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02 11:48:52瀏覽1213|回應0|推薦0 | |
從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走出來,往東側銘傳國小旁舟山路進入台大校園這條路是早年的瑠公圳道,直走數百公尺處有一個水塘;在水門這邊小小的水道,穿越小拱橋後經水工試驗所旁流往北邊,這段水圳在接上圖書館前的大草坪之前又沒入地下不見蹤影;圖書館則是在椰林大道的東端。穿越椰林大道來到小椰林徑,林徑間有很多條走道可以左轉往醉月湖,醉月湖是瑠公圳的調節池。 2008年,由於台北市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的『生態多樣性環境營造資訊蒐集推廣計畫』,其中大力彙整國內設置「人工浮島」的案例,同時也規劃並設置一式生態浮島,目的在藉之觀察湖域生物棲息及生態景觀之改進,並評估維護管理作業的可行性,供作擴大推廣之參考。醉月湖便是這個專案選定設置人工浮島的水域。(相關資訊請閱www.ga.ntu.edu.tw/Download?file=DD1236312553497.pdf - ) 我們從太陽能水車設置的目地看出,是為了提高水中的溶氧量,好讓水中生物有好的生存環境;人工浮島其實也是相同的目標。我觀察弧形的小落瀑,應也有類似的功能。在這個人力營造的環境裡,看似自然的東西也需要人工維護,我們看大自然,溪流中大大小小石頭橫阻,讓水流撞擊形成水花,也就大大提高了溶氧量,那麼地天造地設,讓人拍案叫絕! 上集節目中我們曾提及跟何承翰理事長在社區散步,那天,他帶我們從和平東路二段警察局旁邊巷子走進錦安里,左轉麗水街33巷來到師大教育學院大樓後方,看見一睹紅磚圍牆,圍牆上貼有水圳老地圖。與麗水街33巷這面路標垂直的一條小弄,經田野調查發現是水圳圳道,所以,里民想把它取名為「霧裡薛弄」,以紀念「霧裡薛圳」。「霧裡薛圳」的故事請閱聽2012.09.26本節目.http://www.rti.org.tw/radio/hakka/Hakka_DispatchContent.aspx?ProgID=240&DispatchID=46932 圳水悠悠流過近三世紀的時光,這條豐沛的水源成就了這個城市;而在鬧區一隅,有這麼多居民為她的前世今生而努力,實在非常動人。當他們發現水圳流經高等學府,早年孕育生命的農田,如今變成作育英才的學園的社會變遷之後,他們也戮力學習,整理史料,用心生活。 水,滋潤了生命,更豐富了生命的內涵。 完成於 2012.09.28 播出日2012.10.10 《圳水悠悠三世紀 台大師大跡可尋》簡報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