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24 19:01:58瀏覽6012|回應7|推薦36 | |
我要感謝時和。他常常問一些看起來像是小孩子問的問題,但仔細想想,這些問題都碰觸到了哲學和科學的核心,人類為了這些問題已經奮鬥了幾千年甚至更久,而現在的答案也顯然還不是最後的定案。 我雖然盡力回答時和的提問,但是,科學是一種能夠反覆自我修正的知識系統,誰知道十年、二十年之後,這些問題的答案又會是什麼呢? 生命是什麼?真是大哉問!但是如果我們不知道生命是什麼,那麼又怎麼能夠確定生命的意義呢? 年輕的時候,常常可以看到這幅對聯:「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當時不甚了了,現在看起來,仍然覺得它是個詭論,還是沒有回答生命為什麼存在的問題。 從生物學的角度看,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質等物質组成的多分子體系,具有不斷自我更新、繁殖後代以及對外界產生反應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看,生命必須是個個體,有系統內外之別。而這個個體,是由碳水化合物所組成,所以碳、氫和氧是生命必要的條件。 從物理的角度看,生命是一種「負熵」現象。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任何自發性過程總是朝著使體系越來越混亂、越來越無序的方向進行,也就是朝著熵增加的方向變化。但是生命的演化總是朝著熵减少的方向進行,也就是總是從無序走向有序。例如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和吸進的空氣都是混亂的,卻能經過消化吸收,而後轉換成個體組織與可利用的能量。 所生命是一種「負熵」現象。一旦「負熵」的增加趨近於零,生命就走向死亡了。 然而,不論是生物學的定義或物理學的定義,其實都只是對已知的生命現象作描述而已。何況這些描述也只是通常的狀況,並非絕對。例如騾是由公驢和母馬交配而生的,它本身沒有繁殖能力,那麼騾子算不算生物呢? 過去人類尋找地外生命,總是優先尋找有水的地方。現在,不但生命是否一定由碳氫氧構成,已經不敢確定,連生命是否一定由有機物構成,恐怕也有研究空間了。 以下是《聯合報》近日對生命探索的兩篇報導。 編譯陳世欽/報導 科學家發現,帶電的無機太空塵會自動形成類似 DNA 的雙螺旋結構,可以儲存、複製並相互傳遞信息,在許多方面表現有如有機生命體(living organisms)。這項最新發現可能改變科學家對外太空生命的看法。 這項研究由俄羅斯科學院、德國普朗克研究所和雪梨大學研究人員以電腦模擬模型進行研究後發表。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表示,這項研究顯示,美國太空總署應該著手搜尋一種「怪異的生命」 (weird life) ,一種沒有見諸地球生命的 DNA 或其他分子的「另類有機體」。 研究人員在即將透過「物理新知期刊」發表的報告中指出,如果無機的太空塵在無重力下保持離子化的氣體狀態,就會形成 DNA 中的螺旋結構。這些粒子因為電磁作用而結合,所含密碼可能與有機物質的基因訊息類似。這種密碼似乎可以傳承。 研究人員指出,自然界可能含有這種太空塵結構。普朗克研究所的莫菲爾教授表示:「以太陽系而言,條件最適合的位置是行星環,尤其是土星與天王星的行星環。」 塵粒吸收離子化氣體的電子後,就會產生負電,這種帶電的「核」又會吸引正極的離子。科學家已知,這種結構能夠產生名為電漿晶格的規律塵列,部分實驗結果也顯示,它們具有螺旋結構。最新實驗結果則顯示,太空塵偶爾也會產生雙螺旋結構。科學家認為,螺旋結構可能是一切生命的共同特色。 太空塵的螺旋結構大小不同,可以儲存訊息、複製,傳遞基因密碼,或許還能夠演化出更複雜的結構。莫菲爾教授強調,這只是揣測。他表示:「如以現有的生命定義而言,它符合。目前的問題是,觀察太空塵演化後是否具有智慧。我們必須進一步釐清生命的定義。」 【2007-08-13/聯合報/A12版/國際】 【美聯社華盛頓十九日電】探討生命不再只是哲學家的工作,現在科學家也在操控生命、在其他星球尋找生命,甚至在試管中創造生命時,努力尋求生命的定義。 六月時,研究人員把一個細菌的 DNA 用另一個細菌的 DNA 來取代,徹底改變了其遺傳特質;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的科學家在太空尋找生命,但不確定其形像;一些未來學家在思考,機器人太像人類以後,是否會被視為一種生命的形式。當科學家擴大生物學、天文學和機器人學的疆域時,一個大問題出現了:生命究竟是什麼? 今年夏季,在畫出人類基因圖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華盛頓郊區 J. Craig Venter 研究所的著名科學家,把一個尿道細菌的 DNA 抽空,再把另一個細菌的 DNA 塞入,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細菌,使全世界注意到人類操控生命的能力,正接近創造生命的地步。Venter 研究所正在申請這個全新細胞的專利,該研究所不認為這是創造生命,只是「改變生命以獲得一個新的生命形式」。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六個研究團隊更進一步,試圖用化學物質創造生命,模仿地球生命的起源,他們認為可能在三到十年內會獲得成功。 這些科學家團隊認為,新的人造生命形式代表將有新的能源、環境清潔機制,和救命的藥物;但其他人認為,這種突破代表藉重新創造生命,來了解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開始的。聖塔克魯茲加州大學生物化學教授狄莫,也是試圖創造生命的專家之一,他說:「我們大致認為,下一個生命的起源將在某人的實驗室。」 像狄莫一樣的科學家說,對生命不要去定義它,只要描述它,廣泛地說,生命需要一個有遺傳物質的細胞,它有能力生殖、把食物變成能量,並透過自然淘汰來進化。 NASA 在加州的太空生物研究所專門研究地球上的生命,和生命存在於其他地方的可能性。國家科學院上個月提出一份「怪異的生命」 (weird life) 報告,在報告中呼籲說,NASA 在太陽系尋找生命的工作擴大之時,重要的是要知道在尋找什麼,不要專注於尋找水,或碳,雖然碳被視為地球上生命的主幹。 著名的未來學家克茲維爾 (Ray Kurzweil) 相信,到 2029 年,機器將通過人工智慧的最大考試,對問題提出的答案像一個人的答案一樣。他說:「有關一個非生物的實體是否應享有權利的問題,最終決定於其是否有意識,是否有感情。」英國政府科學辦公室 2006 年委托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如果機器人繼續發展,到它們能做某些生殖、自我改進,或如果它們能獲得人工智慧的地步,重大的改變就會發生。」 賓州大學生物倫理學家凱普蘭說:「生命是什麼的議題是過去四百年來生物學的核心。」他說,這導致更接近神學的問題,如生命是否是特殊的,和人類是否是特殊的。他預測本世紀末,生命的定義將成為政治和社會辯論的核心,像對墮胎和幹細胞研究的辯論一樣熱烈和造成分化。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