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聯盟的官網之前公布一則新聞,芝加哥小熊隊永遠的「小熊先生」桑伯格(Ryne Sandberg),即將於滿百歲的小熊球場,帶著他所領軍的小熊隊1A球員出賽,這對許多小熊隊的老球迷來說,能再度在小熊球場看到「小熊先生」絕對是無比興奮的事;而這位沸沸揚揚要領軍重回大聯盟的球星桑伯格,正是台灣大名鼎鼎假日飛刀手陳義信的姪子---陳鴻文的總教練。
然而,相對於桑伯格的威風,現在的陳義信在哪裡?
也許只有少數人知道桑伯格是上個世代芝加哥小熊隊的全明星二壘手,是一位在MLB小熊隊擁有球衣永遠退休榮耀,並有「小熊先生」之稱的老球星;而另一位陳義信,相信有許多人認識,他是創造台灣職棒第一波高潮的兄弟象隊明星投手,是目前職棒史上最多勝投的保持人,也是職棒史上第一個破20勝的本土投手,也得過防禦率王、最佳九人、金手套、總冠軍最有價值球員...等多樣頭銜及記錄,他風格獨具,不管你當時喜不喜歡他,但都一定記得他手握拳所劃出的弧線,那個「拉弓」的招牌動作,但是,現在臭屁陳離開了台灣的球場。
要知道一個運動生命的專業養成是需要許多時間的,一個球星的出現是消耗多少社會資源、多少機運與栽培才會出現,然而在台灣,原來這一切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消散,反觀美國大聯盟之所以壯大,就是他不斷的販賣「記憶」,他不斷的喚醒記憶,球星退役後的一舉一動依然獲得大聯盟重視,開記者會為老球星造勢,給予創造歷史與紀錄的球星最多的尊重與禮遇,將過去重提,讓球迷知道自己見證的是多麼偉大的棒球歷史發展過程,紀念品與商品可以不斷被製造與販賣,就桑伯格而言,絕不是第一次這樣被賣,他也絕不是第一個這樣被行銷的老球員,甚至死的時候也還會再被賣一次吧。
也許可能有人覺得大聯盟這樣不斷的行銷和販賣老球星與「記憶」等相關商品,似乎把球員給物化了,但是物化是不是全然沒有價值呢?被遺忘和被物化是一線之隔還是正反兩面?你可以說大聯盟的確太過商業化,為了製造商機可以不斷的創造球星價值,利用再利用,然而這樣商品化的背後也不得不承認,大聯盟也因此認真的保存了棒球場上的文化資產與世代傳承。
文化中的重要因素,就是有經驗傳承、有世代交替,以桑伯格來講,他現在帶著小聯盟球隊回大聯盟球場出賽,就是大聯盟在表達其傳承意義,而文化的保存與延續絕對是興揚這個運動看不見的一隻手,如果國內大家都只在乎球技與棒球場上會發生的事情,那麼退休老將這些離開棒球場上的人,像是陳義信、黃平洋,他們的經歷、想法,與技術將無法在棒球界內延續傳承,當然會變得這麼沒價值,但是你我心裡知道,他們不該受這樣的對待,他們的價值不只如此,面對無形的文化資產,需要大家一起認真思考。
如今,陳義信的姪子陳鴻文也逐漸嶄露頭角,大家可以再次看到貌似小飛刀的身影在職棒場上奔馳,這是家族文化的傳承展現,也是棒球文化的世代轉換,然而陳義信的戲份似乎少了一些,這傳承的一幕也少有人注意...。
大家都知道棒球絕對不只是球技和紀錄,因為棒球是人玩的,有人的面向就有文化,你也發現了,我想寫的真的不是球技、不是紀錄,因為棒球文化、生活棒球應該更豐富更多元,大家可以一起討論,你也可以有所評論,但我不懂的是,為何愛棒球的你還要將之拒絕在你的文化、你的生活之外呢?
備註:
(本文作者為邊邊角角棒球論壇美國職棒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