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懸解》XIII 續
2007/07/11 15:40:14瀏覽333|回應0|推薦1

「儒學, 在盡性知命上下了大工夫. 明儒心學派, 在盡性上作了最大發揮. 加上宋儒窮理致知, 可以說在人生學上成一完整體系. 不過在命的功夫上, 整個儒學體系只止於知, 止於承受. 承天命以率其性, 可惜沒有更進一步發揮. 道教中派指出, 尚有一命功, 才得成全性命雙修的完備體系. 中國的儒學和理學, 19,20世紀, 所以難以抗衡西方文化, 主要便在這兩點上: 1.他們所提倡的窮理致知, 偏向人生面, 而忽略宇宙與物質, 所謂形而下者器的部份. 2.而他們所談論的知命, 偏於知與承, 忽略窮(研究)與修(工夫). 人體知識與身體壯健, 也成等而下之的個人事務了, 為正宗體系所不屑談論.」

「儒家和基督, 一為博施濟眾的精神, 一為悲天憫人, 承擔世人的大罪, 這兩家子都背負太重的十字架. 曾子勉勵弟子後學的一句話: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 真的是又重又遠, 壓得中華民族2500 喘氣都難. 佛陀勸耶穌, 放下十字架, 你就自由了. 莊子也勸曾參, 放下千斤重擔吧, 中國人, 那些後輩小子, 快喘不過氣來了.」

「道德家, 那個來自使命感的虛榮, 是無邊無際的,」

「儒家以天下為己任, 任重而道遠, 這是以使命感來撐持人生理想. 累人呀!」

「人生的道路, 是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 自安自足去顯現生命的莊嚴, 無須以使命感來撐持. 這樣會被使命感壓垮的.」

「中國先秦儒家所稱的 人性承天命而來” , 在此有了科學的立論根據 : 天命指的就是基因. 人性承基因而來, 人性從演化而來. 只是這兒所稱的人性, 應同時包含性善(社會性, 合於道德的.)與性惡(自私, 作偽, 詭詐, 權謀.)兩部份. 或如陽明所說, 性體本無善惡, 意動之後, 才有善惡的分別.」

「法蘭克的許諾模式, 重新找回道德的立足點. 以不自私讓對方獲利, 希望輪到自己時可以得到慷慨的回饋, 這顯然是一種交易行為: 交換利益. 交易的原始本質, 原始訴求, 就是交換利益.」

「許諾模式是一種社會回饋機制, 道德感保障回饋機制能夠運作. 而回饋機制讓社會發展穩定. 這原本就是道德感的原始意義: 我以誠信待人, 也希望人以誠信待我, 大家以誠信相待. 我有同情心, 也希望別人有同情心, 社會充滿同情心. 這是交換利益加上延後期待的社會行為.」

「道德感就是這樣, 因利人利己, 能使群體獲得大利而興旺. 個體也因此獲利.」

「心理學家卡根, 更從人格發展理論提出, 避免內疚的慾望, 是世界人類所共有. 避免內疚, 就必須執行社會道德, 這也就是中國儒家所求的心安. 你的行事, 你的行為, 要能令你心安. 因此, 從科學上, 重新建構能勸誘人採取道德行為的有力基礎, 道德傾向(即社會傾向)由本能來, 由情感來, 深植於胚胎的神經發育中, 而非由單純個體理性思考來. 道德傾向, 就是人類的社會本能. 而道德規範的條例, 則由文化發展來, 不同的文化, 有不同的道德規範.」

「人的本性, 無善無惡. 生物本能為求生存. 與生俱來的社會性道德傾向, 以及個人自私作偽詭詐權謀等, 都只為求生存, 延續生命. 但,基因中偏向自利的部分, 直接反映在行為上; 偏向利他利群的部分, 卻只是傾向和原則. 兩者演化而來的先後, 快慢, 簡單複雜, 不盡相同. 並且利群部分, 演化的依據比較曲折漫長. 換句話說, 在個體由胚胎漸次發展成成人的過程中, 社會性特質, 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與環境學習, 需要學習方能得之. 如果要以最原始的試誤的方式學習, 那會是曠日費時, 捨棄人類大腦的優勢的做法. 因此, 人類發展出以教化的方式學習. 教化的目的, 就是減少使用試誤學習, 多從別人的經驗中汲取智慧, 累積智慧. 這就是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 後代人總是可以站在前輩人的肩膀上.」

「基因的本能是, 求生存,求複製. 這是本性. 本性是竟體通明的, 無善無惡的. 如果談自私, 已落到現象界, 而不是本能本性.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竟體通明的本能, 不需給予自私的論斷, 它只是求生存, 個體生命的延續...

「王陽明天泉橋四句教中, 說得很清楚: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基因的本能, 是心之體, 無善無惡. 有善惡分別, 已經是意動了, 要放到生物個體的表現行為上.」

「現代達爾文理論, 只強調天啟一始的始, 忽略人完成之的行動和發展的無限可能性. 只強調個體求生存的本能, 忽略社會性道德本能. 並且, 生命呈現, 應是多角度的, 不是單一從複製功能論定, 只從天生潛力來認定. 達爾文理論有其不周延處.」

「在宋儒的宇宙觀中, 分理與氣. 所謂的理, 是道體; (氣質), 是大化流行. 理與氣當兼顧, 不能只注意道體, 而忽略流行的氣質. 也就是說, 現代達爾文理論只注意基因的複製, 而忽略生命體的行動. 道體談原理原則, 氣質討論現象界. 兩者該分別論述, 也該並立並重.」

 

總之, 在這5000個大腦社群的日常生活中, 各種非正式的會議, 嘻鬧的討論, 專業的研究, 輕鬆的閒聊, 無哩頭的自言自語, 到處可見冒出來的意念. 沒有時空的隔閡, 溝通順暢而頻繁. 縱然有爭執, 也都很理性, 沒有人動手動腳, 因為沒有手腳. 不會有肢體的衝突, 因為那是根本不可能. 這就是5000個大腦的社群耶.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ientifics&aid=108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