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2日我們已經參加完筱文和綠鈴的阿爸百歲暖壽宴。
這一天早上,蓮琪沿著台9線,要帶我們前去未曾走訪過的牛山呼庭。
天氣陰沉沉的,在車行快速中,竟然讓我捕捉到斯圖亞特民宿的全貌,心中雀躍。
▲還有外型很有特色的水漣國小,也讓我拍到了。
▲已經來到牛山呼庭的入口處,隱隱約約也可見到山海相依偎。
雖然烏黑的雲層濃厚的積壓在天際,既來之,則安之吧!
▲先在路邊參觀原住民的小攤子,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的藤心,原住民拿來燉排骨湯。
▲還有這些比龍眼般稍大的小洋蔥,真是袖珍可愛。
▲車子從這個茅草屋頂旁的山道往下開,ㄧ路陡峭蜿蜒,直到接近海邊。
▲在停車場跳下車,我馬上四處尋寶,先是看見這株月季花。
▲入口處醒目的標誌,細看照片才發現是對手拉手的原住民男女。
▲牛山充滿了原住民的純樸裝飾,大門立幾根木柱,便有內外之分。
外面是停車場,入口處有個原住民媽媽收賣門票,每人好像是50元,可抵消費。
▲我又跳到一旁的山壁向百合花打招呼。
▲這株奇異的植物,是花還是草呢?
▲忍不住就站在沿岸邊先拍張海景照。
這時原住民媽媽制止我們說...因為海邊在拍電影,所以禁止拍照。
外國人是不跟你客氣,會告妳們的。
▲那我再去拍百合花,它不會反抗我,閃躲我,或...告我。
▲這原石雕刻的Welcome也太樸拙了吧!
▲走進牛山,到處都是取材自大自然的創意,很難不處處皆好奇。
▲拿著米酒瓶的石雕人,張口大喊:I love you.
仔細看米酒瓶上的字:我是海量,路上睡。
一旁的女伴只見兩顆乳白海咪咪,面貌真人不示相。
這樣的生活,也真是太隨興自在了。
▲疊疊樂,一顆木雕頭疊著另一顆木雕頭。
▲木幹上棲息的鳥也栩栩如生,原住民賦予了漂流木新的生命神采。
▲石雕牛兒探頭張望。
▲牛山風情,寫盡了不同季節,牛山的千百種誘人風貌。
▲有一個木頭搭建的瞭望台,可以登高望遠,欣賞更寬闊的風景。
▲旁邊的這棟房子是餐廳,供應簡便的原住民風味餐,我們的門票可以在此抵消費。
▲天氣陰霾的星期一遊客不多,沒有驚擾牛山的原始真性情。
▲今天無緣靠近換膚海灘,只能遠遠的眺望。
▲雖說禁止拍照,還是手癢留下了牛山的天然美景。
▲整個牛山的建材非木即石,與大自然有著最親密的連結。
▲每個角落,都可能冒出令您料想不到的朋友。
▲先給餐廳拍個全景,我喜歡屋頂的色彩。
▲考驗我的想像力....。
我猜那是河馬,還有非洲黑人,還有漂流木幻化而成的龍。
▲沒有正確的答案,您覺得它是什麼,那就是什麼。
也許這不是價格不斐的藝術品,卻是原住民們閒來無事的無限創意。
▲睜著銅鈴眼的,到底是犀牛還是河馬呢?
▲登上瞭望台看海,今天陰沉灰暗的天氣,很適合拍攝船隻在海上搏鬥的畫面。
▲岸上還停泊著幾隻小船,那都是電影拍攝的道具。
▲山邊錯落的建築了幾棟茅草屋,也是電影拍攝的場景。
電影公司與牛山簽了合同,我忍不住拍了一些照片,畢竟我也是購票入場的遊客。
但我尊重人家藝術創作的權利,我始終把照片私藏,待電影公開上市後,才公諸於世。
▲這是一片原始的美麗海灘,很適合拍中世紀的場景,聽說李奧納多也來拍戲。
牛山現場有不少工作人員,全都手拿對講機各自忙碌。
▲下過雨的清涼空氣,且用綠意洗滌疲憊的眼。
▲古早時候的人住的茅草屋,能有個遮風避雨之處是基本需求。
▲四月初還是豔陽高照的日子,中旬前往花蓮前氣溫陡降,再度穿上大衣。
待回來後大衣正式退場,換春裝登場,那幾日的天氣真是乍暖還寒的後母臉。
▲騎在木頭狗上戲耍。
▲本來點點滴滴的雨勢逐漸加大,我們決定提早進去餐廳用餐吧!
(待續)
~~~201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