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紐約隨筆
2009/03/22 19:58:07瀏覽658|回應0|推薦2

New York, New Yorker..

前陣子寫了篇Paris, Parisienne的文章,上個月的美國之行也讓我有機會也可以來寫篇New York, New Yorker的回應文章。

走出中央車站,我對紐約的第一印象是『這是個數十倍大的台北』。或許是因為美國化的影響,紐約客的生活方式大致上跟所謂的台北人沒什麼兩樣。也因為如此,站在紐約的街頭,反而讓我比站在巴黎街頭更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巴黎,總是有種與現代社會的格格不入與舊時光的美麗情懷存在。

大致上說來,紐約客的生活節奏是我見過最緊湊的,路上來往的行人相互穿梭,絲毫不為一分一秒停留。我想起自從來到巴黎以後就很久沒有體認到的『時間就是金錢』這個富含哲理的一句話。而同樣的,活力也在這個城市中不斷的湧現,讓我這個早已習慣慢生活的半個巴黎人來說,一開始的衝擊的確不小。

Crazy是我所認識的美國人對紐約的見解。當我漫步在曼哈頓市中心的各個街角時,我的確能夠了解『Crazy』所代表的意義。巴黎與紐約都是充滿著各種可能性的都市,然而紐約卻是以一種幾近脫序的狀態來維持這個城市的風貌。『亂』似乎也是這個城市另一種代名。我想起在皇后區等友人時遇到的一位收寶特瓶的老人對我說:你要搞清楚,這裡是紐約。什麼時候會有人拿著槍對著你都不知道。呵呵,多麼生動與貼切的描述。或許這就是某種所謂『過度自由』下的自我人權主義膨脹的產物。

紐約文化是一種極度的外來混亂而成的。世界多樣的各種文化性在這個城市都能夠安然的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落。也因為這樣,紐約被稱之為世界的首善之都,用極其大的包容性來對待來自這個世界的一切。在這城市中,任何人都是造就紐約文化的推手,即便只是像我這樣短暫路過的過客。

 I Love New York這句話代表著的似乎不只是任何人對這個城市具體上的喜好或是厭惡。更是一種對於New York這樣生活方式所產生的嚮往性的熱情。更或許是一種對於解放自我意識的某種投射。

我站在第五大道,心想著:或許,我看到了十年後的台北。然而,我也更能肯定的是,我或許更懷念起當巴黎人的日子。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xchun&aid=277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