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星期天的早晨
2008/03/09 17:22:44瀏覽497|回應0|推薦9

星期天的早晨

好久沒有這樣似曾相似的感覺了。雖然天氣並不好,陰雨綿綿,但一早起床後心情卻意外的平靜與安逸,相較於過去一星期來的沈鬱,今天,好像進步一些。拉開窗簾,讓白天的光射進房間。泡了杯熱巧克力,安靜的,看著自由時報的線上新聞。

好熟悉的感覺。
想到以前住台灣時,星期天,一份報紙,一份早餐。悠閒的浪費時間,卻覺得精神奕奕,身心都飽受灌溉。年歲越長,這樣的悠閒卻好像越來越常不經意的就讓它流失,而毫無意識......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個整天找家的人,家這個名詞對我而言,總是有一種很“特別“的意義,我好像永遠搞不清楚這東西是什麼。所以,在外生活,我總是能靠自己的力量而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情;即使,現在處在一個不是用注音符號構成的語言社會中也一樣;但,畢竟血液裡流得不是白種人的血。

很多人覺得,住在國外是件幸福的事,尤其是待在像歐洲這樣充滿著文化與歷史氣息的環境中。關於這點,我深表同意。外國人確實比東方人更知道怎麼過生活,更清楚生命的價值在哪裡;他們知道工作是為了什麼,他們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他們知道不論生活上再怎麼不順意,經濟再怎麼不夠,房子後面一定要有至少一個小庭院;星期天一定要帶小孩出門散步並且將跟工作有關的一切cut off;他們會花兩個小時吃中飯,花一個小時喝咖啡,花四個小時與家人聚會晚餐......。但另一方面,他們沒有東方人對事情負責任的態度,對於複雜的東西沒有耐性,比較沒有東方哲學中謙和恭讓的美德......。

身為黑頭髮黃皮膚的我,總是徘徊在這樣的差異之中。然而,或許是外省軍眷家庭的第三代子弟,每每遇到像這樣的文化衝擊時,又總是不願輕易的與那樣凡事都只顧當下不顧後果的享樂主義妥協屬於我自己民族天性中存在的文化使命感。久而久之,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如此的喜愛國外生活。

今早,一股熟悉的感覺又回來。

閱讀著報紙副刊中各式樣的家庭瑣事,喝著熱可可。中午,也許會有老爸拿手的海鮮湯麵的出現......。

想到老爸說的一句話: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總統的。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xchun&aid=168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