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27 22:42:56瀏覽2644|回應3|推薦28 | |
噶丹松贊林寺 中甸郊區有名的寺廟─噶丹松贊林寺─建在山坡最高處,坐北朝南,底下有一間間的「康倉」拱衛著,四周有一些破破落落的土房,最下面還有一排店家,層層疊疊,蔚為氣勢,這也是有人把他稱為「小布達拉宮」的原因。 噶丹松贊林寺是雲南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跟拉薩的布達拉宮一樣同屬俗稱「黃教」的格魯教派,為五世達賴所創建。話說清康熙年間,西元1674年,蒙古和碩特部打敗了麗江木氏土司的勢力,佔領建塘(中甸古城)一帶,當時蒙古、西藏達賴與清政府互為友好關係,便將建塘一帶獻給達賴五世。格魯教派在麗江木氏土司時代就已在迪慶地區弘揚佛法,但與原先在此地傳教的「白教」噶舉派相衝突,後來因為黃教勢力戰勝,白教寺廟遭到摧毀,並在原地興建了所謂的「藏區十三林」,噶丹松贊林寺便是其中之一。 十年文革浩劫前的噶丹松贊林寺,據說曾有八大「康倉(參)」(也就是僧院,作為各教區僧人的修練所)和西蘇、覺廈(大殿的兩所行政機構)拱衛兩大殿周圍,以及五百多所僧舍林立期間,下方還有城垣圍繞,並設置望台、哨樓、碉堡等,儼然是座佛界堡壘。 香格里拉 今天的「中甸」趁著旅遊觀光熱潮,改成這個「香格里拉」的時髦名字,不過是2001年的事。古城以前叫做「建塘」,也叫「獨克宗」,最初是西元六百多年(唐朝)的吐蕃王建立的城市,後來也成為茶馬古道的重鎮。「獨克宗」在藏語裡是「白色石頭城」的意思,因為居民用當地出產的一種白色黏土來塗牆壁,寓意著「月光城」。 其實中甸縣城今天所扮演的角色,並不是「香格里拉」的代表,而是一個交通樞紐,他所通往的周遭地區,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正如書中所描述的:「雪山環抱、土地肥沃、陽光明媚、民風淳樸、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距離中甸縣城40分鐘車程的「小中甸」正是這樣一個地方。 小中甸是個典型的藏族村,這裡沒有幾戶人家,四處林立的青稞架比住戶還多,有幾個農民正在披曬蘿蔔,一個在車上丟,另一個在架子上接,還有一個負責披掛,彼此合作無間。辛勤的農事勞動者,其生命力和色澤,讓我想起梵谷的畫,他在法國普羅旺斯鄉間畫了許多農村景象,播種者、稻草堆上的午睡、田園收割的畫面......一一略過腦海。 文、圖/Sophie Seeing
內容節錄自《雲南初探~走向滇西北》電子書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