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02 01:32:04瀏覽530|回應2|推薦0 | |
80對800的戰爭 ●曾永賓 當我看到了小朋友吃營養午餐時的不開心神情,頓時心情都酸了…難道這是我們對待未來主人翁的方式? 民國60、70年代,當我還是小學生,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吃營養午餐,那時的台灣經濟正在起飛中,我當時就讀的僑和小學因為有美援及僑胞贊助的因素,成為雲林縣第一所提供免費營養午餐的小學,猶記得那時的菜色十分多樣、豐富且美味、可口。 但事隔多年,我回到母校拜訪賴榮達校長,受到賴校長的熱情邀約留下吃營養午餐,當我看到午餐菜色時,我內心驚訝不已,簡單的3菜1湯;賴校長跟我說因為午餐經費有限,每個小朋友只分到17元的午餐經費,扣除人事費用已所剩不多,但他盡力讓小朋友有好吃又營養的午餐可吃,那時我的內心翻騰不已,心想17元不到的預算能提供怎麼的午餐給我們的下一代?? 拜託朝野雙方不要再為權位而內耗了,大家救救我們台灣的未來吧! 大人世界的紛亂真不該加諸於下一代的身上!!當你再次看到小朋友吃營養午餐的落寞神情時,問問自己-我們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 80對800的戰爭 文●陳雅玲 經費虛胖篇: 政府對孩子的直接投資,只有南韓的1∕10 為了省水,讓孩子便當盒發臭;為了省錢,游泳池暑假關門;為了要家長捐錢,學校「冊封」4位榮譽家長會長、4位副會長…… 台灣,已是赤貧國教。身為「高所得國家」的台灣,教育投資真正用在學生身上的費用,只有南韓的1∕10;非但落在4小龍之末,更將逐漸被上海超越。 「苦不能苦孩子,窮不能窮教育」,這是大陸農村隨處可見的一條標語。最近,卻成為新上任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宣示重點。 蘇揆說,政府掌握公權力,要做就要有效。然而,他或許不清楚一件事:身為「高所得國家」的台灣,已經是赤貧國教,因為我們的教育投資,真正用在學生身上的費用,不到韓國的十分之一;非但落在四小龍之末,更將逐漸被上海超越。 ☆ 台灣現場: 人事費吃掉九三%,教育經費,「活錢」只有三‧九五% 據教育部資料所做的統計,二○○四年,我國平均每個小學生分到的教育經費約合二千零八十九美元(新台幣六萬九千七百七十四元)。這個數字,不但已經跌回民國八十六年的水準,而且是亞洲四小龍中最後一名,低於香港的三千七百九十三美元,南韓的三千七百一十四美元,以及新加坡的二千四百二十六美元。 更糟的是,目前人事費占台灣教育經費平均高達九三%,遠遠超過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平均的八一%,南韓的五九‧七%。因此,扣除了這筆費用,再扣除徵收土地、蓋校舍的三%以後,我國義務教育用在學生身上的「活錢」,只有三‧九五%。也就是說,政府每年平均真正花在每個小學生身上的錢,只有二千七百四十元(八十二‧五二美元),是南韓小學生(八百五十五‧五二美元)的十分之一不到! 八十美元對八百美元,可能就是未來台灣孩子競爭力與亞洲各國的巨大落差。 ☆ 校園實況: 營養午餐只有兩樣菜、沒有肉,為了省電費,班親會改在白天舉辦 台中縣梧南國小是一所濱海的鄉下偏遠學校。從西濱快速道路到梧棲鎮,沿著四周低矮破舊平房的梧棲大排找到龍安宮,終於從牌樓進入這所十個班,二百多個學生的小學。 校長陳水順說,學校經費極度缺乏,九十四年度的預算中,老師的「教育訓練費」掛零,水電費被縣政府主計室砍成去年的一半,房屋建築修繕費更只有兩萬六千元,連粉刷牆壁的錢都不夠。中午校長邀我們一起用餐,不鏽鋼餐盤上,孩子們的營養午餐只有兩菜(真的只有素菜,沒有肉)一湯(豆腐清湯)。 教育經費不足,普遍影響到學校的水、電、電話、網路費用等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而且,不要以為台灣的赤貧國教影響的只是鄉下學校,事實上,連台北縣市這樣都會區的學校都受到影響。 「我女兒學校在週三下午舉辦班親會,因為學校要省電費,不能排在晚上。」一位台北縣國中老師無奈表示,「這會讓多少家長無法參加?」她自己任教的學校,則不能用辦公室電話撥打家長手機,有需要只能到輔導室登記撥打。「全校幾十位導師竟然只能和輔導室共用一具電話,這足夠提供和家長之間的緊急聯絡嗎?」 ☆ 南韓現場: 國家施政,教育和經濟同一個位階,三年後,全國每校至少一名外籍教師 台灣的狀況,對照亞洲在國民所得與台灣差不多的南韓,又是如何呢? 南韓的基礎教育在國際間表現優越。二○○三年「OECD教育指標(Education at a Glance)」公布的十五歲學生學業成績(全球性學生素質評價,二○○○年調查),南韓學生的科學成績位居第一,數學第二,閱讀排第六,極為優異。 然而,這可是花大錢砸出來的。根據「OECD教育指標」,南韓的學校教育費用占GDP的七‧一%,比美國(七%)、英國(五‧三%)、日本(四‧六%)都還要高,居世界第一。 南韓教育在國家施政的位階,高至國務院(同我國行政院)層次——國務院總理下設兩位副總理,一位負責經濟,另一位就負責教育。 層級高,便於進行跨部會的資源整合。例如科技部正委託「科學英才振興研究院」開發「科學神童」教育體系。被選拔的學生,將由國家負擔全部經費,與大學教授、專家進行一對一量身訂做的科學教育。 九七風暴後大力國際化的南韓,在英語教育方面也不落人後。教育部將從二○○八年開始,在仁川、釜山、鎮海、光陽等經濟特區的中小學,用英語講授數學、科學。二○○九年以前,首爾每所中、小學將平均配備九‧二名外籍教師。全國包括農漁村地區,則每校至少有一名外籍教師。 向來重視教育的新加坡,同樣有令人羨慕的國民義務教育品質。 來自台灣的何意薇就讀新加坡公立小學三年級。兩年前,她還是台北市文山區木柵一所國小一年級學生。爸爸記得,帶她到學校新生報到的那天,所有學生、家長都到「禮堂」聽取說明。那是一間光線昏暗的地下室,通風不良、麥克風吱吱嘎嘎不時作響。 半年後,因為父親事業重心外移,帶著何意薇進入新加坡小學就讀。雖然只是公立小學,但圖書館、籃球場、排球場、健身室、禮堂以及語言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媒介資源和電腦室都很完備。最近父親台北事業繁忙,希望女兒轉學回台灣,但只有九歲的何意薇還是寧願留在新加坡,不願回到爸爸身邊。 「新加坡公立小學就辦得很好,一個月學費只要九十新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七百七十元),但你看他學生參加國際評比,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這位父親雖然捨不得女兒不在身邊,但也莫可奈何。 ☆ 新加坡現場: 政府為孩子設教育帳戶,每年撥款,大考排名前三%學生都有獎學金 新加坡旅遊局台北辦事處處長潘政志表示,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社會的公平性與階級流動,因此很重視公立中小學的教育品質。為了讓每個國民擁有均等的學習機會,政府還為所有年齡在六至十六歲之間的孩子,設立教育儲蓄戶頭,每年撥款(小學生每年一百七十新元、中學生每人兩百新元),無論貧富,每個兒童都可以利用這筆錢,支付他們參加經過批准的活動。 窮人家的孩子在小學、中學階段能得到好的教育,更有同等機會讀大學。因為凡是高中畢業全國考試前三%的菁英學生,都能拿到政府或大企業的獎學金,在國內、外讀大學,包含學費、生活費,只要簽四年或六年的約。 「凡是在新加坡政府機關裡二、三十歲就當上處長的,都是拿獎學金的,」潘政志透露,旅遊局駐北京辦事處處長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台灣卻在亞洲國家投資教育競爭力的賽跑上落後,甚至不自知、不承認。 行政院主計處副主計長陳慶財表示,每年各級政府編列的教育經費,其實都超過「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規定(前三年歲入平均)的二一‧五%下限。「對教育的重視度,我們絕對不會亞於外面。你看,政府財政那麼困難,我們還是編到二四‧二%。」 ☆ 預算三重灌水: 建體育館、籌辦世運也算教育經費,教職員月退及補助費排擠學校運作費 說來好像是政府的「德政」,但其實台灣的教育經費,根本就是大量灌水的結果。 「經費數字都是假的。」王顯達教授忿忿的指出,過去是由中央補助省,省補助縣市,一筆錢不只是double account(算二次)=A ☆ 註: 最後一項老詼訝舉二個民間慈善團體例子來說: 嘉邑行善團及慈濟功德會等最為自傲的特點在於 ↓↓↓ 他們所自掏腰包或勸募善款義務建設的橋樑、學校、房屋→只有地方政府所編列的工程預算的五分之2---3,且→堅固耐用~時效15---20年,→而抗震性~高達7---8.5級。 老詼訝也很感歎: 民間能做得到的事…政府却不能也沒辦法做到。 即便早年標榜清新廉潔的 台灣民主進步黨 執政又如何 天下烏鴉一般黑 ☆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