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體內寒氣少一分,耐熱度就高一分-母子老實排寒兩年記實
2016/10/31 17:45:08瀏覽35928|回應1|推薦7

 2015年初,跟著我家小朋友服小丸;2015.04開始正規服藥,沒多久,便經歷第一次非常劇烈的排寒「腰椎彷佛骨折般地疼痛、咳嗽、發燒、胃痛、腰間酸麻感」─中醫排寒治腰痛陳傷暨咳嗽胃痛痼疾—臨床案例分享&李醫師評釋  http://blog.udn.com/rubyskylark/29213829  
 我家小朋友,從一開始服藥(2015.12),就開始排寒:「每天狂打噴嚏 (經常一打,就連續十來下,同學都叫他噴嚏王~)」、「每天擤不完的鼻涕」、「每天咳不完的痰(值得高興的是都咳得出來)」、「三天二頭就眼睛腫、嘴唇腫(像被蜜蜂螫過一樣)、手指頭腫、腳盤腳趾頭腫…總之,就是到處腫」、「偶爾背部發個疹」、「一年半來發過二次高燒」,大概就醬吧!我心裏很清楚這些症狀都是在排寒,所以我和小朋友都用「平常心」面對,沒有任何的焦慮不安懷疑,所以我和小朋友的復原情況非常好。排寒排一段時間過後,就只是吃小丸保養,直到現在(2016.10)。
 當然,自從成為李醫師的信徒之後,我們不但遵守12字箴言、只喝溫熱開水、不吃低於體溫的食物、並且持續不斷努力戒除冷氣,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睡覺不開冷氣,這是今年剛過的暑假前,我對自己的期許。 

◎睡覺不開冷氣,今年夏天達陣
 2015年夏天,頭皮及前胸狂冒汗。
 2015.04~2015夏天,排寒方式就上述的腰痛、咳嗽、胃痛…等,但時序一進入2015夏天,我的前胸及頭皮整天流汗流個不停;鏡子裡,可以看到「綠豆般大小的汗珠」佈滿頭皮,接著一顆顆地流到臉上,再到脖子上 (即使連站著坐著不動,整片前胸、滿頭、滿臉、滿脖子、甚至兩隻手臂都可以是「汗珠」)。以前,我的頭髮是乾性的,夏天平均3-4天才洗一次頭;冬天,一個星期才洗一次頭也可以保持乾爽不油膩;但,2015年夏天,我整天一直冒頭汗,頭髮都濕濕黏黏的;尤其是睡覺前,即使剛用吹風機吹乾,很快就又濕濕的了,所以2015整個夏天,我都包著頭巾睡覺,並且用毛巾鋪在枕頭上,一來毛巾可以吸收水氣;二來避免枕頭濕掉。  
 當時,我實在不明白頭怎麼變得那麼會流汗,就像一個蒸籠。直到今年(2016.10)看到李醫師po的文章「頭汗如蒸、寒冰融解http://blog.udn.com/rubyskylark/76527914 ,我才恍然大悟、茅塞頓開!而且,透過這篇分享文,我才「意外」發現今年「完全沒有任何頭皮屑」(即使我用力摳頭皮)!在這之前,我只要輕輕摳頭皮一二下,立刻雪花片片亦或大雪紛飛,這也可說是我排寒生涯以來的另一驚喜~會說意外發現,是因為每天被工作、照顧小孩、家事、練琴…瑣事纏身,早已無暇顧及顏面美醜問題,所以一直沒注意不知不覺中,我的頭皮屑早己悄悄地完全不見了。直到看了分享文,才刻意去摳頭皮以求印證…我只能說排寒的奧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努力戒冷氣,貪涼害人不淺
 接著,來聊聊戒冷氣的過程…拜讀過李醫師諸多文章之後,明瞭大自然四季運行的道理,上天造物的奧妙盡顯於此,人體就像一個小宇宙,四季轉換,體內自有維持那個恆溫系統的機制,只要順著那個機制來養生過生活,身體就可以運行順暢、歷久不衰。
 冷氣、冰品、電扇…都是破壞身體自然運行機制「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文明產物」,可大多數人卻視為「聖品」;炎炎夏日,汗流不止,冷氣一開、風扇一吹、冷飲下肚,立刻「清涼消暑」(大多數人如是說)。然而真象卻是:原本應該透過流汗來調節維持體內的恆溫、排除體內的代謝物,卻因寒氣驟侵,身體氣血的運作機制瞬間被干擾破壞,體內的溫度濕度漸漸失衡,氣血運行不暢,身體代謝物廢棄物無法排出體外;於是,過敏、各種疑難雜症一一出現。
 去年(2015.04)開始服水藥,雖然在夏天之前曾有過一次大排寒,但自小體內所累積的「陳寒」,不可能一次排寒就可以排盡,體內寒氣仍然很重(「肚子」及「背部」經常呈現「冰涼」的狀態)。
 所以去年 (2015) 夏天,對於戒冷氣睡覺這件事,我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每每躺在床上,明明很想睡,卻因為整個人「燥熱」而睡不著,最高紀錄曾經躺在床上2-3小時而遲遲無法入睡,最後只好又依賴冷氣入睡;但有努力有就有收獲,2014年之前設定27度,到去年(2015)只設定30度(冷氣機可設定最高溫度),即可入睡。
◎體內寒氣少一分,耐熱能力就多一分
 雖然2015年,我無法一次到位戒除冷氣,但我持續做我能做到的:只喝溫熱水、不吃低於體溫的食物、遵守12字箴言、持續泡腳、持續服藥…終於,在2016年夏天,我和小孩「成功挑戰不可能的任務:戒除開冷氣睡覺」。我家住「頂樓朝東」,盛夏室內溫度(晚上睡前)經常35-36度 (前幾年曾出現37度),對於可以忍受濕熱高溫而不吹冷氣睡覺一事,我自己的察覺與心得是:「體內寒氣少一分,耐熱能力就多一分」,這能耐半點勉強不得。但,也因為不吹冷氣身體重新啟動排寒機制,剛過的這個暑假,我和小朋友飽嚐了什麼是「熱癢」,熱癢處通常都是「雙邊對稱」 (雙上手臂、雙手臂關節、雙小腿、肚臍兩側、臉頰兩側)、整個脖子長熱疹、手臂關節處長熱疹…多到甚至忘了還有什麼地方癢,只記得「到處癢、到處抓,而且越抓越想抓,抓到皮膚都長紅色細細的疹子…」。
 雖然這個夏天,記憶中就是「一直流汗、到處抓癢」,但是因為明瞭李醫師的論點,因為親身體驗過「靜待大汗淋漓過後(體表),必隨泌涼如水而來(內心)」,並且「沈澱出 心如止水般的定、靜、沈」,所以面對大多數人眼中的傻瓜行逕:不吹冷氣、不吹電扇(只有夜晚睡覺時,放在遠處轉著吹)、不喝冷飲、甚至只喝溫熱開水,我卻以歡喜心來實踐。甚至,身體的敏感度已經提升到一接觸冷氣,立刻感到寒氣包圍,毛細孔緊縮,全身緊綳不舒服,所以一看到冷氣本能地想要避開。
◎吹了二晚+半天冷氣,禍害不淺 
 整個夏天,我家小朋友和我就這樣過著不吹電扇、不開冷氣的日子,每天依舊泡腳除濕排寒。暑假開學前一週,我家小朋友的堂哥來我們家玩(住二晚),因為堂哥平日就是冷氣、電風扇、冷飲、冰品不離身,外加游泳、海邊戲水…樣樣來,一到我們家「直喊熱~熱~熱~」。白天,我堅持不開冷氣,他竟然「近距離」坐在風扇前狂吹,試圖把身上的汗水及暑氣給吹乾吹散(堂哥是那種即使不動,也會滿身大汗、臉上、脖子全是汗珠、衣服經常濕一大片、典型寒氣佷重的小孩);夜晚,因為沒開冷氣他睡不著,所以「第一晚」睡覺時,我「破例」開冷氣(設定30度),還特地穿上「長褲+薄長袖」躲在涼被裡睡覺,結果半夜我竟然「冷醒而睡不著」,不就30度嗎!我竟然需要起床穿上「冬天薄外套」才能再度入睡!(2015年的夏天,睡覺時,我冷氣設定30度,只穿 短袖 及 短褲 還覺得熱呢?怎麼才隔一年竟然差別如此大?)。
 有了第一晚被冷醒的經驗,第二晚,我學乖了,備好全付武裝(長褲+長袖+冬天外套)才睡,就沒再半夜冷醒了。至於我家小朋友,因為很會踢被子,所以二晚都是全副冬裝裝備(長袖、長褲、中厚外套),吹著30度的冷氣睡覺。但,即使如此,我們仍出狀況了…
 隔天,大伙兒興高彩烈準備出門去台中科博館一日遊,我因為忙著親手準備早餐+外帶的熱飲及熱水,而忘了帶我和小朋友的外套就上路了(整路懊惱不已!很自責自己的疏失!);就這樣,在沒外套的情況下,吹了大約半天的冷氣(科博館+用餐的餐廳)。當天晚上,我們一起逛 Costco,一時抵擋不了誘惑,試喝了「一小杯冰涼的柚子酒(大約5cc)」,平日喝慣了溫熱開水,口腔一接觸冰冷的酒,立刻千軍萬馬地覺得整個口腔瞬間結凍(那怕就一小口),雖然柚子酒口味很迷~人~,但理性告訴我就此打住,不可再試第二杯了。不過就二個晚上睡覺吹冷氣、半天白天沒穿外套直吹冷氣以及試喝了5cc的冰涼柚子酒,猜得到接下來發生什麼事了嗎?
 星期日堂哥回家之後,我們又恢復往日的生活模式。星期二起床,我和我家小朋友都「燒聲」,嚴重到「幾乎失聲,只發得出『氣音』」+流鼻水+咳嗽;我甚至「發燒到快39度」(我這把老骨頭已經忘記上一次發燒是十年前或二十年前的事了!),我先生一臉不解?還嫌我和小孩身體差!我心裡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怎麼一回事:泡腳+小丸+保暖不要再受寒+休息,是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大約4-5天後,我才漸漸有聲音可以講話。
 回想從小到大,錯誤匪類的生活模式及習慣多到數不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也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了。就像李醫師在那篇「頭汗如蒸、寒冰融解」裡寫的:「這種從裡解,從根治的模式,沒有經歷幾年反覆進退,無法見效。就是那句老話,花多久時間搞爛,至少花多少時間拉回來」、「那裡有寒氣,就從那裏出汗,而且輪流發作,絲毫不含糊。小孩白日受寒,夜眠安靜下來,必然先出一身汗,這是排寒,不用懷疑,寒氣沒了,自然沒汗。」

◎頭汗、前胸汗稍解,立刻輪到後頸及上背脊狂冒汗
 話說2015年夏天,「整顆頭」直冒汗,宛如一個蒸籠,而且是「大火滾沸的蒸籠」,額頭上方頭皮上的汗珠可以從鏡子裡看得一清二楚;然,時序進入秋冬就漸漸收乾不再冒了,我以為從此頭皮不再冒汗了,沒想到,今年2016年夏天又開始了!只不過,今年比較像是「中小火保溫的蒸籠」,額頭上方頭皮不再有汗珠(但仍會微濕),只剩「後頸風池穴附近的那片後髮根+後肩頸+上背部(夾脊及兩側肩胛骨處)」直冒汗,用手摸,整片幾乎都一直「濕濕涼涼」的。還好有爬文,現在終於曉得用毛巾墊在衣服跟皮膚中間吸汗 (以前都是任其風乾或冷氣吹乾,難怪體質一直都很寒!),感覺毛巾濕了,就抽出來換條乾的,白天平均2小時得換一條,早上睡醒,毛巾一定也是整條都是濕的(想不到睡覺時靜止不動,背部也可以流那麼多汗!)。這種生活上的細節,教科書不會教,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若沒有正確的認知及生活習慣,錯誤的生活習慣久了,身體一樣會溫濕失衡、疑難雜症百出。
 我發現另一件神奇的事:我家小朋友也跟我一樣,最近很會冒頭汗+背部出汗(但沒有我嚴重)。我想應該是每天相處,氣場互通吧!
◎明白排寒機理,歡喜面對自造的業
 回想「過去十多年」,每天喝果泥當作早餐的日子,我經常莫名原因落枕,嚴重到脖子都不能動,背部筋絡也很僵硬酸痛,三不五時就得推拿、拔罐、整脊。中醫師都說:我體質太冷了!
 回想自己從小到大的生活習慣:小時候愛吃剉冰、夏天洗冷水澡、每天喝現打的果泥當早餐十年如一日、每天把水果當零食…總之,長久錯誤的飲食,陳年寒氣鎖在五臟六腑之間,所以整個腹部(尤其是上腹部)都是冰冰涼涼的。也難怪現在每天,我的上腹部、前胸、後肩頸、上背脊終日冒汗珠冒個不停,即使坐在電腦前打字,仍舊汗流不止…也印證了李醫師說的:那裡有寒氣,就從那裡出汗,而且輪流發作,絲毫不含糊。明白了這道理,內心就可以很「理解地看待」身體排寒的反應、「欣然地接受」排寒過程的種種不適;只有歡喜面對、沒有不悅壓抑~
◎安親班冷氣冰涼點心,問題不少
 我家小朋友上國小一年級的暑假,因為有些事忙而送他去安親班一個月,盛夏的暑假,炎熱的天氣理當不會受寒鼻塞咳嗽;但有一天我家小朋友咳到氣喘,伴隨著嚴重的鼻寒及大量擤不出來的鼻涕。我深入了解原因,才發現安親班的游泳課上完後,沒有幫小朋友吹頭髮,就直接進入冷氣強到像冷凍庫的教室,讓極寒的冷氣把濕濕的頭髮吹到乾。
 當時,尚未有緣拜讀李醫師的文章,只覺得這樣不好,但沒有意識到頭髮濕濕的直接吹很強的冷氣無疑是引狼入室、埋下健康的禍根。當時,以為那次感冒好了就好了,殊不知氣喘、濕疹的體質因此早已慢慢養成,終釀至健康大禍!終於,我家小朋友國小一年級下學期,全身濕疹大暴走…
 小孩國小三年級下學期,我開始在補習班工作,堅持小孩跟我去同一家補習班,不是在學習上我不願意放手,而是對於補習班很強的冷氣以及多數冷飲冰品的點心很難坐視不管,我無法干涉補習班給「所有」孩子吃什麼東西,但可以決定「我的」孩子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我不能要求補習班不開冷氣;但我可以安排我小孩坐在離冷氣機出風口最遠的位置並且穿著外套保暖。
 每每看到其他孩子剛剛從學校接回補習班,上衣的背面全都濕了,就吹冷氣吹到乾;身上仍流著汗,就喝著加入冰塊的綠豆湯、吃著冰品甜點;明明己經在打噴涕、流鼻水了,仍然坐在冷氣出風口,外加電扇旁,我都替那些孩子感到心疼…
 現在的大環境,排寒之路確實是一條「孤獨的道路」。面對學校補習班,我都用「科學的理由」來解釋我的做法,例如:西醫抽血檢查結果,我家小朋友牛奶、豆漿、疫苗、塵螨、冷氣 (冷氣機久沒洗,裏頭有塵螨)、冰品、很多水果 (多到記不清楚,就乾脆不要吃)。過敏,現在大家只要一聽到過敏,尤其是經過抽血檢查有數據可佐證的,校方或補習班就會比較正視、願意配合,也比較不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而家長也比較不用解釋太多,甚至越描越黑。最怕弄巧成拙,基於一片善心闡述正確養生保健之道,對方慧根不夠、緣份未至,反而斥為無稽之談,甚至「招惹翻白眼」。
 我只是一位家長,可以用四兩撥千斤的取巧說法一語帶過;但,李醫師身負救人及教育世人如何正確養生保健的重責大任,所以必須經常苦口婆心寫很多闡述「寒氣是萬病根源」的文章、再佐以三不五時就po一些信徒排寒的艱辛過程及排寒後苦盡甘來的分享文;透過分享文,落實李醫師的中心思想及養生保健理論到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讓我們更清楚如何正確對待我們的身體。
 現代的環境,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甚至是積非成是的言論,充斥在你我的日常生活裡;再加上網路的普及便利性,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很容易讓人一不小心就養成一些錯誤的養生保健概念,進而「以愛為名」錯待我們、甚至下一代的身體。我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只是,我很幸運,有緣看到李醫師的文章;雖然,當時我家小朋友已經有氣管過敏(氣喘)、鼻子過敏(三天二頭嚴重鼻塞、鼻涕倒流、多痰多鼻涕)、嚴重的濕疹;但是因為堅定的信念、篤定的實踐、用平常心歡喜心看待每一次的排寒及發燒,現在我家小朋友已經不再受上述過敏症狀的困擾了,成功戒除了氣喘的噴劑;皮膚也恢復了一個小孩該有的漂亮肌膚。身邊太多小孩氣喘吸劑一用就從幼稚園用到國小六年級還在用,父母親也成功地被西醫催眠:「等孩子再大一點,抵抗力好些,氣喘就會好了???」,看著媽媽一邊如是說著,一邊給孩子吃冰喝冷飲,我的內心總是替那些孩子感到不捨;但,那不是我的孩子,我無權說什麼啊!
 最後,千言萬語,還是那句最簡單的話:謝謝您,李醫師~回想三年前,我家小朋友看到自己身上長滿濕疹,卻怎麼看醫生都好不了,有一天,竟然抱著我「不禁悲從中來嚎啕大哭」,邊哭邊說:媽媽,我是不是得了絶症!我也因為看著自己孩子受苦而無能為力,於是母子倆抱頭痛哭。對照三年前的那個畫面,再看看現在的他,恢復了一個小孩該有的天真、快樂與小淘皮,我真的萬分慶幸:有緣認識李醫師,真好~~~

◎後記
 兒子上週六(10/22)回門診,很神奇的是:回到新竹後隔天(星期日)就發燒了(燒到39度),只燒一天就退了。燒退了之後,背部就出了疹子(如附照)
 兒子是不容易發燒的體質,從小一燒就吃寒涼的中藥退燒,吃到身體被打趴了!
 從2014.12第一次看診到現在,只燒過二次,去年暑假燒到快41度(我欣喜若狂)以及這一次39度(有點遺憾為什麼沒有再燒高燒久一點!)
 背部的疹子, 也是繼嬰兒時期的玫瑰疹之後,就沒再發過疹子了,直到這一次,才發疹子發成這樣。
 我只能說:李醫師的氣場太強大了吧!哈哈~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byskylark&aid=79980276

 回應文章

小讀者
2018/10/08 21:58
想請問李醫師,醫師您的主張是不要吃水果,可是現在有些報導都會說不吃水果不好,之前還有女大學生四年都不吃水果後來得大腸癌過世,請問醫師這方面如何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