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他年郁林石 歸路不羞貧》嘉南平原社區故事系列
2014/11/04 11:48:34瀏覽1036|回應0|推薦3

我們在行政院客委會補助的【看圖說故事】節目中,曾於2009.11.07播出

(http://blog.udn.com/selin7777/7910215《古圳遺址相輝映》嘉南平原社區故事系列之一),故事中提到,由於2003年嘉義市區中山公園裏一座半月形拱橋被拆,因緣際會發現一條古圳,是當年施琅將軍在1687年的時候興建的水利設施,名叫將軍圳;1695年,又有一條道爺圳的興建,後世合併為「道將圳」。當時灌溉面積達3600餘公頃,至今仍灌溉1340餘公頃。

這條三百多年的古圳水,引的是八掌溪的水源,悠悠流至今,圳尾就在魚寮遺址附近。而將這條水圳興修、築陂連結、使得諸羅糧食產量大增的關鍵人物─西元1714(康熙53)年調任諸羅知縣的周鍾瑄。在他任內興闢之水利灌溉佔諸羅地區76.19%。西元1716年,周鍾瑄聘陳夢林修撰《諸羅縣志》,還參與阮蔡文等捐奉興建嘉義城隍廟,1719年離職。1721(康熙60)年,派任臺灣縣知縣,政通人和,深得民心,丁紹儀的《東瀛識略》評為「臺郡循吏之冠」,揚雲萍讚賞他「功甚於曹瑾」。

現代嘉義人士得知了這些歷史之後,非常感念他的功績,想要塑一尊像來紀念他,但是遍找不著他的相貌。2007年,他們終於和貴州省貴陽縣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聯絡上,並透過該中心的協助,組團前往周鍾瑄的故鄉─貴州省貴陽花溪區的騎龍村,拜訪先賢的故居與後裔;再從同期族姪周渝璜的畫像、以及十多位後裔臉像的輪廓,確定了周鍾瑄知縣的畫像。

三百多年前,周鍾瑄將赴閩為官的時候,他的姪子周渝璜寫了幾首詩送給他,其中之一:

家世久衰落,今逢振起人。

一官何足重,宿志此當伸。

東后千山雨,杯中萬戶春。

他年郁林石,歸路不羞貧。

詩中許多典故如「萬戶春」是蘇東坡當官時自釀的一種酒,比喻為做官清廉要時時想這百姓的幸福;「郁林石」則是引用自《新唐書‧隱逸‧陸龜蒙傳》中記載的:「陸氏在姑蘇,其門有巨石。遠祖積嘗事吳為郁林太守,罷歸無裝,舟輕不可越海,取石為重,人稱其廉,號郁林石,世保其居云。」陸績取郁林當地的大石當壓艙石,成了陸家的傳家寶,更成為講信修睦的典範。

對應最近我們社會發生的謀無道之舉,造成的重大傷害,難怪現代諸羅子民會遠道前往貴州,去耳儒先賢故鄉民風,因為,他們所培育的周鍾瑄所擁有的情操,十分珍貴,令人欽佩和動容!

*參考資料:

《發現道將圳生命力》 作者:楊清樑 嘉義市道將圳文化學會出版

完成於 2014.10.15 播出日 2014.10.22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868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