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香文化與古代歷史上的海上香絲之路..........轉載自網路
2015/08/04 14:48:40瀏覽337|回應0|推薦0
香文化與古代歷史上的海上香絲之路..........轉載自網路

[摘要]:西元前2202年建立的夏王朝,其基礎結構是各部落聯盟。各部落聯盟的貿易形成了中國最古老的地域性貿易。商朝的商品交換己有相當發展,商人祖先王亥曾經駕車經商,玉和貝成為商人的貨幣。這個王朝繼承了部落的歷史名稱也稱為商,這反映了這個王朝的起源以商業的淵源關係。
西元前2202年建立的夏王朝,其基礎結構是各部落聯盟。各部落聯盟的貿易形成了中國最古老的地域性貿易。商朝的商品交換己有相當發展,商人祖先王亥曾經駕車經商,玉和貝成為商人的貨幣。
這個王朝繼承了部落的歷史名稱也稱為商,這反映了這個王朝的起源以商業的淵源關係。海上貿易開創于廣東徐聞出海,採取官私並營的途徑。官營由少數府掌管,出資金,派商使和民間征來的應募者一起出海,夜明珠、璧琉璃、奇石異物《漢書.地埋志》。
私商要經政府批准,憑當時的許可證符傳出海。這種由漢政府提倡的求蠻貉之物以眩中國的做法,標誌了我國封建社會的對外貿易走上了歷史軌道。它是由秦代初創,漢代開始正規化。
 中國和古代東方的埃及、印度、巴比倫、歐洲的希臘、羅馬是古老的對外貿易國。中國早期出口商品是絲綢、瓷器、香料,都屬於以物易物。從秦漢到鴉片戰爭的2000餘年的中國古代對外的貿易史,是一種古典式的文明貿易。
《馬可波羅東方見聞錄》中記載在歐洲人來到中國以前,香料由中國人經營為主。中國人販運香料來到印度再重載而歸。他說在馬拉巴看到的大量船隻中又帶去馬拉巴所沒有的香料、藥材和其他物資經商人再運往亞丁,再轉運到亞力山大、裏亞崖等地。
明代成祖朱棣以富厚的國庫為後盾,為開拓海外航線,取得了貿易主權。1405年起,下令鄭和組成船隊曾七下西洋前往南洋、印度沿海、波斯、阿拉伯等36個國家。其中主要的貿易是瓷器和絲綢等物換取大量的香料。
在我國現有的香料中有一部分是從古代貿易中進口來的商品,根據《後漢書》的記載,漢代己有蘇合香了,是我國最早引進的。沉香、檀香也是從海外進口的,它們比棉花進口時間還早。
秦漢時香料就被送進了宮廷,供貴族們所用,進口也就逐漸增多,最早是從南洋和西亞一帶進入了我國,後來在國外發現屬芳香類的動植物產品很多,因此進口的香料品種也逐漸增加。
晉太康五年(西元248年),大秦商人(羅馬)運來密香紙三萬幅,當時是我國一宗比較大的香料貿易。密香紙是一種屬秘香樹葉和皮加工而成。其實,這種香料產於印度,只是羅馬商人轉運到我國的。
 “香料在史書上通稱香藥。當時顯然主要用來入藥,另外純屬奢侈品,使用者也不限於宮廷,民間亦有使用而且相當普及。唐代以後香料己成為社會必須品,不僅為當代政府帶來了大筆收入,而且對中國的傳統中藥,民族和民俗文化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唐代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產品、農業產品、手工業產品進出口的國家。是我國對外貿易的基礎。因此當時進口的香料不存在物資或貨幣上不平衡的困難。那時期的商人也以經營香料者為富華。當時的香料是和人的地位劃等號的。
中國熏香文化始十五世紀。那時地平線剛透出了一絲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中國就組成了一支由二萬七千多人,六十艘船,組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遠洋船隊稱中國寶船隊,自蘇州劉家港起航,浩浩蕩蕩下西洋,出現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印度洋上,而下西洋。涉淪溟十萬餘裏。
香料的進口在唐宋時期顯著增加,阿拉伯商人紛紛踏至來,他們是世界中世紀史上專營香料貿易的專業商人,他們居住在西亞、洪海、波斯灣一帶盛產香料的地方。索馬里有香料之角的稱號,也有使用香料的習慣。隨著阿拉伯帝國(大食國)的興起,阿拉伯商人紛紛來到了東南亞貿易定居,有一部分人則住在廣州,他們主要的職業就是進口香料貿易。
 明朝時的西洋,泛指今汶萊以西的國家和地區,包括印支半島、馬來半島、印度洋沿岸地區。這次航行歷時兩年。其後直到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連續六次下西洋,遍及東南亞、印度洋、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最西處到達了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麻林(今肯雅、馬林迪)、祖法爾(阿拉伯半島東南佐法爾)等地。鄭和船隊所到之處,一面宣楊明朝國威,邀約各國派使臣到中國朝貢,同時,與各國進行貿易。用中國的絲綢、瓷器換取各國的香料、藥材、珠寶、珍禽異獸。
 鄭和七下西洋,其規模之大,歷時之長,航程之遠,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它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87年,比麥哲倫乘船到菲律賓早110多年。
 唐宋進口的香料,根據南宋泉州市舶使趙汝所做的統計,進口香料即有乳香、龍腦香、金顏香,蘇耨香、蘇合香油、安息香、梔子花薔薇水、沉香、箋香、速暫香、黃熟香、生香、檀香、丁香、降真香、麝香、本香、龍涎香,多達四千七百多噸。這僅僅是一般不大的近洋貿易船殘留下來的發現,也可以看出當時香料貿易的規模。
香料品種繁多,價值也因類而異,達官顯貴要求用高度香,高價值的品種,如史稱大食國的龍涎香和薔薇水等難得的珍品。
後周顯德五年(958年),阿拉伯商人浦訶散帶來薔薇水十五瓶,以灑衣,雖敝而香不滅。據南宋《張氏可書》傳說,有一海商,帶來二錢龍涎香真品,有願出二十五貫價錢的。因為真品難得,所以贗品也就出現了,這種名貴珍品只供少數權貴豪富享用。甚至晉越升擢,也有以這類香料為禮品,或敲門磚用的。
例如:廣東轉運使燕瑛因進奉沉香水,而擢升為應天府尹;兩浙市舶使張苑因進篤耨香,而得直秘閣大學士,故有篤祿學士之號。
南宋初,岳飛的孫子岳珂隨父到廣州與大食國商人來往。他說,廣州有外國人居住區域,其中以蒲姓者最稱富華,甲富一時,經常開宴會,宴會中常用名貴的香料薔薇露和冰腦等。廳堂內有四根大柱,皆用沉香木料做。蒲姓也是阿拉伯人阿布的古譯。
據《奧海關志》統計,北宋廣州、明州三舶司,在熙守九年、十年、元豐元年的乳香進口為三十五萬四千四百四十九斤,得款八十九萬四千七百十九貫。當時正值王安石變法,這乳香一項收入即當一百七十八萬九千貧苦農戶的青苗貨款。由於香料貿易收入豐厚,固宋政府採取獎勵政策,凡能招來貿易,累及五萬、十萬貫者均可補官。大食國商人蒲羅幸運來乳香三十萬貫,被宋政府授予承信郎榮譽稱號。那時即除有茶、鹽、礬之外,唯香利博的說法。據載,三佛齊的一次來貿竟達一百二十萬貫,雖不盡可信,但南宋的對外貿易,動輒萬貫,是習以為常的。
中國的雲南省,也由當時馬幫把印度的香料帶入中國來。《現代科技與人文大觀》載:明朝永樂年間,鄭和船隊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絕後的壯舉,譜寫了中外關係史上壯麗的篇章。
錢偉長先生在《現代科技與人文大觀》中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就必須重視科學技術的現況和發展方向的知識普及。但現代科學技術門類繁多,發展迅速。很多現代科學技術都是歷經本專業幾代專家學者通過畢生勞動累積起來的知識形成的。據多年統計說明:在20世紀30年代中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知識累積量,每隔10年翻一番。但到了90年初期,不僅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己有很大的變化,而且其累積發展速度己增加到只要3年就能夠翻一番了。怎樣普及這樣龐大繁複的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知識累積量如此之廣泛的時代,不論對人文科學或自然科學而言,在各學科飛速發展,相互滲透的時代,只有開闊視野,借機攻專,才能得到突破性的成果。
中國香是一種既單一而涉及面極廣的文化,是一種交叉學科:中國傳統香文化與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傳統旅遊文化、工藝美術文化、傳統文藝文化、中國體育、宗教文化、傳統禮品文化、傳統中醫中藥文化、中國民俗傳統文化、都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關係將能生產很多的系列產品。這些文化和產品都有侍開發。對文化的解釋有160多種,失傳,160多年。該項目在民間民俗文化中佔有特定的地位和特有的文化層面。產品涉及面很廣,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和傳統中藥香料文化的結合。通過2008年奧運會的會徽發佈,讓全世界的人都認識了中國印。一個外國人要認識和瞭解一個國家,首先要從認識這個國家的文化開始。那是說一個中國印舞動了全世界,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魅麗。
翻開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自從人類社會誕生以來,己有若干萬年之久,在這漫長的時間裏,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生產,科學試驗以及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的階級鬥爭等種種活動。這些大大小小的活動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的歷史畫卷。
幾千年來記載中外歷史的典籍浩如煙海,而研究歷史的論著也是汗牛充棟。中國傳統香,是在香爐上認識它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香爐,那些精美的工藝品,展現了幾千年的歷史。要論述中國傳統香文化,確非一件容易的事。這些內容都是瞭解歷史所必不可少的。知道中外歷史以後,要認識它的起源。還要知道中國外貿史。還有很多香藥,如檀香、沉香,它們是什麼時候進口的?還要瞭解中國的民俗文化,它們在歷史上有一些什麼作用?用在什麼地方?還要瞭解中國的工藝美術史,當時在那個年代,有那麼多的、如此精美的工藝品,是怎麼生產出來的。還要瞭解中國香文化在歷史中它的層面到底有多寬、有多深。為什麼現在沒有了?
中國人是聰明的,而且相當有智慧,從中外歷史發展的軌跡中,獲取數之不盡的寶貴經驗和教訓,為現代社會的發展,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借鑒。

故此和有興趣商家,合作該項目,充實市場。隨其所適,無施不可。可以看到香文化在《百花園》中有它特有的地位。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估價,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今天的價值和作用的評價。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ndihsu33&aid=2715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