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03 12:24:40瀏覽1216|回應0|推薦2 | |
1696年 ,台灣明鄭王朝覆亡後的13年. 也是台灣的台北盆地在310年前陸沉為一片沼澤地後的第三年. 這個遊過八閩考中過秀才的清廷閩地小官僚~~郁永河,為補充福建榕城地方 火藥庫意外爆炸的庫存火藥,而自願來到台灣採硫礦製炸藥,在台灣旅遊工作了 八個月,因而意外地成為自清以來撰寫台灣遊記的第一人. 簡單而準確地說,這本在台灣歷史文獻叢刊裡,印起來只有72頁的[裨海紀遊], 是我們台灣人看400年台灣史應該人人必讀的啟蒙書. 我們的教育部如何看待這本書並用於中小大學課程中我不清楚. 至少我個人從 60年代到大學階段,未曾正式在課堂上讀過這本書. 記憶中也沒有老師特別提過或教過. 我在春節期間,無意中在花蓮市節約路的[舊書鋪子](據聞是花蓮本地作家及 詩人楊牧的故居)買得此書. 想到連雅堂先生説的:[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於是,趁著開春靜下心來 ,細細地讀了[裨海紀遊]. 遊記分上.中.下三卷;其他附篇是寫鄭成功王朝的[鄭氏逸事];寫台灣原住民的 [番境補遺]; 寫台灣信仰為主的[海上紀略];以及以海上縱橫遊為主題的[宇內 形勢]. 曾有台大學者稱: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可以媲美徐霞客的[滇遊日記]. 而以今天生活在台灣 2010年已經民主化的我這樣的台灣人讀來,真是五內 翻湧,酸甜苦辣俱在其中. 且看[裨海紀遊]卷上開篇未久就寫: [我朝聲施遠被,(指清康熙治內 ),偽鄭歸誠(指鄭克塽敗後降清赴京). 台灣遠在東海外,自洪荒至今,未聞與中國通一譯之貢也.] 可見在施琅攻克台灣,鄭克塽在康熙二十二年七月率族人到北京降清以前 ,台灣和幾千年的中國並沒有直接的關聯;而台灣之所以能立儒學,設屯田, 興鹽利,立法制, 全在1661年(永曆15年)鄭成功驅逐荷蘭收復台灣之後. 在[裨海紀遊]的"偽鄭逸事"篇中,今版的台灣省文獻會將該篇改為[鄭氏逸事] 裡,曾如此記述鄭成功: [芝龍庶長子也,時年十七,聞父降,即與徒手出門,從者十八人,槕小舟至廈門 隔港之古浪嶼山,招集數百人. 從者日眾,竟踞金廈門. 鄭成功以弱冠,招集新附,據守金廈門....,成功於內地港澳 ,悉設舟師....,又偏布 腹心於內地.....,故以尺尺地,與大兵拒守三十餘年,終不敗事,其用心固已深矣. 其所任用,不過荷戈執戟摧鋒陷陣之徒也,絕無謀士為建一奇.畫一策者. 非成功不好士,亦非士不為用,良以謀畫無出成功右者.] 以郁永河為清治康熙年間福建地方小吏,雖以[偽鄭]稱鄭成功,卻肯定十七歲 明朝遺臣少年鄭成功的勇氣和膽識,將鄭成功從弱冠20歲(約1643年),到1661 年收復台灣,一面與大清抗衡,試圖收回明江山,一面在海上建商船, 造戰艦, 成為台灣海峽的唯一霸主,終能驅荷復台的功蹟寫的如斯真切. 在郁永河的觀點裡,是鄭成功身邊沒有一個人像他這樣有勇有謀,能文能武 ~~能打仗,能營生,能內用間,能外拒敵,這是一個清士對明臣的絕對恭維. 再看郁永河眼裡的鄭成功: [成功以海外彈丸之地,養民十餘萬,甲冑戈矢,罔不堅利,戰艦數以千計,又 交通內地,遍買人心,而財用不匱,以有通洋之利也......,海外諸國,惟日本最 富強,而需中國百貨尤多,聞鄭氏兵精,頗憚之....,鄭氏府藏日盈,自耿逆叛亂 ,與鄭氏失好,鄭兵即躡其後,已據閩之興.漳.泉.汀.邵,粵之潮.惠七郡,養兵之 用,悉資台灣. 自此,成功久踞金廈門,蓄志內侵,造戰艦三千餘艘. 順治十三年(西元1656年),將大發兵窺江南,過浙之東甌,泊舟三日,連檣八十 里,見者增慄..... 至十六年,復大舉入寇,破京口,犯江寧,東南震驚.] 也就是在鄭成功1661年(順治十八年)四月攻下台灣趕走荷蘭人之前,鄭成功 就曾領著幾千艘軍艦,浩浩蕩蕩地反攻大陸,一度打到了南京,震動了整個大 清朝和東南沿海各國.那時的鄭成功,不但是反兵復明的希望和總統帥, 更是 名震東亞和歐亞大陸的海上英雄. 郁永河说鄭成功:特重操練,軸轤陳列,進退有法,立法尚嚴. 今日觀書思人,對照於一無能力二無膽識,三無企圖一統中國的馬氏英九,且 只能是友日親美,將大把銀子便宜美國的軍火商和美牛受益者,其敗國敗黨 尤無志於以中華民國憲法一統中華江山的低能,真只能臨書涕泣也. |
|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