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歷史大口吃,思考食物與世界貿易的歷史因果關聯
2015/02/02 13:34:55瀏覽574|回應0|推薦9

      這些日子引起社會大眾惶恐的食安問題,無論是塑化劑、二甲基黃、工業油、銅葉綠素等…,都一再出現在新聞版面上,沒有人可以確定口中津津有味的食物,到底安不安全,來「歷」到底為何? 顯然是有很多故事。

      幾個日常生活中常常吃到的食物,背後有好幾世紀的商業貿易故事,小麥、稻米、馬鈴薯、香料等,從古代人類馴化植物,懂得農耕後,一切的社會制度開始出現於地表上,誠如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為人類最基礎的需求,人不安飽,何來做更多事物。 從這食物傳遞的過期中也佩服作者,從食物的傳播,推及整個歐美國家的商業擴展,從中世紀開始,東方的香料即是歐洲國家趨之若鶩的寶物,因為香料可以讓食物更加美味、一方面也受限於當時食物保存技術,鹽巴、香料即是讓食物美味又增加保存時間的食材。也引發歐洲與中東世界的爭執。

      陸上的貿易被當時被鄂圖曼土耳其壟斷,既然陸路被封鎖,隨之而起的航海時代。 這也是世界歷史的鉅變的時候,比方哥倫布以為到達東方,實際上來到美洲的哥倫布至死仍以為自己到達東方了,這帶來的是一片歐洲國家出航的熱潮,例如到過台灣的西班牙人、荷蘭人等,其中荷蘭人的東印度貿易公司更是將台灣的魚貨、鹿皮當為貿易貨品,賺取東亞國家的白銀。

      在國際貿易的海路上,台灣沒有缺席。 美洲的食物馬鈴薯則是促成歐洲人口復甦的關鍵,因為這食物的特色養活了需要充沛人力轉型工業的英國,也是近代歷史逐漸成形的重要因素。食物在社會中不可或缺,一顆不起眼的馬鈴薯、一片巧克力、一碗米飯、一杯咖啡等都在影響著世界歷史的演進。

      鑑往知來,想必未來將是有操作食物分配權利的人,影響著世界。 著實堪慮的是台灣加入世界貿易體系之後的糧食自給率不足,除了對農業有所損傷、也勢必在貿易的位置上有所影響,倘若糧食危機發生,貿易中斷後的世界,還能坐視這樣的惡劣情況嗎?

      歷史大口吃這本書用很淺顯的文字,訴說食物的歷史故事,很適合當做高中生的課外讀物。

閱讀讓視野變得寬廣與有意思。

延伸讀物 歷史六瓶裝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9156092002&aid=20583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