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沒有「爭議」的校園,是無趣的》雪麗摘記蔡大人回應白烏鴉老大,啟動創新校園的夢想【修訂版】
2007/02/12 10:08:42瀏覽756|回應0|推薦20

沒有「爭議」的校園,是無趣的》雪麗摘記蔡大人回應白烏鴉老大,啟動創新校園的夢想 

陳雪麗/華梵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 

白烏鴉老大(外文系張主任),在教卓執行與檢討會議之後,寫了一篇【顏老大:有時轉一個彎,再回頭時問題已不再是問題。】教務長蔡傳暉蔡大人也迅速回應乙篇【華梵需要創新改變的組織文化:回應白烏鴉老大】,此中可看見華梵大學團隊推動教學卓越計劃的夢想。

    雪麗身為「華梵大學城」的副市長,在市長如晞忙於拓展公關之際,更需善盡輔佐之職,大肆宣傳這兩篇文章,有助於大家瞭解華梵的發展願景與整體團隊前進的努力。 

【白烏鴉老大乙文重點摘記】

唯有行動才能帶來希望。希望以新的作為來改變環境、進而讓現有的問題不成問題。 

很多事說說很容易,可是真正執行時,我們總是要有耐心、用更有創意、更貼心的方式讓大家樂意參與。我們要去思考,如何以現有的人力,完成原來需要更多人力與經費才能完成的事。 

學校有幾位不合時宜的人。有的很激進,有的太投入,有的每天做夢。我希望我們要把他們當成寶貝。惠雯是大傻瓜,雪媽是二傻,如晞是夢想家,轉轉兄是Conscience(良心),還有一隻沒日沒夜的兔子(蔡大人)。還有一群年輕熱情的小助理們。我希望大家永遠要很驕傲,我們永遠不會寂寞的。  

這次研討會有大半的助理上台報告。真的很酷喔!希望這會變成我們的特色。這條船是大家的。 

【蔡大人的回應】

教學卓越計畫確實讓我們開始逐漸形成一種創新改革的氛圍,那天教學卓越計畫檢討會,學務長呂老大的神來之筆,讓老師下台、助理們上陣,確實有照見真實的效果,令人興奮。 

華梵需要去營造一個鼓勵"創新改變"的組織文化,華梵才會有希望。 

我很希望把我在文山社區大學的經驗,帶到華梵來。我主持文山社大校務有七年的時間,在早期,文山社大的教學研討會是每門課都要發表、檢討,而且是由授課老師、助教、學員代表,三方坐在台前擔任引言,進行課程檢討,會場中超過一半是學員。師生共同檢討教學是社區大學的傳統,天經地義。 

在社區大學推動一件"創新"事務,大概一學期就可以完成,在傳統大學大概三年也推動不了。 

我竭盡所能在社會上找最優秀的老師來開課,從來就不須管他的年資學歷,馬上就可以開課。文山社大兼容並蓄,最統的和最獨的(而且是知名的),都可以無所顧忌地請來開課。社大教師如果教不好,學員自然不來選課,老師就自然被淘汰了;可是文山社大也不是依循市場機制來決定開課與否,它的人文風格強烈,包括有"夜讀馬克思"資本論"等課程。 

在社區大學,行政人員是校務的核心,她們必須有很多創意,甚至她們都要做行動研究來找出課程經營的成功模式。我在社大的主任辦公室與行政人員的會議室是共用的,大概只有我現在教務長室的三分之一大,在那樣的開會空間,行政人員除了例行業務討論外,她們要花更多的時間討論文山社大的"創新與改變"。

文山社大雖然每年也編預算,可是社大在推動事務是從來不會理會預算的,從來不會因為沒編預算,而有事情推動不了,因為創新的事只要是好的就要立刻做。我擔任教務長的第一年,最會把預算東挪西移,做一些不在之前規劃內的事,就是基於"好事不能拖"的理念。文山社大曾有幾年的時間財務是負債的,但這不減損團隊推動校務的熱情。 

華梵需要鼓勵每一個人,勇於創新,不要害怕改變。當然,創新改變,一定會帶來一些爭議紛擾;沒有"爭議"的校園,是無趣的,無趣的校園是不會有希望的。 

今天我們的努力,將會讓我們從夢見到看見,華梵組織文化的改變。 

推薦閱讀

白烏鴉老大(外文系張主任)顏老大:有時轉一個彎,再回頭時問題已不再是問題

蔡傳暉蔡大人 華梵需要創新改變的組織文化:回應白烏鴉老大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euechen&aid=740181
 引用者清單(1)  
2007/02/14 02:31 【社會實踐服務:人間實相‧擁抱蒼生】 沒有「爭議」的校園,是無趣的》雪麗摘記蔡大人回應白烏鴉老大,啟動創新校園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