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13 21:05:46瀏覽2545|回應1|推薦10 | |
初步觀察,中國主辦奧運的戰略目標:對外宣示中國崛起;對內號召國族光榮與團結,應該可以順利達成。 後奧運時代,一個更有自信的中國,將如何對待台灣?更軟?更硬? 馬英九超高票當選總統後,形式上,兩岸關係迅速融冰;實質上,除陸客來台觀光及包機直航兩項目,因大陸配合馬英九落實競選政見而立即實施外,其餘開放項目,均尚待兩岸兩會重啟協商。 奧運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將來台訪問,中斷九年的兩會協商即將恢復,兩岸就要在談判桌上較勁,未來誰領風騷? 九年來,無論世界大局.中國國力或台灣經濟實力,均已產生翻轉性變化,不僅政治.軍事議題,台灣幾乎已沒有任何籌碼與大陸博奕,連經濟議題,台灣有求於大陸已多於大陸有求於台灣。(台灣的籌碼在軟實力及民主價值,這種無形力量更強於外顯力量) 失衡關係下,胡錦濤會如何對待台灣?值得探究。 分析這個問題,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切入:
目前觀察,胡錦濤自2006年拉下江澤民大將陳良宇後,實力已不容挑戰,次年十七大中共人事大改組,胡錦濤人馬幾乎全面掌握政治局常委席次.胡錦濤的權力基礎已極穩固. 目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胡錦濤會在奧運後調整治國理念,曾正確預言反分裂國家法是和平法而非戰爭法的淡江大學教授林中斌就認為,奧運如果成功,胡錦濤會放鬆管制,對台灣也會比寬鬆,以爭取人心. 情勢對兩岸和平發展有利. 不過,我們切莫對兩岸關係的改善存有虛幻的空想,譬如:以中華民國或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或簽訂兩國互不侵犯協定等.大陸依然會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會尊重台灣的自我稱謂(大陸有權利稱台灣為中國台灣,台灣也有權力稱霸路為中國大陸).台灣的國際空間及國際間稱謂問題,尚待兩岸協商確定. 兩岸政治政治關係的改善,路途充滿荊棘,但仍有提升的空間.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