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悅讀:「破解APP世代:哈佛創新教育團隊全面解讀數位青少年的挑戰與機會」離開3C去到現實生活交際吧
2016/02/23 18:22:31瀏覽682|回應0|推薦11

        良丞接觸智慧型手機是2010年秋季的事,我開始收發e-mail,盯著系學會、學生會的資料,在臉書即時發表廢文,建立一種「數位時代的社會參與」,每天每天都要連著手機,在研所換了蘋果手機,和電信業者的上網方案之後,只能說它已經變成身體的一部分,我採用的觀點比較像是末日敘述。

在書中提及:

「手機強化了參與者和社會連結的感受,因此反而降低了從其它管道尋求社會連結的需求。」

     

        而這種連結來自於一套演算法,是根據使用者與各個朋友的互動來排名,再決定動態消息的擺放優先順序,讓使用者看到更多排名頂端的朋友動態。也就是說你能看見的訊息其實不太是真的,而是被挑選過的訊息。


「Eli pariser
認為這些運算法的封閉效應,造成我們在網路上只看得到同類型的人跟想法,對不曾見過的事物和觀點難以同理。」

       
        我認為在這些程式作用之下,其實很像一部電影「發條橘子」所達到的大腦認知效果,你會慢慢上癮,認為某一種觀點及正確,深信不疑。

    在教育上是一種一體兩面的雙面刃
         
        不可諱言地說,現今的世代多屬於網路普及的世代,而學習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多樣化,許多的課程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傳播,例如在台灣很多大專院校所推行的磨課師計畫,讓學生甚至是成人都能夠透過上網學習。師生能夠交流並且即時的參與學術討論。

        在攝影上或是作曲、做影片上,智慧型手機透過不同軟體app,能夠將許多以往定位較為高級的藝術,或是創作,簡單化操作,形成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流動,這可以促使大眾創作,並且透過分享觸及更多人。

        這些內容,多半仰賴資訊載具以及網際網路,才能傳播,載具包括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有了許多的資料,但是如果缺乏質和量的相互配合,學習將出現困難,形成空有資料,卻無法好好陳述,反倒會成為學習的一種障礙。

       更值得討論是這些內容的取得需要仰賴很多資源,例如載具和網路以及正確使用的觀念。相較於都市的資源,可能會造成城鄉之間的數位落差。而這些資源很有可能變成僅供菁英宰制的玩物。

       在這
App世代,有許多學者提出「孤獨感上升、同理心下降」現象。
如果我們不置身於人際風險中,就無法與人建立真正的連結(孤獨)。
倘若我們沒有與人產生真正的連結,就無法設身處地為他人想(同理)。

        如果「巴別塔」的故事是真的,那麼人即將在數位時代裡,少了現實生活溝通的語言。突破的方法,應該就是出去走走,別帶3C和朋友們互相聊天吧。

博客來連結: 破解APP世代:哈佛創新教育團隊全面解讀數位青少年的挑戰與機會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9156092002&aid=4775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