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懸解》XI (續 I)
2007/06/18 12:18:35瀏覽230|回應0|推薦0

宏道雞: 佛陀把時間軸虛幻化了, 而不知時間軸在宇宙本體的意義. 佛家總以幻滅的角度看待世界. 以物理學的立場看, 那衹不過是選擇參考系時, 產生的幻覺。南宋朱老夫子批評佛學,「釋氏衹見得皮相」,就是一語道破釋氏參考系選擇錯誤, 而引起奇怪思維的毛病。再就生命價值論, 大體可以分成兩大類: 一類是過程, 一類是狀態. 狀態可以量化, 可以觀察, 也就是說可以有相對評估的數值. 過程的價值, 卻不容易了解, 主要在於它含有進行的意義. 一旦我們把時間凍結在某一刻來觀察, 可以看到狀態的價值, 但是卻看不到過程的價值. 釋氏就是這樣子, 忽略過程, 只看狀態, 連狀態都認定是虛幻的.

 

 

逍遙津: 如果拋開觀察, 我們說電子在空間的客觀存在, 便沒有意義. 似乎只有在被觀察的時候, 電子才變成真實的存在. 物理發展到這兒, 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從原來關於物理實在的理論, 變為關於知識的理論. 科學論述的是我們知道的東西, 而我們只能知道自己觀察到的結果. 詢問什麼東西才是真實存在, 或者詢問觀察結果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都是違反科學的. 物理定律, 不再是描述世界本體, 而是敘述人類對世界的了解. 部份物理學家, 承認他們探索的不是真實的存在是什麼, 而是關於這個世界的知識. 這是兩回事. 物理學的目標, 從本體論轉變為認識論. 探討我們知道或可以知道什麼, 而不是宇宙本體是什麼. 康德認為, 三維空間是人類心智所創造的知識, 就是這種認識論的開端.

 

歡樂豬: 我們不要持續不斷地問自己, 事情怎麼會是這個樣子. 說實在的, 沒有人知道事情怎麼會是這個樣子.

 

 

宏道雞: 佛陀在金剛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基本上就是用狀態來觀照這個心. 然而心的作用, 是屬於一種過程的價值, 如果用狀態來對待, 排除時間, 選擇一個凝固的時點為參考系, 當然就不可得了. 中國的古典智慧說「所過者化, 所存者神」, 便清楚指出狀態和過程的兩種價值. 並指導人存神而知化, 為狀態與過程兩種價值, 搭上聯繫的橋.

 

逍遙津: 思想, 並不是邏輯過程, 而是一種量子計算過程,  一種量子糾纏. 在量子計算中, 蓬勃並茂. 在大規模的量子糾纏所產生的量子干涉下, 得到結果. 意念不斷地冒出來, 經過微秒尺度的達爾文過程, 勝出的意念, 成為明確的思想. 不過, 意念之海還是不斷冒出新的意念.

 

 

歡樂豬: 在視覺腦系統的研究中, 我們從大腦皮質的走向選擇細胞, 移動方向細胞, 距離遠近細胞, 以及色彩視覺細胞, 研究這些細胞群的排列, 各個細胞族群的功能非常相近, 了解到, 它們是同一家族複製的倍體, 產生重複結構, 經演化而發展成相鄰的柱列, 卻在感應上相反, 而互相比對,壓制. 大腦的功能, 就在這種比對計算中顯現出來. 線條走向, 移動方向, 遠近距離, 紅藍色彩, 就在這樣局部資訊與相鄰背景, 互相作用下產生感知. 科學所謂的qualia---主觀質感, 這種紅色的感覺, 這種痛的感覺, 香甜的感覺, 並不是大腦的基本感受單元. 它是比對計算, 聯結統合出來的知覺. 它是由複雜的神經網路, 突現的特質.

 

 

翻天鼠: 科學, 是近現代理解客觀實在的主要途徑. 科學理論, 引入概念, 提供這些概念之間的關係. 這些關係, 通常使用比較嚴謹量化的數學型式來描述. 關於宇宙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上,  除了早期各民族與宗教都有的世界創生神話外, 現今科學版的宇宙創生神話, 也已經完善得足以說服我們自己相信它. 宇宙起始於大霹靂 ----- 

歡樂豬: 當初完全沒有物質時, 那個大霹靂又是從哪兒變出整個宇宙的?

翻天鼠:  由無變出來的. 中國古人說, 無極而太極, 現代科學版的創生神話, 同樣說物質由無中產生出來.

 

歡樂豬: 所以思想的假設, 古早時代和現代是非常相似的, 只是使用不同的解說語言.

 

 

歡樂豬: 對於心智的整合, 我們也需要一個可以理解的類比模型來說明. 因此有人提出, 在大腦中有個假想的地方, 在那兒, 所有的知覺活動, 都匯集呈現出來, 供心智同時觀看. 我們可以將這麼一個假想的地方, 稱為笛卡兒劇場. 因為笛卡兒是最早提出大腦中有這麼一個單一的知覺匯集的假想劇場所在, 是松果體. 克里克也提出這麼個類似假說模型: 意識和某些神經活動有關, 這種活動主要在第五和第六皮質層進行. 主要功能在於進行局部運算. 但是如果沒有一些短程記憶, 來持續一段時間, 這些活動就不會到意識中.  因此這可能需要從第六皮質層到丘腦, 然後再回到第四和第六皮質層的回饋路徑. 意識可能位於前帶溝附近的一小塊區域而不是整個大腦」建造可理解的模型來說明事物, 是人類常用的方式. 但模型卻不見得是真實, 它只是人類的知識體系.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ientifics&aid=103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