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09 00:24:42瀏覽1338|回應0|推薦5 | |
【閱讀筆記】 《海角天涯,轉身就是家》 作者 : 褚士瑩 出版社 : 時報出版 對於「家」的印象就是居所、家人和家 ( house 、 family 與 home ) ,一群和你一起成長一起經歷人生憂喜和風霜的人。對於家有人說是溫暖、有人說是甜蜜的負荷,也有人說那是年輕時最想逃離的地方。家人可以是一生的陪伴、也可以是一生的揮之不去夢靨;有人說居家是溫馨是豪宅也可以是簡陋甚至是灰暗潮濕。而作家席慕蓉的詩 : 一個從沒見過的地方竟是故鄉 / 所有的知識只有一個名字 / 在灰暗的城市里我找不到方向 / 父親啊母親 / 那名字是我心中的刺。 《海角天涯,轉身就是家》一書要說的是在生命不同階段,學習以不同的城市為家。這是第一次讀褚士瑩的書,這一本書是兒子要送給他的同學要前往澳洲打工留學的書,所以我急著先閱讀並小心翼翼翻閱,每一天讀一些終於在三天內閱讀完畢。 「家是人生故事的開始」、「家不是你在的地方,而是渴望有你在的地方」是作者 喜歡的二則西方諺語,從作者從開羅、上海、倫敦、曼谷、海上、波士頓、台北、雲端 ( 網路 ) ,在這些城市裡他用一種投入居所的心態來經營他的移動家,他細膩地描寫他遇見的人事物,和之前我閱讀的 < Janet 帶 100 支牙刷去旅行 >是完全不一樣的書。這一本書更深入人的生活和生命,作者與當地的人往來、那是生命與生命的接觸,有很多故事作者細細描述那是作者知道此生也許不會再有機會遇見,以珍愛的心去面對。 每一個國家對家的看法也不一樣,我們喜歡融合喜歡五族共和,但對倫敦而言,人本來就各自不同。在上海人人是過客,而人不也是這樣嗎?我特別喜歡那在海上生活的人們,那是很難得的,特別是有一艘名叫『忠僕號』的船。泰國人相信自己有祝福人的能力,他們相信每個人生來都有四個母親,一是生養自己的母親,二是大地、三是水和白米。書中提到他的外婆最後是以安養院為最終的家,那些看護工以台灣為家,也讓我想到每每在工業區上、下班時那些所謂年輕的外國勞動者,不也是以這裡為家嗎? 書中特別提到以機場為家的,如電影「航站情緣」真有這樣的人,據說電影史蒂芬史‧史匹柏的製片公司把折合約新台幣一千萬元匯入當事人的機場郵局帳戶。在這一本書裡可以讀到,有許多人也過著這樣的生活,這是我們無法聽到的故事。 而我的家呢?現在每一天我離開家去另一個家 -- 公司,那裡也是我的家,但我必須要每天有一段小小的旅行才可以到我白天的家,而我更喜歡我夜晚和假日的家,那是我所摯愛的親人所在的地方;星期六、日我會去另一個家和他們一起敬拜上的,一起讀經、禱告、分享;有時我也會和我其他的家人一起聚餐一起去某個地方活動。夜裡偶爾我也會上網去網路的家,看看老朋友的消息和分享生活紀錄等等,原來我有那麼多的家,我還真幸福。 我還有另一個永遠的家,那是我離開這一個世間之後要去的更美永恆的家。 ※癮入文字: * 每在海上航行,就會一是到自己做為地球的過客,人生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其實都沒有那麼重要。海上的家提醒我,世界很大,自己很微渺,所以分分秒秒都要真誠面對自己的生命,做自己喜歡的那個人。 * 我深深相信,當我們找到自己的時候,我們就回家了。 * 遷移,是尋找自己的過程,我在不同的家,都各自學到一個很重要的人生功課,經歷了將近十個國家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從來沒有離開過家,心裡的家,原來家一直跟著我去了全世界。 2011.10.09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