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讓生命結束是最俐落的結局,但在我心中,真正的勇敢是從創傷中重生。(J.K.羅琳)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暢銷書的作者J.K羅琳(J.K Rowling),不但看過她寫的小說,有的甚至還非常著迷於該系列小說被改編拍攝的一系列奇幻電影。若是寫書的人,相信一定非常希望自己就如同羅琳一樣,能得到上天的眷顧,成為小說界的暢銷作家、讀者心目中的新寵兒。可是在羅琳擁有這份好運之前,她的日子其實是非常辛苦的。
羅琳1983年於埃克塞特大學(Exeter University)的法語及古典文學系畢業,得到文學學士的學位。她在父母的建議之下開始學習英語以及法語的雙語文秘書課程。她做過的工作很多,雙語秘書、調查員,甚至連出版社撰寫退稿通知的工作她也做過。1992年十月,她與葡萄牙裔的喬治‧阿朗特斯結婚,原以為異國婚姻會很浪漫的羅琳,實際上與喬治的婚姻並不幸福,或許是種族文化上的差異,他們時常爭吵,吵完後又合好,兩人的感情就是在爭吵、合好;合好後又爭吵的輪迴裡不斷重覆再重覆。1993年他們的女兒出世,不過女兒並沒有成為夫妻倆緊密的聯繫,也沒能使他們的感情更好。一次嚴重的爭吵下,喬治將羅琳趕出家門,夫妻情份至此劃下句點,並沒有成為令人稱羡傳頌的愛情傳奇。
羅琳帶著女兒回到愛丁堡,在妹妹黛安的幫助下終於安頓下來,不過沒有積蓄的她生活很快就陷入窘境。一個單親媽媽帶著一個尚未滿週歲的女嬰,要找工作可謂難上加難,更何況當時英國的社會對於單親爸爸或媽媽的態度是冷酷無情的,所以除了家人,她很難再有其他奧援。迫於生活困頓,羅琳最終還是向政府申請了救濟金,勉強能夠維持生活,但這對一個既年輕、擁有大學學歷又有工作經驗的她而言,無疑是個莫大的屈辱。破碎的婚姻、艱困的生活,令不到三十歲的她患上了憂鬱症。
羅琳與女兒住在一層沒有暖氣又簡陋的毛坯公寓,為了多賺點錢貼補家用,她有時會兼做好幾份兼職的秘書工作。她會趁著沒有工作而女兒又睡著的時間至咖啡館進行《哈利波特》初稿的撰寫工作。1995年初,她通過了碩士資格的申請,並順利的與丈夫喬治離婚,得到女兒的撫養權,這同時她終於完成了《哈利波特與神祕魔法石》的初稿。從沒寫作出書的羅琳一開始根本就不知道要把手稿寄給誰,她只是隨意寄給了幾家出版社,但不久就收到了退稿信。之後她就到圖書館,翻閱《作家與藝術家年鑑》,在書裡找到了一位叫做克里斯多夫‧里特(Christopher Little)的經紀人,並將《哈利波特》前三章的稿子寄給他。里特先生很快就給羅琳回信了,告知她,他非常有興趣閱讀這本書的全部書稿,於是羅琳就將稿子寄給他。里特先生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找到願意出版這本書的出版社。
1997年六月,《哈利波特與神祕的魔法石》終於在英國出版了,不過首刷只有區區五百本。書甫出版時並未造成轟動,然而三天之後羅琳卻接到代理商的通知,告訴她美國有一家出版社對這本書很感興趣,沒多久後這家出版社就以十萬五千美金的高價買下了《哈利波特》在美國的出版權。1998年,《哈利波特與消失的密室》問世;1999年《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逃犯》接著出版;2000年《哈利波特與火盃的考驗》順利推出;2003年《哈利波特與鳳凰會的密令》;2005年《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背叛》;2007年《哈利波特與死聖》完結篇陸續出版,而且掀起高潮,締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蹟與神話。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迄今被翻譯成為六十七種文字,在兩百多個國家發行,所有版本的總銷售量累計已達四億多萬冊。巨額的版稅使她成為英國最富有的女人之一,其資產已遠超越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多達十億美金之譜。相信她的前夫若看到她今天的成就,除了刮目相看,大概是悔不當初吧。
※ ※ ※
真實世界中的羅琳,如果要說她成功的秘訣是「堅持」的話,不如再加上兩個,那就是──「堅強」與「堅忍」。
相信你一定不只一次在電親新聞、報紙、雜誌甚或是從友人的口中聽到類似的故事,通常悲慘故事中的主人翁不是受挫一蹶不振最後鬱鬱而終,要不然就是在痛苦當下選擇終結自己的生命。選擇結束生命的人往往最傻,因為他否定了自己存在的價值,更抹殺了自己未來的任何可能性,這是一個逃離痛苦最壞最糟的方式。人寄於世,有哪個沒有傷心,又有哪個沒有難處或痛苦的?這麼說並不是要告訴你,人,生來就是要受苦的。事實上人生存於世的最終目的並非受苦;也不是要沉溺於痛苦之中,那些告訴人們所謂「人生即苦海」的話根本是制約人心莫大的混話。人生來是要有成就,是要享受快樂與幸福的,痛苦只是一種過程,一個過渡,它是通往成功豐收的一條曲折小徑。走在痛苦的小徑之中,只要能夠堅強起來,一步一步慢慢的走,一旦走到開闊處就會豁然開朗,然後得到你想要的成功與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