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6/13 19:40:45瀏覽598|回應0|推薦5 | |||||
「仙洞巖」位於基隆市中山區仁安街1號,據地方耆老相傳,清領時期此處常有漁民於此休憩,後為祈求平安而供奉神祇。
於西岸碼頭旁道路,見左方「基隆築港殉職者紀念碑」之指標後,車行約一分鐘,依指標指示,即可左轉進入仙洞巖。
「仙洞巖」之三開間山門為舊時「清淨法界」(上圖:2010年拍攝)所改建,現今山門四柱前方置有四大天王像,原四柱上之對偈——「仙佛度有緣同超苦海、臺陽海上留真宇、仙洞巖中禮梵宗、洞天一合相成就菩提」已不復見。對比「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網站之〈基隆仙洞辨天宮〉照片,可見日治時期之山門為神社「鳥居」型態。更有學者研究推論,清同治年間龍華派源齋堂第一代堂主張賜歡曾於此修行。
過山門第一層階梯,左側兩處佛像基座為日治時期所造,仍可見由「昭和四年五月、世話人、香川縣」等日文漢字,往昔其上供奉「西國三十三所」觀音之第九番不空絹索三目八臂觀世音與第十番二臂千手觀世音,如今兩尊觀音像因擔心遭盜,而移入右洞供奉。
話說「基隆西國三十三所」靈場乃複製自日本近畿和歌山縣、大阪府、奈良縣、京都府、兵庫縣、滋賀縣與岐阜縣之33處「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本尊。但若以知名度而言,反倒以四國八十八箇所巡禮之「四國遍路」較廣為人知。
步上兩層階梯,可見門內一尊笑口常開之彌勒佛,正對著來訪遊客展露笑顏。主洞四大天王後方的岩壁,可見「仙洞」、「別有洞天」及古代騷人墨客行旅至此之落款。雖說雕刻之範圍大小不一,也算井然有序;相較於日據時期以後的「到此一遊」、「軍旅遊」等信手塗鴉,卻有著天壤之別。
續往右洞內走去,兩旁岩刻佛像甚是莊嚴,據說大多出自於1970年代,基隆市石雕家李榮坤之手。自入內左側起,佛像依序刻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觀音菩薩」與「釋迦牟尼佛」,至此頗有「小敦煌石窟」之感。然地藏王菩薩與文殊師利菩薩之間斗大之「軍旅遊仙念」、「1147」、「台北市」及「1148」等字為後人隨手刻畫,人為破壞著實令人扼腕。
由原路返回至主洞「圓通寶殿」處,於神龕旁「不動明王」石刻佛像左側,可見左洞入口處為一小徑,堪稱仙洞巖最特別之通道,其徑狹窄且深邃,一次限十人採同向前行,途中僅一處容許一人會身而過,別名「一線天」。途行三分有二,寬度與高度同時限縮,身高一米八及體型較魁梧者,較不易通過。一過此處後,眼前隨之開闊,左洞內祭祀日治時期仙洞主祀之神——石刻日本七福神中之弁財天。
左洞岩壁亦難逃遊客毒手,可見大正十三年,城崎、太田兩位先生,亦效法「到此一遊」之習性,於此岩壁留下「歷史痕跡」。
依原路返回入口處,望向前方山門,想起神奈川大學非文字資料研究中心前協力研究員金子展也先生之台灣神社遺跡,亦將此處列為「神社」。
綜合國家文化資產網與維基百科記載,仙洞巖於同治年間築佛寺,又稱「代明宮」。明治三十八年《臺灣日日新報》記者探訪時,仙洞香火旺盛,且有一位老人居住於此。然明治三十九年,時任基隆辦務署署長七里恭三郎來訪時仙洞時,已因無人看管而荒廢,故捐資重新整修,並比照神社「鎮座式」辦理祭典。次年,明治四十年十二月,基隆區街庄長許梓桑見證代明宮第二代堂主張添福將仙洞無償借予伊東大器與信徒總代使用,但要求辯才天需與原神佛合祀、加蓋需經代明宮同意;然大正十二年伊東大器聲稱獲得仙洞土地所有權。同年,由張賜歡於清同治2年創立之源齋堂,方改稱為「代明宮」,便符合日人遷「代明宮」於他處之說法。
加上明治元年前,日本具神佛習合之信仰,多數地方之神社旁亦會設立神宮寺與神社併存,而供奉「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第九番不空絹索三目八臂觀世音之奈良市興福寺,便被分類為「神宮寺」之一,可見〈基隆仙洞辨天宮〉照片中出現之神社鳥居,乃合理現象。因此,管見以為,仙洞巖之型態歷經清領時期「民間信仰」廟宇、日治時期「神宮寺」,直至二次大戰戰後之民國時期,方再次轉變為「佛寺」!
--------------------------------------
本文刊登於 2024 年 05 月 30 日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寶島踏查】基隆「小敦煌石窟」—— 仙洞巖最勝寺今昔 》
#基隆
#中山區
#仁安街
#仙洞
#最勝寺
#石佛
#海蝕
#西國三十三所
#民間信仰
#神宮寺
#佛寺
#鳥居
#弁財天
#代明宮
#辨天宮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