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6/26 23:02:42瀏覽425|回應0|推薦4 | |||||
富岡老街位於桃園市楊梅區,富岡火車站前之中正路一帶,多數建築始建於日治時期。
富岡舊名「伯公岡」,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於昭和10年(1935年)出版之《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第71頁中記載「〔伯公岡驛〕(楊梅庄伯公岡)是可以觀賞白沙岬燈塔 (位於觀音海岸、曾是台灣本島最西邊的燈塔) 美景的稻米產地」,富岡台地一帶目前仍可見眾多農田與水利設施。
日治昭和4年(1929年)為改善臺北至新竹間鐵路而鋪設雙軌路線,廢止原設之竹北號誌站,並於原西南方約4公里設置「伯公岡」站,但據文史工作者推論,伯公岡驛之設置是為了便於運送新屋、大坡與富岡一帶所生產之稻米。
自伯公岡驛設立後,富岡老街一帶逐漸形成市街。街上之少數房屋至今仍保持當初之建築樣貌,其中又以中正路上「呂家聲洋樓」最具特色。該洋樓面寬為五開間,由巴洛克式中央穹頂(客家語稱「鑊嫲篤」,意即造型如同「鍋蓋」)往兩旁對稱延伸,樓高兩層,樣貌頗具特色。據說於日治昭和4年(1929年)動工,耗時二年完成,迄今仍為老街之重要地標。
現今老街底中正路、信義街與民生街交會處之「大井頭」則位於富岡中心位置,早期建置一口公用大井供居民取水,後因居民逐漸於自家鑿井,此公用井便失去其功能。而失去功用之大井上方,建有一間伯公祠,便為現今「大井頭福德宮」之前身。此公用井往昔名為「龍王井」,位置位於現今廟前供桌下方,以往更有「龍王送水」傳說,亦即海龍王會由此井來探望伯公岡子民。
廟內可見〈建祠緣起〉碑文記載:「在鐵路之南,有福德祠一座,為我鄉土守護之神,祉因信眾膜拜,必越軌,時感不便,嗣又鐵路電化……乃有在街中建祠之議……」。
驅車越過鐵路地下道抵達伯公岡原始福德祠,原以為是「廟中廟」,仔細觀看發現,現今建築建於原本小廟上方並覆蓋三分之二,約有三分之一廟身突出於牆後,甚為特別。
入祠內,見供桌砌於地面,石雕香爐頗具年代感。貼近小廟後,見其內置有民國79年製之香爐,其後牆面為「福德正神之香位」石碑,石碑兩側分別刻有「昭和己巳年O(難以識別之字)立」與「眾信士人等仝奉」字樣,可見廟內小廟理應建於日治昭和4年(1929年)!至此可知伯公岡驛、呂家聲洋樓與伯公岡原始福德祠皆建於同年。
續返大井頭福德宮,找尋當初之大井,並與廟方管理人員攀談。說明來意後,廟方告知,富岡境內不論大井頭福德宮,抑或伯公岡原始福德祠,其土地公型態一開始均為三顆石頭,起始肇建日期皆難以考據。而民國69年(1980年)鐵路電氣化後,地方仕紳便提出於街中建祠之議,原先擬由伯公岡原始福德祠「分香」,但未獲土地公同意,便改自新竹都城隍廟迎來目前石刻之伯公神像,並陪祀觀世音菩薩與天上聖母。
告別廟方人員後,步至北側信義街上,位於百年信義小吃店一側之街屋,其騎樓廊道為拱門樣貌,行於其中,頗有時空交錯之感。
返回富岡站前,即使墊腳引頸仍不見伯公岡原始福德祠,回首望著呂家聲洋樓、大井頭福德宮,再望向成功路旁的伯公岡25號糧倉,腦海想像著往昔富岡因鐵道而繁華之貌,如今卻僅能以文字留下些許紀錄,供後人參酌!
--------------------------------------
本文刊登於 2024 年 06 月 26 日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寶島踏查】富岡老街 時光隧道之昭和四年印記 》
#桃園
#楊梅
#富岡
#老街
#昭和
#伯公岡
#稻米
#產地
#伯公岡驛
#呂家聲洋樓
#伯公岡原始福德祠
#大井頭
#福德宮
#都城隍廟
#信義小吃店
#龍王井
#糧倉
#己巳年
#廟中廟
#白沙岬燈塔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