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上週的一堆回文
2006/05/08 15:41:06瀏覽629|回應3|推薦27
深坑‧慕西》文章創作》老師該不該站導護?

導護, 是行政工作, 該由行政單位負責, 教育局沒有定案前, 還是學校的行政工作, 老師沒有"權力" 說"不".

老師們以自身立場 "發言", 無可厚非, 但是 "強迫" 家長 "挺身而出", 非"合理"要求.

美國的"好區", 家長工作時數較有彈性, 且多是"單薪"家庭 ", 自有家長願意 "義務" 幫忙. 但是, 以藍領階級為主的區, 必須另求幫忙.

記得我的 "草根與國政 "寫的? 個人認為這種問題還要"中央政府"出面, 簡直是笑話,國家落後的表徵.

那我們當年當糾察隊, "冒著生命危險"指揮交通, 與賭博商家"肉搏",甚至沒有"導護"老師監督, 豈不該申請"國家賠償"?

大家繼續自私下去吧! "老師" 有一天真的會被社會大眾看不起的!

(再回) 老師該不該站導護?

"每個駕駛人都需尊重行人", 這是美國所有駕駛的必備修養(行人 弱者 具有最終的the right of way) 因此, 指揮的就算是老先生老太太, 行人都有安全保障.

另外, 一個社會的進步與否, 與"人與人間的協調能力"有直接的關係 , 我也表示不了什麼意見, 但是, 所有的改變, 必須經過一定的機制, 教育部,  教育局,依法行事, 並沒錯, 校長, 教師, 家長, 一定要能協調解決這種類似的難題.

民意代表呢? 台灣人要再不認定"政治不是"popular contest"(委求多數) 無解的問題只會增加 

想想開車的不也是我們嗎?

 發呆亭》文章創作》不平凡的平凡

這就是心病之一嗎?

"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

這個世界已經走向群體工作的團隊取向

認為自己平凡 才能成功的領導團隊

與其說那"平凡"是你的命 不如說是他指引你的一條路!

 卻顧所來徑》文章創作》遠眺玉山

 一: 走每一步‘都不要讓自己累’: 這是愛爬山 或當過陸軍 行過軍 打過"師對抗"的人 一定要懂的撇步 和過日子的哲學 沒什麼不同

二: 觀玉山: 遠眺才能看到那種美 走到它身邊 是征服的快感 接下來反而是對它的敬畏 之後是了解到自己的渺小 和生命的哲學 沒什麼不同

 卻顧所來徑》文章創作》人生實難

聖嚴法師說:「佛法這麼好,為什麼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卻那麼多。」...


法師說:如果沒有「我」,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但是有「我」,也很麻煩,因為有「我」,許多的問題不容易解決。「我」,有的時候非常可愛,有的時候非常可惡。如何來看待「我」?用什麼角度來扮演「我」這個角色的主人?如果對「我」認識不清楚,就會給自己增加困擾,也會給他人帶來麻煩。如果對於「我」認識清楚了,便是一個自在、自由的人,對他人來講,則是一個菩薩。

聖嚴法師禪的入門方法 提到:  密宗的修持方法,基本的,固然人人可得而修,越向上乘,儀軌的學習與行持,便越難,所以不是人人有時間和因緣去修持的。中國的禪宗,乃以「無門為門」,以沒有方法為最高的方法,這對於根機深厚的人,或者以終其一生的時間來修行的人,只要能把自我中心的意識,漸漸化去之後,禪門自然會在他的面前大開。

http://www.ddm.org.tw/ddm/intro/index.aspx?cateid=281&contentid=905&page=0

密宗的一些觀念與我們的教育 背景不同 不要照單全收

我對宗教並沒有堅持 佛教在台灣已經被大多人當成工具了 而不是修行了

我鼓勵大家接觸西方宗教

畢竟 西方宗教 有很多偈文 很簡單 很適用的

若一時的平靜 建立在虛無的基礎上 那種平靜 只是一個假象 

終歸一句 各個宗教 都鼓勵人誠實的面對自己的 一切 然後 追求再去心中的那股平靜

 輕留軒之禕文系列》文章創作》德先生與賽先生

 當年我們一群朋友的理想 是辦一份屬於台灣人自己的"人文" 與 "科學" 月刊

不料市場調查的結論是 "絕對不可能"

我們認為最好的賣點"品質" 卻是最無法讓人掏腰包的東西

因此 我當初一有機會研究通訊 就跳入了這個領域

編這篇文章 只是想一想 "德" "賽" 兩位先生 真的是我成長時尊奉的大方向 該是提醒自己的時候了

"德" "賽" 兩位先生 是必備的常識 (我曾經想以 煎蔥油餅來談基本熱力學的對流與傳導 但是後來作罷了)

"德" "賽" 兩位先生 也是最容易讓人似懂非懂的

讀了 看了太多對"德" "賽" 兩位先生 似是而非的言論之後

個人認為基礎沒扎根 "德" 與 "賽" 對人的傷害可能大於幫助 藉此自省一番囉!

 竹廬清流》文章創作》修心

有一次與北大一位教授吃晚飯

酒過三巡後, 他說了一句話: ”你是真的朋友, 我這輩子只要做到 ”知己利彼” 就滿足了!”

如果大家都有此氣度, 台灣的社會一定能一直進步下去的!

思念在天涯》文章創作》 因為珍惜所以幸福

讓我想起了 City of Angels 這部片.

前幾天才有網友討論類似的話題,  大家沒提到的是, 故事是如何開始的,

甜姊兒Meg Ryan 在戲裡扮演心臟科外科醫師, 因為錯失了救人的機會而對自己產生懷疑,

Nicolas Cage 扮演的天使, 特地下凡來引導她, "生死, 並非都是人能控制的."

Nicolas Cage愛上Meg Ryan,而決定”犧牲”天使生份,來體驗這份愛情得第二天, Meg Ryan 竟然出車禍身亡了!

"愛"與"犧牲"? 也許能體會一天真正的愛, 足以滿足一輩子吧!

仁欽的嘉》文章創作》當下

One of the easiest read book about "present":

The Present : The Secret to Enjoying Your Work And Life, Now! (Hardcover)
by Spencer Johnson (Author) "

Editorial Reviews Copyright 2003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From Publishers Weekly
Johnson's megaselling Who Moved My Cheese? helped readers cope with changes beyond their control. The author now proffers another easily digestible parable encompassing a related, but broader, topic: how to attain happiness and success in life. In large type that's easy on eyes both old and young (and that stretches this brief book past 100 pages), Johnson lays out a bare-bones tale of a man who learns a valuable lesson about living in the present from a wise old gent. Stuck in a rut in his job and personal life, the younger man learns about The Present, a three-fold way of living and working. Bit by bit, the old man explains how it works: in order to achieve bliss in life, it's important to pay equal attention to the past (learn from mistakes), the present (live in the moment) and the future (plan for it as best as possible, but don't "lose yourself in worry or anxiety"). The common-sense knowledge and concentration on living in the now lend a Zen feel to the story, and while Johnson's approach may border on the corny (everything runs smoothly for his characters, and they share with each other such tidbits as, "The Present is a gift you give to yourself. Only you have the power to discover what it is"), it's undeniably sound. Despite some awkward phrasings, Johnson's latest brims with good ideas for those feeling frustrated, stagnant, depressed or overwhelmed, and is bound to be embraced by the self-help-loving masses.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liao&aid=26636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同感......
2006/05/10 00:20

"當自己沒想法時  靠與別人對話來提醒自己"    

其實不只 "做人的道理而已"     偶爾還會激發出其他想法.....

有時我都會覺得....   我的回應 寫的都比我特意篆寫的文章好....   呵呵~~

 

只是感觸.....


稻柏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6/05/09 18:59

人累了 心亂了 自我著文難 自我建設難

只落地看看別人的文章 寫寫心中的一些想法罷了 

當自己沒想法時  靠與別人對話來提醒自己 做人的道理而已


孟宗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精彩
2006/05/09 13:47

幾次讀您在各地的留言,都覺得像是文章

看到您匯整起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