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5/01/10 16:47:46瀏覽21|回應0|推薦3 | |
懷念朱安琪教官
清晨六點鐘,電話響了,在這個時候電話所傳來的訊息,多半不是什麼令人興奮的事,果然,這通電話所傳來的訊息是空軍11期的老前輩,朱安琪教官在兩個鐘頭前離世。
其實在去年九月最後一次見到他時,我心中就有一股預感,那大概是最後一次見到他了,因為那時他已是101歲高齡,行動明顯地比以前遲緩,而那天他也自嘲的說著:「是到了要歸隊的時後嘍。」
雖然我心中已有準備,但在聽到他大去的消息時,我仍不禁感到悲傷,有些茫然失措。
認識朱教官是40年前,我剛由康州搬來加州的時候。那時張鶴華教官介紹我進入舊金山灣區的「僑美中華民國空軍同學會」,而朱安琪教官正是那個組織的會長。
當時「僑美中華民國空軍同學會」的入會資格,是必須由中華民國空軍任何一所軍事院校畢業,而我這個連兵都沒當過的人,顯然是無法入會,但因張教官的強力推薦,朱安琪教官就請我去他府上便餐,同時與我聊聊。
也就是在那次非正式的「面試」中,他了解到我對空軍的深入瞭解與興趣,我也知道了他原來是一位生在美國,不折不扣的法理美國人,但他卻在1940年高中畢業後,隻身遠渡重洋,回到中國大陸,那個雖然算是血脈上的「祖國」,但實際上卻是個十分陌生的國家,去從軍作戰。
那次便餐,雙方都很盡興,飯後他歡迎我進入僑美中華民國空軍同學會,我也約好再次與他見面的時間,想多了解一下他的故事。
因為他在1940年回國的時候,正是對日抗戰最艱苦的時期,政府由南京撤退到武漢,繼而撤到重慶,戰場上盡是國軍失利的消息。那時的大陸,軍人與百姓的生命如同螻蟻,誰都不知會不會有明天。而美國那時尚未參戰,留在美國絕對比回中國要安全,這種情況下,朱安琪的雙親為什麼會送朱安琪回國從軍,就是我最想知道的事。
記得我當時曾問朱安琪教官,「難到他們就不怕你作戰陣亡嗎?」,他笑著回答:「他們當時確實有這種心理準備,但他們也認為國家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報效國家在當時絕對要比個人生死重要!」我聽了之後,雖然無法體會此等情操,但我卻可以理解他們的用心。
「覆巢之下無完卵」是古之名訓,三零年代在美國的中國人,與六零年代在美國的猶太人都有過不少年輕人回「國」,赴湯蹈火為「國」效命的故事,而這裡所說的「國家」並不是他們法理上的祖國,而是心中血脈相連的「祖國」。
朱安琪在1940年回國後,進入空軍官校11期,於1941年畢業後,他先到新疆去接收俄製的I-16型戰鬥機,完訓後即被派到五大隊開始執行保衛國家的作戰任務。
他在畢業後的四年間曾執行過無數次的艱鉅任務,與日寇的飛機在祖國的天空中決戰,或掩護地面部隊對日軍作戰,為國家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他本想返回美國與家人團聚,但是軍中的長官卻對他一直進行慰留,而他也非常喜歡與享受那種在藍天中飛行的樂趣,於是他就寫信給遠在加州的父母,表示希望繼續留在空軍,為重建祖國效力。
然而抗戰的勝利並未替國家帶來平實與安全的日子,共產黨與國民之間的矛盾愈來愈激烈,兩黨之間很快地就開始了軍事衝突。在一次任務中,朱安琪曾在強烈的地面砲火下,冒險飛了一架無武裝的L-5聯絡機,降落在河北保定城內的一個中學操場上,將一位被擊落的少尉飛行員營救出險。那位被救的少尉軍官是陳燊齡,在四十年後成為中華民國國軍的最高指揮官 - 參謀總長。
命運對人總有想不到的安排,在營救陳燊齡少尉出險後的一個月,朱安琪在同一地點被地面砲火擊落,他的運氣沒有陳少尉好,沒能被國軍營救,而被共軍俘虜。
因為他是出生在美國的美國人,因此在美國大使出面與中共交涉後,他在被俘兩個多月後被釋放。
釋放之後回到4大隊,他接到的第一個命令卻是即日起調為附員,停止一切飛行任務。這對朱安琪來說不啻是晴天霹靂,他立刻知道以他被俘歸來的身份,使他在中華民國國空軍已經沒有任何前途可言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朱安琪收到了他父親的來信,他父親在信上告訴他回國從軍抵抗外辱的使命已經達成,做為一個炎黃子孫他已經盡到了他的責任,現在該是為自己的前途著想的時候了,大家都希望他能帶著妻子回到美國。
既然在空軍已經沒有發展的機會,父親又催他攜眷返美,於是朱安琪向空軍總部提出了退役的申請,但當時因為空軍成軍只有十多年,許多法規還不盡完善,而且一般飛行員都還沒有達到退役年齡,所以一時空軍總部還不知如何處理這件事。當時的總司令周至柔將軍很了解朱安琪的情形,但是在無“法”可循的情形下,他也只能指示暫時以「免職留籍」的方法來處理這件事。
既然是「免職留籍」,而在那之後的六、七十年間朱安琪又沒回空軍去辦任何手續,所以理論上來說他到目前該仍然是中華民國的空軍上尉。
前年在他百歲生日之前,我前去探望他的時候,與他聊到了許多抗戰期間的空軍事務,他在述說那些藍天往事時,眼神中再度流露出那種飛行人員特有的的光彩。
雖然國家對曾經被俘人員的政策,使他失去了繼續為國家在藍天中效命的機會,但他仍然覺得在藍天中駕著戰機與日軍作戰的日子,始終是他生命中最值得驕傲的一段回憶。
在朱教官升天歸隊的當天,匆匆寫下此文,聊表我對他的敬意,也希望能讓人知道曾有一位這樣的人,在藍天中為國效命過。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