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狗吉拉慢慢消化量子論發展歷史的過程當中
趁此空檔
大家來瞧瞧這些 在 20世初期到中期
劇烈地 革命性地 躍升式地 互相錦上添花式地
將人類過去 8000年文明進程
提升到一個全新高點的偉大天才群相
1927年
在義大利科莫(Como)舉行了紀念伏特
(A. Volta, 1745~1827)
逝世100週年的國際物理學討論會
是為
第五屆索爾維會議 (Solvay Conference)
該次會議
幾乎可以說是
量子理論的成立大會
更難得的是
大家留下了難得的留影
第一排 (一眼就看到正中央的愛因斯坦吧)
左二
是量子祖師爺 普郎克 Planck
左三
是鼎鼎大名的女生 居禮夫人 Marie Curie
(被自己發現的鐳害死)
左四
是更鼎鼎大名 提出羅侖茲轉換的羅侖茲 Lorentz
右五
就是相對論頑童 愛因斯坦 Einstein
右四
則是物理界的異數 法國馬克思主義者 郎之萬 Lanngevin
第二排
最右
看起來孩子臉的 就是量子宗師 波耳 Neils Bohr
右二
是海森堡量子矩陣力學的戰友 玻恩 Max Born
在愛因斯坦與羅侖茲間後面的是
寫下費米子相對論性量子力學方程的狄拉克 Dirac
第三排
右三
是怨恨薛丁格奪走他量子矩陣詮釋光彩的海森堡 Heisenberg
右四
向左不知道在偷看誰的 是提出不相容原理的包立 Pauli
右六
酷酷的 就是狗吉拉喜愛的薛丁格 Schrödinger
相片人物由左至右
第一排:
I. Langmuir,
M. Planck,
Mme. Curie,
H.A. Lorentz,
A. Einstein,
P. Langevin,
Ch. E. Guye,
C.T.R. Wilson,
O.W. Richardson
第二排:
P. Debye,
M. Knudsen,
W.L. Bragg,
H.A. Kramers,
P.A.M. Dirac,
A.H. Compton,
L. de Broglie,
M. Born,
N. Bohr,
第三排:
A. Piccard,
E. Henriot,
P. Ehrenfest,
Ed. Herzen,
Th. De Donder,
E. Schrodinger,
J.E. Verschaffelt,
W. Pauli,
W. Heisenberg,
R.H. Fowler,
L. Brillou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