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9/02/17 20:20:02瀏覽91|回應0|推薦0 | |
頂位或稱頂法:
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 乃不進則退之境界;於此修四聖谛、十六行相,得入頂位。 修至此位,即使退墮至地獄,亦不至於斷善根。 忍位或稱忍法: 為確認四聖谛之理,善根已定, 不再動搖(不動善根)之位,不再墮落惡趣。 忍位有上、中、下三品之別: (1)下忍位,修四聖谛十六行相; (2)中忍位,漸次省略所緣及行相(減緣減行), 最後僅留欲界苦谛之一行相,而於二剎那間修觀。 該一行相,即依觀者之根機利鈍,而殘留四行相中之任一行相; (3)上忍位,系於一剎那間觀中忍位之同一行相。至上忍位時,可得五種不生:(1)生不生,謂不生於卵生、濕生;(2)處不生,謂不生於無想天、大梵天處、北俱盧洲;(3)身不生,謂不生於扇搋(意黃門,即男無生殖器者)、半擇迦(男根不完整者)、二形(即陰陽人);(4)有不生,謂不生於欲界第八有(得須陀洹果,七還人間及不再來),及色界第二生;(5)惑不生,謂不生見惑。;(6)若加下忍位之趣不生(不再生於惡趣),則共為六種不生。 世第一法位或稱世第一法: 為有漏世間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此位與上忍位相同, 觀修欲界苦谛下之一行相,於次一剎那入見道位而成為聖者。 以上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種善根, 以能生見道無漏之善,而成為其根本智,故稱善根; 系以修慧為體,以四靜慮及未至、中間之六地為所依。 --佛教大日網--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