現在世界日報比較少刋登這些什麼,家庭小常識,廚房小秘訣。早期那些太太們,現在兒女都長大了,無需再寫。而現在年少的媽媽,比較少看到在寫的,還不如UDN城邦裡,有些作家寫的,還真不錯。

我的剪貼薄,無奇不有,後來發覺有些老外食譜也不錯,剪下來,也不知何年何月才會用到。pizza 沒做過,麵條沒擀過,但有時真想換個口味時,就西菜中吃吧。


山楓 @ 薪火相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味無窮
2010/06/05 09:59

我剛來美國時靠的是 中央日報出的 "海外食譜"

一本只有手掌那麼大,可當時幾乎是我的廚房聖經呢!

雖然說現在需要什麼只要 google 一下就可找到

可是簡報還是能帶來無窮的回味和樂趣。

牛小妹(shihdoris) 於 2010-06-05 10:22 回覆:

中央日報好像比較有系統,沒想到還有海外食譜啊,害我瞎子摸象,東一張,西一塊的。所以,你的廚房聖經,什麼時候露一手啊?任何一道菜都好。

我為了保存這些剪報,還跑到日本文具店,看到clear holder,就狠心地買下來。孩子小我很少回台,能方便就近買就好。日本人做的,又輕且封面還有不同顏色。剪報黃了,很有歲月的痕跡,有的頁還有麵粉沾在上面?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