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loser look at the controversial issue of the explosive maple bats
由MLB聯盟官方主辦的楓木棒討論會議,正是為了這一陣子因楓木棒傷人事件頻繁,已經鬧的沸沸揚揚而必須由MLB中央行政單位介入來做全面的評估,到底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相信大家已經對這次楓木棒風波相關新聞大有研究,甚至於對於楓木棒的材質與特性也都多所瞭解,然而,除了技術層面以外,從這次楓木棒風波來看,還可以看到幾個值得思考的面相。
首先,是楓木棒的流行,通常一個流行必然要有一個特殊人物的帶動,在楓木棒的流行上,帶頭球星就是前舊金山巨人隊的Barry Bonds,他不需要是楓木棒使用的第一人,可是楓木棒卻因為他的全壘打產量而受到注目,球星的帶領作用與吸睛效果反而因為這個事件被突顯出來。
其次,為什麼已經流行10年並且超過50%使用率的楓木棒,似乎突然接二連三的發生傷害事件,其實因為在MLB這個力量對抗的場域,競爭強度高,危險力相對也提高,力量的爆發與配備的進化都是永不停止,楓木棒在大家慢慢的熟悉使用技巧後,球員們漸漸懂得如何毫不保留的展現自己的力量與技術,於是就在火力全開的始用下,甜蜜點較小的楓木棒在近來一兩年斷棒的次數也慢慢增加不少。
還有,這次由MLB聯盟官方行政介入想要討論該如何管控楓木棒斷棒不斷的問題,對於是否要進行某種程度的管制還是該如何防範等等問題進行評估,這次MLB官方這麼快插手這些技術和專業上的問題,其實有正反兩面看法,一方面讓人覺得他們對於事件的靈敏度很高,很快針對事件作出相關的回應,不論是否已經有決議,但至少開始討論與正視問題。因為當球場中對抗的力量強度上升到某個臨界點時,力量就有失控的危機,至於臨界點會在哪裡,就是需要專業及多方評估後才能得知,大聯盟這次出手,讓人看出其風險控管的健全體制與靈敏的專業程度。
然而,相反來說,大聯盟官方行政介入去決定真正場上技術人員的專業領域確似乎有點不妥,行政力干預技術層面的進化,這其中的角力,很難說是不是會影響更多不一樣的材質與棒身設計的突破,再加上棒球是一個專業配備需求非常複雜與龐大的運動產業,這其中牽涉到多少商業利益的角逐,廠商遊說大聯盟行政組織,使其由官方直接決策導致某些廠商能由其中獲利也是不無可能,人性如此,這在政治場域已是必須公開制訂法律來管理的不爭事實,大聯盟行政力的公正程度是必須深思與注意的。
今日大聯盟之所以壯大,除了場上專業競技以外,這場外的政治(此文在此的政治一詞,乃指各種集團進行決策的過程,也是個集團為了各自利益而形成的一個特定關係)、商業與運動專業間的扭力,也是MLB文化精彩的一環。
備註:本文部份內容與每週一至週六晚上11點至12點在FM98.5「寶島新聲廣播電台」播出的帶狀棒球談話節目「寶島紅不讓」同步播出。
(本文作者為邊邊角角棒球論壇美國職棒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