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01 16:33:11瀏覽1798|回應0|推薦3 | |
昨日(4月30日星期一)據聞如證法師親口講述,師傅日藏法師的生前事蹟,感慨身為一名法師的隨侍,生活勤儉刻苦,事必躬親的修行生活。在在與我已知的佛教出家人的苦行生活若合符節。心裡篤定認同之餘,卻也不敢過分崇拜嚮往,心存欽慕。只因若然如此,自己的內在人格形象就會距離脫塵出世的人生境界很近的了!
從小到大,如證法師自認為不是一位品行優良,品學兼優的模範小孩。既然自以為是一名混混,社會上的無名小卒,如證法師年輕時聽證師傅日藏法師的一席教晦,深感痛悟,受到內在對於深澳佛理上的求知欲的驅使,遂毅然決然,跟隨授業恩師的腳步,奉身成為日藏法師的「(隨)侍者」。 過程中如證自以為很辛苦,畢竟釋家講求事必躬親,躬親實踐,勤儉樸實,刻苦自厲的修行生活。我猜想想當然爾是件凡人所難以承受之重,不可擔當之苦。法師在講台上僅是略事交代,並未詳細描述。不過依照自己當前的人生歷練加油添醋,火上加油的還原事實功力,應可以儘可能的將事實的原貌圓滿呈現才對! 課堂筆記中我自己悟道,原來釋家所認定的「無常之苦」,就是人性(心性思想)上習於「自我中心」所招致的苦痛。既然已知人世間必然經歷「三毒七難(害)」的切身之痛,則當作是人性本為「恆常」。自我中心思想的原因導致「相由心生,魔由心起」的惡果,是謂「無常」並且「非本我」。換句話說,「自我中心思想」導致人在本質上的「迷失自我」,而非「尋求並獲得真實的本我」,乃是「自尋苦惱」,無法放下之苦。這樣一來,儒、釋家對於自我認知的理念基礎算是融會貫通,透徹事理的感性境界了吧!?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