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靜思晨語。慈濟宗門》17. 知因識果 學佛之本
2010/05/12 22:48:39瀏覽237|回應0|推薦1

以下為2010503,大愛電視台首播--證嚴法師所開示的《靜思晨語。慈濟宗門》的內容。來源:http://moya.iyard.org/bin/view/Blog/BlogEntry1608   

 

我們大家學佛的目的,就是希望成佛。

 

雖然說是「成佛」,然而「佛性」這是本來人人本具;人人既然本來具有自性三寶,為什麼我們還要從頭開始?

 

這個開始,到底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在因緣果報中,那就由一粒種子會開始。

 

但是我們的佛性,我們的本性從什麼時候開始?在《靜思晨語。慈濟宗門。明淨善念滅除諸惡》當中就跟大家說「無始」--不知什麼時候的以前。

 

但是我們要學佛,佛經裡中就有這樣的「因緣果報觀」--你過去什麼樣的因緣,遇會佛法;所以你開始發心、動念,開始學佛。

 

所以本來無始的本性,它是善、是清淨,經過了一段不知多長、多久,歷經這個劫波、長時間,不斷污染、污染,一直到污染到了人人的心地,這種無明的毛病開始發生了。

 

佛陀他就是大覺者,他不忍眾生,心靈一直受病態所困,不斷在製造這個惡業,所以他一念的清淨心、慈悲心、智慧心,所以他就再來人間,為我們說佛法。所說的佛法,就是能令眾生入於「大覺」的法--回歸我們本性大覺的真實法。

 

然而,談何容易!不知累積多久的時間的習氣,這念無明,讓我們不斷一直複製,不斷一直複製,長時間複製下來的這個惡業,已經惡積多久了。所以我們又還要再生生世世,不斷來修持佛法。

 

所以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是一位學佛者。學,就是佛陀跟我們說,我們開始來學;學了我們就要起行。我們既然發願,我們就要力行,力行就開始要走;不經一事,絕對不長一智。

 

眾生不斷在造業,愈來在這個長時間,從八萬四千歲,一百年少一歲。這樣一直減、減、減、減,那就是因為眾生的業愈造愈多,壽命就愈來愈短促;因為世間的災難愈來愈多啦,人的壽命因為災害,壽命不斷一直減少。所以在這個減劫中,一直減到人壽十歲,這個災難那就非常的可怕了!

 

我們現在是人壽,差不多不滿一百歲時,不斷會一直減去。有的人就說:「我就看現在的人,壽命愈來愈長?」其實所說的減是平均。現在人口愈來愈多,從前的人都是自然的生死,現在就是意外傷亡很多。看看天災愈來愈頻傳,每一次的天災一發生,那種摧毀的力量有多大!所以人的生命,就是那麼的危脆,那麼的無常。連這個世間國土,都非常的危脆無常,何況說人的生命呢?

 

人口增加,人禍、天災愈多,這就是在這個減劫的時候。

 

所以這種生死,愈來我們要愈關心。我們既然是學佛,我們要知因識果,這才是學佛之本。

 

我們若能夠人人,每一個時刻要知因識果,那這樣我們就能夠保護我們這念心--我們不會做錯事,我們不會結惡緣。因為我們時時,自己在提高警覺;我們既然不敢做壞事,不敢結惡緣,自然我們就會去,造好因、結好緣。

 

若這樣,這就是要回歸我們的本性。一念的善,那就是一分的智慧,一分的福,所以我們必定要時時要「追因究果」,我們要不斷來回顧我們自己。

 

今天我們這樣的果,到底過去是什麼因呢?那我今天所造的因,我可以知道會帶給未來什麼果!

 

所以說「因緣果報」--有過去、有現在、未來;過去的因、有現在的果;現在的果、有未來的因在。所以我們現在所展現著的一切,都是我們過去所做;未來我們想要得到什麼?那就是要看你現在怎麼造的因。

 

所以我們必定要相信,一念善因就是一個善的種子;又再也要先有這一善種子,就是萬善都是從這顆種子生起來。同樣,萬惡也是從那念無明起;萬善也是從那念善念生。

 

一念善因,是一善種子,萬善從它生,知因識果,學佛之本。

 

請大家不要忘記,現在就是三災一時具現的世紀,我們應該要做見證!

 

你看三災,有大三災、小三災。「大三災」那就是天災,包括了「水、火、風」。這全都是在這個末世的時候,也就是末劫的時代。

 

現在已經是在減劫了,現在的人壽不超過一百歲;平均起來,包括那個意外的傷亡等等…平均差不多是六、七十歲。所以在這個不滿百歲,不斷在減、不斷在減,人類這種的生命危脆,真的非常岌岌可危的時代。

 

所以在這個減劫的時代,這種水、火、風就會不斷地頻傳。在開始的時候火災頻繁,很大、催滅性的,非常的乾,無論是天火,或是人為的放火,或者是這個人禍的災等等…這全都會造做很大的業力,天災常常不斷不斷在頻傳。

 

然後就又再有七次的火災,之後再又再一次的火災。這樣總共要有,八個七次的大火災,七次的大水災,然後世間要滅在人壽的十歲時,那就是風災。因為火災之後變成灰了,大風一來,整個世界就滅了。這是在佛經裡中,這就是在說的「大三災」。

 

大三災裡面,它就不斷小三災一直出來。因為天災的災害頻傳,人類的災難也是頻傳,所以這個小三災,那就是饑饉。我們現在常常聽到的,每天都在喊著:「石油又要漲價了!物資都膨脹了!開始有糧荒了,已經開始出現了!」

 

為什麼會有糧荒呢,就是乾旱氣候不調和,哪還會有很豐收的糧食,五榖雜糧呢?如果僥倖到了收成的時候,它就是難免會因為風災、水災,來把它催滅掉去。想想看,人怎麼會不饑饉呢?

 

這時候只不過,只是一個警訊而已!

 

到了最嚴重的時候,是全世界,這樣七年不降雨,七個太陽同時出現,七年連續乾旱。你們可以知道,那個時候饑饉是多麼的辛苦!

 

我們常常所看到,非洲的人多可憐,在那個饑饉中那麼貧窮。母親抱著孩子在胸前要吃奶,母親也一直、一直就是快要乾掉了,像是那個乾掉的柴一樣。把孩子抱在胸前吃奶,孩子還在吸奶,母親已經往生了!

 

也有看到很多孩子,躺在母親身邊,那個蒼蠅在全身,連眨個眼睛都沒辦法。

 

我們現在媒體發達,一直就是看到那個饑饉的地方,苦阿!

 

這不只是在非洲,到了真正饑饉時,七年都不會下雨;那時候太陽會不斷不斷增加。我們現在只有一個太陽就熱了,何況到七日同時出現?那時候不知要怎麼辦!所以這叫做饑饉的時期。

 

會有這些事情發生,還有七個月瘟疫。我們現在不是常常聽到說:「怕引起瘟疫。」

 

還記得在二OO三年,那個SARS!看,全世界都很害怕、很惶恐,這叫做瘟疫。那這瘟疫還是很小,很快就趕快壓下來了;到了真真正正的瘟疫,是全世界的,到了說已經無法可治療。

 

這樣一直連續下去七個月,想想看,這是令人多擔心!

 

還有戰爭,戰爭在七日間,人都毀滅。這就是在那個減劫,減到人性就是壽命到十歲時。

 

為什麼七天之中,就把人類全都滅掉呢?你看,現在就一直一直,展現出來了!因為到了那時候,道德人倫都沒有了,所以草木皆兵,到這樣的程度。

 

想想看,這就是小三災。

 

這個小三災和大三災是不離開。所以我們現在真的,也是見證三災的世紀,我們應該要一直提高警覺,提高警覺追因究果、知因識果。

 

我們要去追究在過去、過去,從最清淨的本性,一直到一念無明產生,所以一念無明生起來,那就是三細--「貪、瞋、癡」,就開始浮現在我們的內心;為惡的種子,只是一念那個源頭的無明,那就是產生了三項,真正非常微細的貪瞋癡。

 

貪心、很微細。在我們心裡,明明就是好人,但是都有一點的私心;明明就是在做善事,還有隱藏著那念的瞋念;明明就是無私了,但是裡頭還有那念癡的種子在。所以這個貪、瞋、癡,我們實在是都看不到。

 

不過,它以境界為緣長「六粗」。你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無私呢?聽起來全都無私,也是在付出。不過有很多的環境,能夠在這個粗相就把它引發出來。

 

我自己有時候也會想說,我常常跟大家說:「要注意,危險的地方不要去,你們要很考慮,能夠做的才能做,不能做的就不要做喔!」這一念,是不是我有私呢?

 

其實那個地方,也是需要有人去幫助,我怎麼一直叫人不要去呢?其一就是說--替我去做慈濟的人,大家既然發心了,我就要讓他們身心健康;歡歡喜喜去,要有那分見苦知福,真正非常法喜,得到人生法喜。

 

佛陀跟我們說的佛法,那個苦諦是什麼樣子;佛陀跟我們說的無常,無常怎麼發生的?你既然學佛--「來,你去。去到那個地方見苦。」看完之後,自己會反省--「我還要埋怨什麼呢,見苦知福啦!」

 

真正的無常,你看,這麼雄壯的大山,瞬間山崩地裂。這種大自然的災難,摧毀力這麼強,我希望他們能夠去看,同時也能夠,手伸得到去擁抱他們,人間的物資能夠到達他們手中去,去安撫,去與他們結一分的好緣,我們自己去造一分的善因。我的目的就是這樣。

 

他們若平平安安回來,我就覺得我安心了。萬一若怎麼了,我對他們家裡的人,要如何交代呢?這樣我是不是也有私心呢。

 

所以世間無法能很圓滿完成,所以佛陀來人間想要救人救心,只有唯有一樣,跟我們說「因果」。因果,讓我們人人自己會自重自愛。

 

我們若會去追因究果,若這樣人人都不會去造惡的!自然這個時代的劫濁災難,自然就不會一直發生起來。

 

因為現在在減劫中,一百年減一歲,一百年減一歲,時間還很長,好讓我們趕快來反省。所以要能夠回復到原來無始以前,那種的善念,自然這個世界就緩和起來,它就和平了,這個災難就一直減少了。

 

所以我們現在要開始,要大懺悔了!懺悔我們過去所做的,我們現在要知因識果,我們要知道因緣果報,我們現在要去追究過去,我們才能有辦法來了解未來。

 

所以這個大、小三災,我們也要了解。

 

所以因緣果報,現在會遇在這五濁惡世的時候,所以災難頻傳。所以我們要記得,五濁惡世在這個時代,就是減劫的時代;這個減劫,生命愈來愈危險這個時代,自然災難、天災人禍,就不斷發生。

 

所以這些我們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時時要多用心。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ndrahsu5168&aid=4027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