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25 18:44:46瀏覽136|回應0|推薦0 | |
工商時報【本報訊】 財政部提案復徵證所稅,引發證券商從業人員極大的反彈,昨天證券公會特別集會,研商因應對策。最近股市成交量已萎縮至700億元左右,顯現研擬中的證所稅方案,的確存在值得商榷之處。執政當局確有必要再加深入評估,否則貿然實施,可能只求得一個殘缺不全的公平正義,卻同時引發證交稅收短收、資本市場流動性萎縮、財稅稽徵成本大增等多重負面效應。 我們必須特別指出,財政部目前「外資免徵」的方案,埋下一個巨大的政治地雷。在政府推動兩岸金融交流、開放陸資來台投資的政策方向下,可以預見的未來會有相當數量的中資進入台灣股市,勢必出現「台灣投資人繳稅、中資卻免稅」的爭議。以香港、上海、深圳股市的架構來看,中資組成份子複雜,固然有長期的戰略投資,卻也存在大量快進快出的炒作資金,未來中資(或是化身外資的中資)蜂擁而來、揚長而去,卻完全不必繳證券所得稅,引發「歧視本國投資人」的疑慮,勢必成為難以處理的政治地雷。 政府復徵證所稅的出發點,行政院長陳冲與財政部長劉憶如都強調要兼顧「公平正義、增加稅收、不影響股市流動性、不影響小額投資人權益,以及簡易稽徵成本」這五個前題。財政部的版本初看打擊面不大,進一步深思,卻發現這個方案剛好命中台灣股市的要害,而且非常可能對長期疲弱不振、上漲不易的台股,造成結構性的衝擊。 根據中華民國券商公會的估算,從2002年至今,連續十年的台股(調整後市值)證券交易所得,累計是「虧損4,039億元」,其中只有92、95、99三年有新台幣一兆元以上的獲利,但是獲利年份的前後都出現重大虧損。實際上說,從過去10年的經驗來看,證所稅要不是根本課不到,就是獲利年份前後存在龐大的虧損抵扣額,而政府與證券公司則增加了大量的代計算稅額、寄送估稅單、稅額爭議等處理成本。 就以馬總統上任的2008年起算,當年全體股民出現5.2兆元的虧損,次年股市雖然反彈,但是獲利只有4.3兆元;2010年抵扣額還沒用完,2011年又出現2.7兆元的虧損。如果依照目前研議的方案施行,財政部明顯根本課不到稅。 再者,台灣股市因為多年沒有大型公司新上市,上市公司與投資人都呈現「老化」的趨勢。目前每日的成交量,有15-20%來自於當沖客與短線大戶,另外占市場30%的外資成交金額中,也有高達七成屬於快進快出的對沖資金。外資對沖基金因為免課證所稅而不受影響,本國的當沖客與短線大戶卻首當其衝。這些當沖客原本就追求1%上下的利益,繳交的證交稅與手續費已占價差相當比例,如今再加上年底結算證所稅,大多數的當沖客自然選擇退場。當沖與大戶退場,正是財政部提出證所稅方案之後,股市成交量突然縮減30%,跌到700億元水準的主要原因。 最令人擔心的則是「外資(中資)免稅」的窗口。外資過去在台灣期貨市場是大贏家,有證券專家估計外資累計從台灣期貨市場賺走100億元,本地投資人則是淨虧損,如果還要針對本國投資人課稅,那麼本國投資人可說是必敗無疑。劉憶如部長是芝加哥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一定了解在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如果一邊要課稅、另外一邊免課,那麼被課稅的那群必然是輸家,而所有的參與者都將用盡全力轉換成免稅的身分。財政部不能夠一邊創造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又以裁罰手段逼迫本國人留在不利的競爭環境,這種會引發「歧視本國人」指責的政策,萬萬不能強行推動。 我們一再提醒,台灣證券市場長年遲滯不前,集資金額、市場流動性的排名不斷被周邊的競爭國所超越,政府當務之急應該是擴大台股的規模,強化本國證券商與投資機構的實力。台灣的競爭者不是美國、日本、德國,我們的競爭者是韓國、新加坡,甚至香港與大陸股市,這幾個競爭國的稅制都擺在檯面,我們至少要維持租稅制度的競爭力,才有把股市做大做強的機會。 對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因為「身分」的差異課徵不同的稅制,是非常危險的。而針對外國人免稅、本國人課稅的制度,更會引爆「歧視本國人」的政治風險,更何況還有大量的中資正準備進入台灣! 我們認同公平正義的原則,也支持政府「增加稅收、不影響股市流動性、不影響小額投資人權益、簡易稽徵成本」的前題。但是,公平正義有非常多的方法來達成,目前的方案,恐怕只能得到表面的、殘缺的公平正義,卻對稅收、股市流動性、稽徵成本都帶來負面的結果,更何況還有中資免稅的政治風險。政府決策當局應該要以更高的角度,全面評估復徵證所稅的方案,不必急於一時推動,尤其要真誠傾聽各方的聲音,如此才能獲致對台灣整體利益最大的方案。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