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文山淡蘭古道 戰爭與和平洗禮】
2016/08/16 16:57:22瀏覽2542|回應0|推薦9

◎ 打法抗日都有他 白馬將軍陳秋菊

上星期節目為大家介紹新北市石碇淡蘭藝文館,從2016/07/09~2016/09/04期間進行的【沉睡百年‧古道今生】展覽,提及開幕當天下午由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的廖泫銘先生進行一場專題演講,主題是:《從古地圖看淡蘭古道區域歷史》,廖泫銘先生使用很多圖來述說歷史故事;從銀幕陸續投影出十五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地圖,到台灣逐漸躍上全球的舞臺,這條古道到底扮演了甚麼角色呢?

為了讓更多人體驗古道、體驗國際和在地之間的連結,特別安排8趟【輕旅行】搭配靜態的展覽活動;其中,07/16舉行的【石碇東西街‧聆聽水音符】,由我擔任帶路人。我們沿著崩山溪旁的石碇東街走到最東端,大家對於打鐵店、立在河中央運輸煤炭的鐵軌橋墩等都很感興趣,對於因地制宜的“吊腳樓“之工法,也深感尊崇和欽佩。

走完東街回來藝文館前的萬壽橋,橋下是崩山溪和烏塗溪交會的地方,這兩條溪是景美溪上源的重要支流,交會之後稱為「石碇溪」;越過萬壽橋就來到石碇西街,這裏有一所超過百年歷史的石碇國小,校門口是地方信仰中心─集順廟,主祀保儀尊王;廟前廣場是早年重要的物資集散場,坪林、石碇山區的茶葉就從這裏的渡船頭上船,經由景美溪水路航向世界;石碇「九寮坡農莊」有一幅捲簾上是二檔頭的作品─「英國花」,緣起於有不少石碇鄉親從小就稱呼野薑花為「英國花」,在他們心目中,這是家鄉石碇的茶葉外銷歐美的時代,從英國帶來的花種,可說是茶香和花香的美麗邂逅。雖然從一些文獻指出,野薑花原產地是熱帶亞洲的印度、馬來西亞等。

(請閱http://teia.tw/zh-hant/natural-valley/species/9611 野薑花

http://blog.udn.com/selin7777/937436《情定九寮坡 誓約金石盟》)

大文山區跟世界的連結也有很壯闊的一面。景美溪中游的深坑變電所東邊的旺耽路上,有一座典雅的傳統建築『德鄰居』,取「德不孤必有鄰」的意涵興建的古厝,已經超過百年,是陳秋菊先生家族所在地。歷史記載陳秋菊者,曾響應大稻埕士紳陳霞林對清廷建言:「內山禦番土勇常行見仗,可以招募來禦敵」的行列;陳秋菊加入抗法戰爭的行動,率領義勇五百,並歸屬於淮軍劉朝祜麾下與法軍在暖暖激戰二日,戰後蒙賞五百金;光緒十一(1885)年欽差大臣劉銘傳諭札奏淮部論賞陳秋菊軍功五品頂帶并千總銜。由此可見,經過中法戰爭,陳秋菊因軍功而獲得清廷的封賞,在地方領導勢力的競逐中,逐漸地在政治舞台上也綻放出光彩。(註二)

光緒二十年(1894),台灣巡府唐景崧命陳秋菊率義勇軍準備對抗日本人;1895年清廷割讓台灣,日本得到統治台灣的權力,陳秋菊『收集流氓,聯絡江湖豪客,與日人抗』;他最為人所知的抗日事蹟有三:一是攻打深坑日人派出所;二是合攻台北城;三為會攻大道埕。攻打台北城的時候,他的座騎是白馬,因而被稱為『白馬將軍』。烏月山中有白馬將軍洞,是他佈局二格山系、指揮手下對抗日人的遺跡。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1999年開始的『文山采風』課程中,有一堂【探秘景美溪】戶外課;在2000年10月31日「象神颱風」侵襲台灣之後,景美溪沿岸很多所中小學和社大組了【景美溪守護聯盟】,有幾位校長帶著老師們走讀這條溪,用心規劃為社區本位教學的主題與內涵。陳秋菊古厝─德鄰居是我們拜訪學習的地方。

◎ 凸鼻番仔嶺 木柵戰俘營

景美溪流到下游中港抽水站旁,從辛亥路七段20巷這裏往東走到下崙路和興隆路四段交界處的北側,有個木柵公園;木柵公園一帶地勢比較高,不容易引水灌溉,早年時節草木叢生,名為「牛山」或「牛埔」;公園北側的木柵路一段335巷東側 (靠近再興中學),從前有幾間日式房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時,被日軍俘虜的遠東戰區盟軍高階戰俘曾關在這裏,之後,本地鄉親就把此地名為「凸鼻番仔嶺」;據年長者說,偶爾會看到戰俘們在牛山上放羊吃草呢。

西元2003年母親節那天下午,自然步道解說老師趙麗雲賢伉儷和我,跟台灣戰俘紀念協會的會長何麥克(Michael Hurst)先生相約,在『凸鼻番仔嶺』見面,我們從341號(如今『兆璞之歌』高樓大門這邊)走進日式建築群中,看見裏面有一座高高的水泥材質水塔。加拿大籍的何麥克先生告訴我們說,他是依據一位鄰居所提供的簡單繪圖中『文山深坑庄』地名,慢慢找到這兒的;由於很厭惡戰爭,當因著做生意關係有機會來台灣時,就很想知道自己的鄰居當時是被關在這個海島的哪個角落?他曾經找到深坑,深坑文史工作室林旺老師跟他說明「戰俘營在木柵,而木柵在日治時期隸屬台北州文山郡深坑庄,因此他的醫生鄰居繪的圖才會有深坑庄這個名稱。」何麥克先生跟我們邊說話邊從背包裏拿出一個儀器,探測此處的經緯度和海拔高度。記得當天他在測海拔高度的時候,第一次數字顯示海拔十多公尺,我向他表示說這個數字可能有問題,因為旁邊的仙跡岩最高處是海拔一四四公尺,戰俘營這個坡地跟它落差似乎不到一百公尺才對;他於是調整好儀器再度量測,數字確實有所提升、我們認為比較合理的海拔高度。

何麥克先生努力尋找戰俘營、並促成在台灣各地立紀念碑的行為,讓我們深感佩服,並認為要學習他重視人文歷史的精神。雖然我們木柵人沒有成功地爭取到立碑紀念,戰俘營如今改建成了大樓,但是,戰俘營相當程度地傳遞出戰爭的猙獰面目,是引發人們深思它的殘酷無情,孕育珍惜和平的可貴與莊嚴情操之神聖天地。

也從這麼一個小小的地方史,讓我們和世界有了更綿密的相連,進一步體驗

「學然後知不足」「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道理。(更多文山歷史請閱:

http://blog.udn.com/selin7777/25536995《台灣步道日 走讀文山情》

http://blog.udn.com/selin7777/4062216《我的通學路》專題寫作得獎囉!)

*參考資料:

一、參考《台北市志》北市文獻委員會出版 卷一城市篇

二、白馬將軍陳秋菊評傳(一)∼先世及其崛起 作者:林惠娟 孫瑞琴

東南技術學院 東南學報 第二十七期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出版

完成於2016/07/28 播出日 2016/08/03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7073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