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23 03:04:56瀏覽436|回應0|推薦0 | |
《論語‧雍也第六》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語譯】 子貢說:「假如有人,能廣施德惠給人民,而且又能救助眾人,這人怎麼樣?可以稱得上是仁者嗎?」孔子說:「這豈止是仁者做的事?那一定是聖者了!就連堯、舜都還不一定能做得到呢!所謂仁者,就是自己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也讓別人能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自己能夠明白事理,也讓別人能夠明白事理。凡事能就近以自身作比方,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修行仁德的辦法了。」 【研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是修行仁德的途徑。能近取譬,就能將心比心,為對方設想。例如:如果我是對方,角色互換一下,我這麼對待他適當嗎?對方會有什麼感受?假如對方不願意,那麼尊重人家的意願和選擇,換個方式善待人家。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假如人家那樣對待我,我也會不願意,那我以後也不要那樣對待人家。反之,如果是好的,是大家願意的事呢?仁者就是要善待他人,希望別人變好,自己願意把好事與人分享,樂善好施,成人之美,正是所謂「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仁者的最起點是從自己向善做起,善待他人,並且寬恕實惠於人。仁者修養心性,如果願意成為同化宇宙規律的生命,走向返本歸真之路,境界高了自然能超凡入聖,成為人中的聖者,甚至達到「神聖」的境界。其實一般財物的施捨不是根本的博施濟眾,因為那解決不了人類的根本問題,神聖的聖者所看重的是人的道德,博施濟眾當然也重在啟悟人們重德行善,甚至走向返本歸真之路,這才是真正所謂的「普度」、「濟世」,這哪裡是一般人或仁者所能想像的事呢? 【延伸思考】 1、「仁」其實不是遙不可及的境界。在尊重對方的意願和選擇的前提下,我認為好的、自己願意要的,我想到要與人共享;我認為不好的、自己不願意要的,我不推給別人,我想到要讓別人也遠離那不善。凡事為對方著想、善待他人,揚善棄惡。也許這樣做真的就「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想想看:自己最討厭人家怎麼對待你?自己有沒有這樣對待過別人?先試試看能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體現的是不自私,所以能與人共享、善待他人,而不貪得、不妒嫉、不爭鬥。不自私的修養,隨著我們對自我的要求和心性的昇華,可能也會有層次差異的變化,例如:從好東西、榮耀的事共享,到修煉體會、善意開導、悟道的溝通交流等共享。 想想看:自己有什麼可以和人共享?為什麼其它的美好不能共享?自己有沒有私心?哪方面比較自私?如何修去私? 【參考】 多為他人著想,多施多捨,多學習道理多悟道,多去執著心和慾望,少為自我鑽營,少享樂多付出。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學生志願服務及生活助學服務學習辦法 嘉藥「強制」規定 完成「查核」之前 學生「志願」服務 每週3小時! ( 補助金額結果,教育部預定於 (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100年12月13日)嘉學字第1000008989號函
本委員會以校長為召集人,委員由主任秘書、教務長、學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進修部主任、進修學院校務主任、各學院院長、各系(所)主任(所長)等共同組成,必要時得遴聘校外人士若干人擔任委員。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