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春天讀史淚涔涔.....
2010/03/08 13:29:56瀏覽345|回應0|推薦4

中年讀史,是一種精神大回歸的幸福;讀到想流淚,更是赤子般的由裡而外的

幸福.

1907年出生於陜西商縣,1958年被選為台灣中研院院士,1982年被聘為台大

歷史系客座教授,2003年以96高齡逝於台灣的勞榦先生,平生以治漢代史聞名.

日前,我偶然在花蓮市節約街舊書鋪子,買到1986年,由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出版的,勞榦先生的[秦漢史].

這年,是他應聘台大以後的第五年,這年,正是台灣解嚴前一年,我32歲.

老實說,那時期,我對殷海光和雷震等台大自由派大纛所知甚少.

對像錢穆.方東美及勞榦這樣的知名史家也是略有所聞而已

解嚴以後,忙著在自己的新聞報導崗位上,重新補自己對民國史和兩蔣王朝

的課;加上1987接手小蔣當總統的台灣人李登輝忒能搞事,20餘來搞得台灣

中不中台不台,武功盡廢,不見上昇,難止沉淪.

連再輪替執政的國民黨小馬也是讓正藍軍嘆息無能傷透了心.

大家詈責無效,我自己則只好回頭再看書.

能有緣份看到2003年已黯然離世的勞榦先生大作,實是萬幸.

1907,勞榦先生出生的民前四年,正是清末已面臨敗亡的中華亂世.

而勞榦先生則一生都專心於治學,尤其絕不會像李遠哲.杜正勝之流,頂著

中研院的名器,一腳踩進政治指點東西,一手拿著李扁的好處,去中國化,

踐踏國民黨以行顯性台獨之實.

勞榦先生的[秦漢史],開篇第一章:秦的發展,就先指出:[周代是一個文化

很高的時代].

並說周平王後,宗周的領土和人民,漸淪於夷狄之手.

後來漸由秦國收復,據此成為西方的強國;而秦的祖先,則是殷商淮徐東夷的

一支,大多時候和殷商立場一致的這支贏姓,和商朝祖先一樣有著玄鳥的神話.

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六國盡滅,新的帝國成立了.

就勞榦先生的史家觀點,漢興之後,凡官制.兵制.財政,甚至學童啟蒙的教科書,

多沿秦制.

根據漢書藝文志和說文解字序裡的線索,當時學童肄習的教科書有:

李斯的倉頡篇/趙高的爰歷篇/胡毋敬的博學篇, 統稱為三倉.

而秦代尉律,學童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吏.

凡任吏員的,先為小吏,再漸次升為令吏;吏又分文吏和武吏.

講法律辦文書的是文吏,率領士族防衛邊境,或維持治安捕緝盜賊的為武吏.

也就是不管文武大小官, 三倉的研讀是不可缺少的.

這是被選任的官吏必要的底蘊和修養.

勞榦先生特別指出:

漢高帝劉邦本人是一個信陵君的崇拜者,並不太重視儒生.

雖說他也曾用太牢(牛)祭孔子,但其實他對孔子之道不甚了解.

既便如此,他當政的第十一年,即西元前200年,他還是頒佈了一個詔書,說是:

[蓋聞文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

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以天下為一家,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

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泗水亭長斬白蛇起義的草莽之徒劉邦,都明白開國之後,不能憑一己喜好,而

應廣徵天下大才,這時的徵召標準,就是賢士大夫.

勞榦先生評論:漢高帝注意的是親士;到了漢文帝二年,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

極諫之士,於是成為中國察舉制度,也就是監察制度的開始.

重賢良之士,對主政者的直諫傳統由漢文帝至今已超過2000年了.

而今,大陸行一黨專政的霸道也就算了,台灣已經是完全民主的公民社會,只

見馬英九仍在為南方朔等謙稱的四野人建言說:若說我沒有做事,我不能接受.

他到如今還不明白:他那在人民信賴度排37,民調滿意度只有20%上下是啥回事.

你看,能讓人讀史不流淚嗎?

勞榦先生又指出: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的大部份時期,兼用了儒生和法吏 ,也用了一些方士,和

後來漢武帝的政策非常相似.

秦始皇的顧問,是七十博士,仿照的是孔子七十弟子的數目.

秦始皇的[瑯琊臺]刻石上有:

[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白

道理.....皇帝之功,勤勞本事.....,皇帝之明,臨察四方,尊卑貴賤,不踰次行.

姦邪不容,皆務良貞,細大盡力,莫敢怠荒.

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

這不正是我們今日眾人要求於馬政府的[興利除弊]嗎?

2000多年了,卻不管是皇帝或總統,興利難,除弊於馬英九尤難.

你再說,能不讀史流淚嗎?

勞榦先生看初統天下的秦始皇,並沒有那樣的暴虐.

不過 ,勞榦先生也說:秦的雜霸政治,卻成為秦代政治的致命傷.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 年,秦始皇置酒咸陽宮.

博士七十人前來敬酒,有博士齊人主張行封建;丞相李斯說:

[臣請史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者,悉詣守尉

雜燒之.

有敢偶語詩書棄市.(殺頭)

以古非今者族(殺頭),吏見知不舉與同罪.....]

此後秦朝不只不行封建,更進一步行法家的統制思想;這時候的秦始皇開始好諛

,而群臣導諛.

大家都不敢直言了.

連太子扶蘇諫諍坑儒,也被秦始皇流放到北邊,後來還被李斯夥同宦官趙高篡

改詔書賜死扶蘇.

原來始皇是要傳位給扶蘇的.

如果沒有李.趙等佞臣,也許秦的江山仍在 ,也就沒有後來的漢代之世.

焚書坑儒後的第三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始皇病逝沙丘.

繼位的胡亥21歲,受趙高挾持,獨居宮中;見不著胡亥的大臣不但莫名遭趙高

誅殺,連丞相李斯也遭到趙高的毒手腰斬慘死.

賢君不存世,佞臣操帝國.

最終是項羽在公元前216年,秦二世三年,屠咸陽,殺子嬰,燒秦宮室,自此秦帝國

徹底毀滅.

大家說馬英九偏聽,只用同質性高人;現下眼見馬金聯手自去年至今已在選舉

連六敗,看著虎狼民進黨以蘇貞昌為首,就要殺進首都來了.

那能用張良計,蕭何能,韓信兵,陳平策的漢高帝在哪裡?

思之令人寒慄.

在勞榦先生的[秦漢史]第三章~~楚漢之際裡說:

戰國之時的六國是重[士]的,士可以隨便批評政府.

但徹底實行韓非絕對君權,不容其他思想存在,還是在秦始皇晚期.

2003年秋天,勞榦先生辭世,不必再看那比秦更不堪的扁王朝鬧劇.

說到李斯誤秦始皇,自己的下場悽慘,也亡了秦.

劉兆玄誤馬不夠,還登台國家文化總會;金浦聰府院黨皆插手不夠,還要以

五都成敗作為他個人去留的依據,不知置中華民國的尊嚴及國法於何地?

在[秦漢史]的第十二章~~兩漢的學術心信仰及物質生活該篇,勞榦先生指

出:中國還有一個宗派,是道家老子等的看法;說是~~[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

首].[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而今,出身哈佛的馬英九應是先被誤為有智慧而實則大偽的典型了.

(當了總統還要硬取黨主席,且兩個位子都做不好,卻死抱著權力不放,又裝

出一付溫良恭儉讓的模樣 ,不是大偽是什麼?)

春天裡,讀這樣的不絕史書,只能是花前濺淚而已.......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wsnow&aid=383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