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批判現世文學,寫在五四(四)-完
2006/05/04 01:58:29瀏覽1028|回應4|推薦9

兩位『先生』,典型在夙昔

我不想看見文學死亡的姿態。

小說作品,有些人寫出一種像太極那屬於「陰」的東西,表面字義上看不出許多想法,就因為設定得複雜又深沉,沒有經過仔細推敲和思考的讀者,很難想像出作者要表達的意旨,所以他們就被埋沒在網路貼文的洪水濁流之下;說到「陽」的作品,讀者很容易就能從文字表面看出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和見地,因此「陽」的小說通常會流於庸俗,因為都只是在說故事的層次,沒有「陰」的那種深刻的內在,加上有些寫作者胡說八道,沒有在下筆前做好準備資料的工作,文章遂變得虛浮又鬼扯;要能綜合陰陽成分,是極其困難的事,要能「達」又要能「信」,所有的寫作者應該都要朝向這個終極目標書寫。

再者,寫作沒有「寂寞的廣寒宮」或「孤獨的象牙塔」,有一天也會被人給摔下來--自己失足或別人推下來,都是可能的;沒有作品該是「高牆」,也沒有作家該被人供在上面成為「高牆」,就讓「高牆」倒下吧!

人和人之間不該有頭銜或名聲所造成的距離,每個人都是渺小的,我也是;天外有天,人外當然有人,當年那些知名文學家,自然也是烏龜慢爬過來的。

佛經中有一句:「信有四種,一『現事』可信;二名『比知』可信;三名『譬喻』可信;四名『賢聖所說』故可信。」又說:「若行道者,能通達如是義,則於一切法,不一不異不斷不常,若能如是,即得滅諸煩惱戲論,得常樂涅槃。」

在佛教中,「信」為一種「相」,「達」為一種「了」,無論可見不可見,都要能解釋並找出依據,而要能讓自己明白事理之外,還要能讓眾人也明白自己所學習並體悟出來的道理;我在這兒不是宣說佛家觀念,只是認為「萬法歸宗」,套用在寫作上,或者是回到寫作的初衷,都能成為一種助力。

回到五四,引用英國詩人但尼生(Alfred Tennyson)寫尤里西斯(Ulysses)的詩句來作結:

「Though much is taken, much abides; and though
    We are not now that strength which in old days
    Moved earth and heaven, that which we are, we are,
    One equal temper of heroic hearts,
    Made weak by time and fate, but strong in will
    To surv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雖然耗盡許多,還有所餘
 縱使不能如以前那般驚天動地
 我們還是我們
 時光和命運減去了幾分壯志
 然卻止不住那不滅的雄心
 去努力、追索、尋求
 永不退縮,也將不會屈服」

寫作不該感到無力,民主和科學的真諦,就算是隱身在網路之中,我們總是能在某一個地方找到自己開花結果的角落。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覆Ulysses:
2007/05/27 22:51
當初寫這篇文章,我心中是有些悲憤的,很高興您能在此看到一點火花的餘燼。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嗨!
2006/05/06 00:23
  這篇文章我以前貼過,在2004年5月4日的《優秀》,只是原封不動挑日子搬了過來,當時只有不到十個人看,而且還沒人有好感,哈!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話未說完
2006/05/06 00:20

要說的是在台灣此地識淺器短的當權派盡一切努力把要把我們的文化及教育朝著民粹化運作,五四不但刻意使之忘卻並且也逐上消逝的過去。可是本土化人士既不能提出一個具活力能創新進行方向,更惶論有所建構。徒顯這批人士無能也無力量破壞或催毀中國文化固有的成就,尤其面對白話運動以來在近代中國貢獻與成就。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篇文章上聯合新聞網
2006/05/05 22:23

覺得上得是時候

是今天紀念五四有份量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