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看圖說故事】自然步道協會
2010/02/08 00:04:50瀏覽1732|回應0|推薦1

Kqe 《將心從容寄自然 足跡輕盈話步道》

今天 (6 月 6 日 ) 是二次世界大戰「諾曼底登陸」的日子,昨天則是「世界環境日」 ( 註 ) ,也是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成立十週年紀念日。

 

在台灣推動「自然步道」理念的啟蒙者,首推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系郭城孟副教授, 從西元 1989 年主婦聯盟【自然步道推動委員會】開始,郭老師帶領著一群志工,將位於士林的芝山岩人文故事、生物資源、地質現象等規劃了四十多個解說點、完成《芝山岩自然步道手冊》;再於當地招募一群熱心人士,學習將芝山岩的豐富蘊藏解說給許多人了解,激發更多民眾來寶貝自己的家園。 從那時起,常常在夥伴們相聚的場合聽到『纏勒現象』『巨木景觀』『黃葉景觀』『西隘門』『北隘門』、、各個陌生但引人好奇的名詞;慢慢地,大家了解了珍貴的自然珍藏就在生活週遭,漸漸體會「何用別處方外去 家園處處賽珍珠」 的奧妙!

芝山岩是海拔僅 51.5 公尺的小山頭,卻擁有海岸植物、長長的化石走廊,更由於在西元 1896 年的某個黃昏,一位日籍教師在芝山岩山腳下散步時,撿到一件很像石斧的石器,送到東京辨識證實為史前遺物,而開啟了台灣考古的先河。芝山岩擁有多文化層遺址,舉凡台北地區出土的文化層,都曾經在這裡被發現。包含有:

一、大坌坑文化人:台灣地區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層,距今約 7000~4500 年前;來到芝山岩的年代則是在該文化的中晚期,約在 6000 年以內。

二、訊塘埔文化人:距今約 4500~3700 年前,與北海岸萬里加投遺址的文化遺物相近。

三、芝山岩文化人:距今約 3700~3200 年前,喜歡在溼地邊搭築高架的干欄式房屋,步道上還可以看見房屋柱子留下的「柱洞群」;這時期也已經有種植稻米和小米,會紡線、織布和結網、獸皮作冬衣,陶器上還有精美的彩色線條。

四、圓山文化人:距今約 3200~2500 年前,他們的建築、生活方式,大致跟芝山岩文化人一樣,但是農耕技術更為進步,成為主要的生產方式。

五、植物園文化人:距今約 2500~2000 年前,已經進入到新石器時代的晚期最後階段,善用石鋤等深耕工具來鬆土,農作物產量大增。

由於擁有上述多元性考古遺址,所以政府在 1993 年 2 月 5 日,將芝山岩指定並公告為二級古蹟,同時規劃為「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我們大概是最早、最有系統地加以導覽解說,發揮教育功能的民間組織。 回想當年,每逢寒暑假在主婦聯盟幫忙接電話時,偶爾會接到家長為小朋友的作業中有關芝山岩的部分不知如何做答的問題,我們均予以一一作答。

1999 年 6 月 5 日那天,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脫離主婦聯盟而成為一個非營利組織,當年台灣發生 921 大地震;在這個重大災難之後,許多人纔發覺以往的教育中,很欠缺地質學方面的課程,從而發現自然步道協會早早就有這方面的鋪排,可以說是很先進的,所以我們在台北市十二所社區大學中的八所開課,選課的學員很踴躍。

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有超過 30 條的步道出版品,包括書籍、摺頁、小冊子等。 自然步道解說員被暱稱為「綠人」,是把珍貴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解說給民眾了解的重要角色;他們為民眾搭起一座橋,來閱讀社區故事,閱讀大自然!走在步道上時,常常會用放大鏡觀察各個物種的微妙之處,以及教人嘆為觀止的岩層!圖中大家把手掌連接起來模擬水黃皮果實進行水漂作用,是屬於生態遊戲的一種,還有各式各樣的生態遊戲,都很能吸引參與者。

從體驗自然的方式推動環境教育,過程中,看見許多土地被過度開發的問題,因此讓我們需積極關心政府的各樣政策。圖片中一幅由倪一芬女士和筆者共同設計的認養步道文宣,是我們多年前為了爭取經費支援而作的。

在台灣山巔水湄的步道上走了將近二十年,最重要的目標就在留住會呼吸、水可以滲入底下的土地。雖然成果不盡理想,但是卻充分感受到一座山、一條河、一段海岸線,風簷展書讀,家園賽珍珠。

林淑英 寫於 2009.05.30
播出 2009.06.06

註:聯合國有感於全球環境品質的日益惡化, 考慮到需要國際間取得共同的看法和制訂共同的原則,以鼓舞和指導世界各國人民保持和改善人類的環境, 於是在西元 1972 年 6 月 5 日至 16 日,在 瑞典的首督 斯德哥爾摩舉行人類環境會議,取得了七點共同看法和二十六項原則,是為《人類環境宣言》或《斯德哥爾摩宣言》。

( 在地生活高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37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