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31 17:28:12瀏覽1267|回應1|推薦0 | |
《淺談台灣的前世今生》系列之三 大概是因為人類對於時間的感受,有所謂的一年四季更迭吧,生物學、生態學最愛將生命史的 35 億年比喻為一年 365 天。如此一來,則元旦零時出現第一個生命,然後直到 11 月 2 日,生命「爆炸似地劇增」,古生代( Paleozoic Era )登場,大約 11 月 2 ~ 9 日期間,藻類大量湧現,那時全球大致是海洋世界,而無脊椎動物漸次活躍,一般說是寒武紀(Cambrian)(距今約5億7千萬年前-5億1千萬年)及奧陶紀(約5.1億年前—4.35億年前),三葉蟲就是這個階段的遺留物。奧陶紀之前後,平坦的陸地出現,植物登陸。 ~11 月 16 ~ 19 日期間,聽說節肢動物自海洋上岸; ~12 月 7 ~ 24 日是謂中生代( Mesozoic Era ),也就是 2 億 3 千萬以迄 6 千 5 百萬年前期間,地質年代又劃分為三疊紀、侏儸紀及白堊紀,分別代表恐龍出現(生蛋的哺乳類亦已形成)、恐龍特化且鼎盛、恐龍滅絕而現代鳥類現身。據說在北美洲與歐洲仍然相連接的 6 千 5 百萬年前,台灣島曾經冒出海面,它目睹大浩劫而為恐龍送終,但不久之後旋又下海沈睡。 ~12 月 24 日,台灣島驚鴻一瞥出現後又消失,新生代( Cenzoic Era )正式登場。新生代亦即哺乳類動物興起,且最後人種一統天下的局面,但以綱、目、科、屬、種的概念區分,人科大致出現於 8 ~ 5 百萬年前,也就是 12 月 31 日早晨 4 時至 11 時 30 分。 ~12月31日,生命史 365 天的最後一天下午 2 時 30 分至深夜 10 時,南猿活躍;大約 250 萬~ 300 萬年前,也就是下午 4 時 30 分至 5 時 45 分之間,所謂“人屬”才出現;而直立原人必須至入夜 9 時至 10 時 15 分之中的某一時段,始告演化而出;至於現代人種,是夜間 10 時 45 分以降的故事(大致被認為是近 50 萬年前的事情)。 ~12月31日,深夜 11 時 30 分至 11 時 58 分 30 秒,屬於人類的舊石器時代; 從前面生命年曆的 12 月 24 日以降,台灣島至少上升三次、下沈二次,然而,無論是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大區隔的地質、陸塊大變化,或台灣島的沈浮,原理都屬於地球內部熱升冷降,循環不已的球體對流,以及它所引發的中洋脊及環太平洋邊緣的隱沒帶效應。整個地球仍然是個高熱的流體。 永遠相對年輕的台灣島,提供古老冰河期逃亡潮的北半球生界最後的生機,海拔四千公尺的垂直變異,正可收容北自阿拉斯加,南迄赤道,天南地北、各路孑遺來台落籍。 而從姜國彰老師彙編的《臺灣的地質史與臺東地質簡介》,提到2009年五月七日,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所長江博明先生,在中華民國地質學會的年會上,以「長摘要(Bor-Ming Jahn, 2009)」發表了對古臺灣構造演化的新觀點。他認為「古臺灣」和「古日本」原生成於珠江口附近,新生代早期的左移運動,將它們錯移數百公里至現今的位置。 其主要的論證如下:
完成於 2011.04.05 *參考資料: 《台灣生態學會期刊》〈台灣自然史〉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