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入道
2017/07/08 10:37:12瀏覽619|回應0|推薦0

致虛極,守靜篤,道教的修心與體道!

道教歷來重視修心,認為「修心」乃是明道的樞紐。太上道祖在《道德經》中強

調「致虛守靜」才是「歸根復命」的宗本,正是點出了「明道」在「修心」的玄

奧。蕭天石先生曾說:「虛極靜篤,繫心學與性學之本,為作聖功夫,亦為神化

功夫 」。關於「修心以明道」的具體行持,南華真人在《莊子.人間世》中提出

「心齋」的修道方法進行了闡述。他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

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

。虛者,心齋也。」由南華真人「心齋」所揭示的「修心在明道」的功夫,不僅

成為道門修心澄心以體道明道的理論基礎,更為後來的修道者所奉行與闡揚。

也就是說,「明道在修心」不僅是老莊之學的樞要,也是道教正一與全真兩大道

派的修道總綱。正一嗣漢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在《虛靖真君語錄.心說》中云:

「夫心者,萬法之宗,九竅之主,生死之本,善惡之源,與天地而並生,為神明

之主宰。或曰真君,以其帥長於一體也;或曰真常,以其越古今而不壞也;或曰

真如,以其寂然而不動也。用之則彌滿六虛,廢之則莫知其所。其大無外,則宇

宙在其間,而與太虛同體矣;其小無內,則入秋毫之末,而不可以象求矣。此所

謂我之本心,而空劫以前本來之自己也。然則果何物哉?窈兮冥,恍兮惚,不可

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強名曰道,強名曰神,強名曰心,如此而已。由是觀之,

豈不大乎?豈不貴乎? 」

全真祖師王重陽真人在《重陽立教十五論》中說:「凡論心之道,若常湛然,其

心不動,昏昏默默,不見萬物,冥冥杳杳,不內不外,無絲毫念想,此是定心,

不可降也。若隨境生心,顛顛倒倒,尋頭覓尾,此名亂心也,速當剪除,不可縱

放,敗壞道德,損失性命。住行坐臥,常勤降心,聞見知覺,為病患矣。 」並

在答馬丹陽真人問:如何是復命歸根,曰靜時說:「只要心不逐物去,不染不著

,心定意不散、神不昧,便是歸根」。馬丹陽真人在《丹陽神光燦》也說:捨家

學道,爭奈心魔。……心若死灰,自是精神冲和,真心無染無著。起慈心,更沒

偏頗;心念善,道皆因心造,超越娑婆。

而在《太上老君內觀經》這一部重要的道門經典中,更是直接將「修道」歸結為

「修心」。太上道祖在經中說:「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不測,通神

群生。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

則修道也。」「道」雖彌綸天地,通神群生,但體現在人的生命中就是「心」。

這也是太上視「修道」即為「修心」的理據所在。太上還說道:「道不可見,因

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

長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保者,以其不內觀於心故也。內觀不遺,生道常存

也就是說,大道雖然無聲無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但我們只要用心體察生命

本身的節奏就能發現祂。常人不能明瞭大道而保身長存,就是因為沒有細心觀照

生命的本體 — 「心」的奧妙。得道之人能夠與道合真而長生久視,就是因為向

內深入體認了「心」的節奏與變化,通達了生命的奧秘。

祖師們的垂教詮言,為後來者踏上修道之路指明了方向。不僅深入探究「明道在

修心」的根本宗趣,更為後來者踏上修道之路指明了方向。對於今天的學道修道

者來說更有其現實的必要與意義。那麼,如何才能完整體認到「心」的微妙節奏

和無窮奧秘呢?下面我們將從「慈心以入道、正心以達道、靜心以歸道、真心以

會道、虛心以合道」五個方面分別展開疏理與論述,以期希望沿着修心的道路來

認識大道的秘奧。

一、慈心以入道

太上說:夫慈,故能勇。學道、修道首先就要讓自己葆有一顆慈愛之心。慈故能

勇。慈故能柔,柔故能和,和故能勇。慈愛的心是柔和的,慈愛的人才可以勇往

無前。只有保持一顆柔和的心,學道之人才能接近、契入那不可思議的大道。太

上道祖曾這樣形容大道的運行:「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河上公注說:

「至柔者水也,至堅者金石也。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

河上公取象於水來比喻大道。道像水一樣至柔,但卻能貫通天下的至堅金石之物;

道像水一樣無為,卻能含容養育天下的群生。學道之人體會大道之奧,就要在艱

難的修行歷程中常常保持心地的柔和,才能無所畏懼,才能與道相應,才能堅定

恆久。黃元吉先生告誡後學:「自下手以至丹成,無不當冥心內運,專氣致柔。

蓋丹乃太和一氣煉成,修道者當以謙和處之,苟稍有粗豪,即動凡火,為道害矣。」

可以說,在整個修道過程中,柔和都是貫徹始終的。修道之難,就在於學修者時

常會因爭強好勝,而丟失柔和的心態,落入強梁的心緒中。因此,太上有「強梁

者不得其死」的教誡。

要保持心地的柔和,則需要在平常生活中「積功累德,慈心於物。」因此,太上

在《感應篇》中教導世人:「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

三百善。」其實,不論是「立一千三百善」還是「立三百善」,其數量並不是最

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在積累善行的過程中,在心地播撒慈愛柔和的種子,在

心地培植慈愛柔和的力量,以期為日後結出碩碩的果實鋪平道路。

有慈才有仁。一顆慈仁之心,是學道者入道的前提。濂溪先生周惇頤的窗前春草

滋長,從不剪除。總有人問這是為何?他回答說:「與自家意思一般。」 所謂

與自家意思一般,也就是與本有的一顆仁心生機一般,因此讓周惇頤溫暖地愛着

身邊的一草一木,並深深地體會到充盈在野草中的天地生生之意。也正是在這份

溫暖的愛意中,他沒有將窗前野草視為異己之物,而是心生愛惜,將其視為自家

生命的一部分,不忍心剪除。盡管這些野草在很多人眼中不過是多餘的礙眼之物,

但以慈心生命的情懷來觀照則是全然不同的。

從這則故事可以看出,學道者慈心接物,並不僅僅是為了幫助他人或他物,同時

也是為了涵養自家的真實生命。在對天地萬物的愛惜與不忍中,他們認識到了天

地化育萬物的大德,也體會到了「天地萬物,本吾一體」的實情。宋儒大程子

(程顥)將之概括為一種「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的境界。

他說:「醫書言手足痿庳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

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諸己,自與己不相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

貫,皆不屬己。」 大程子將「仁」看作「氣之貫通」,將「不仁」視為「氣已

不貫」。不仁之至,手足都不屬於自己;「若夫至仁,則天地為一身,而天地間

品物萬形為四肢百體」。

道門常言:「人身為一小宇宙,宇宙為一大人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其中

的要妙就在「體仁」。故《易經.乾卦.文言傳》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南華真人說:「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 學道之人知天下萬物同一和氣,

故以慈仁之心為進道之玄鑰。他們在追求「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中,

逐漸消除了人我之間、物我之間的隔閡與對立,漸入「渾然與物同體」的仁者之

域。就在這種「與物同體」的歷程中,學道者方才得入「眾妙之門」,真正地踏

上修道之正途。

淨明祖師劉玉真先生就說:「至道不煩,只是以善化惡,以陽制陰,收萬歸三,

收三歸一,錬消陰滓,身淨自然化生。每見後天之法,不曾究竟得一個大本領,

搬出許多枝梢花葉,徒為已墮之魂重添許多妄想。淨明先天之學,只要了得核中

有個仁,仁中有一點生意,藏入土中,春氣才動,根生幹長,都出自然。」

玉真先生判攝「先天之學」與「後天之法」的准繩就在於是否抓住了根本。他認

為修道的根本在「了得核中有個仁,仁中有點生意」。只要抓住了這個根本,

「春氣才動,根生幹長,都出自然」。否則,終究是在「枝梢花葉」上簸弄精神,

徒勞無功。玉真先生明確地點出修道之本在於擁有一顆慈仁之心。慈心以體

仁,就是要在心源根本處做工夫,「身淨自然化生」。只要立住了這個根本,修

道才能上路。才有了一體皆愛的大胸懷。

二、正心以達道

如果說慈心才能入道,那麼正心才能達道。《道藏》列正一部經典以通貫三洞全

藏,凸顯了「正」在修道中的重要地位。

《正一盟威經》中說:「正以治邪,一以統萬,令得還真。」《正一修真略儀》

說:「由心而正,心正則精神不虧,與我為一」。《道法心傳》則說:道應不遠

在人心,不必千山萬水尋。道欲正心方始得,純陽不染一些陰。

正一經典強調「正心」,其實是有鑒於「心之易邪」。丹家常用「汞」來形容

「心」,就是因為「心」出入無時,流轉不定。太上在《內觀經》中這樣形容心

神的變化:「心則神也,變化不測,無定形也。……其神也,非青非白,非赤非

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

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心」之變化莫測、難以捉摸,但「心」

又是「一身之主,百神之帥」,是主宰生命變化的「君主之官」。太上又說:

「人之難狀,惟在於心。心若清淨,則萬禍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淪惡道,皆

由心來。」可以說,人的禍福吉凶,都是由「心」主導決定的。天師岐伯也說: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

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五藏六府)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

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 在古人看來,只要「君主」正位,

自然上下一體,百官奉職,物阜民康,欣樂太平。這是從王道政治的角度形容「心」

作為「君主之官」的主宰作用。宋儒范浚在《心箴》中說:「君子存誠,克念克

敬。天君泰然,百體從令。」此處的「天君」指的就是「心」。在范浚看來,只

要「心君」正位泰然,自然氣血通流,腠理固密,四肢百骸,各有條理。這是從

養生學的角度形容「心君」在身體中的主宰作用。其實,「心君」在整個修道體

系中也處於主宰地位。因此,如何讓「心君」正位就成了修道路上的關鍵環節。

心君正位也就是「正心」。太上說:「正心,使不邪也。」他又指出:「制之則

正,放之則狂。清淨則正,濁躁則亡。」故「正心」既要去狂躁,根本則是要在

「制邪」。

有人問清微祖師李少微真人:「制邪之道如何?」李真人答說「但修己以正。子

不聞花月之妖不敢見梁公。正人君子,鬼神之懼猶且如此,何況行道法之士乎?」

「花月之妖不敢見梁公」是一則關於大唐名臣狄仁杰的故事。「花月之妖」指武

三思的妓人素娥,「梁公」指狄仁杰。一次,武三思在家中宴請狄仁杰,席間讓

素娥獻藝,結果素娥不知所蹤。後來才得知素娥是一花月之妖,見狄仁杰一身正

氣,以至於不敢相見而逃匿。王惟一先生作詩贊云:「祖師立法在心中,心法才

通萬法通。以正制邪邪自伏,方知花月懼梁公。」 外邪能犯人,歸根結底是人

正氣不足所致。古人常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說:「一切邪犯者,皆

是神失守位故也。此謂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可見,正氣存內,自然「憂患

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制邪之道貴在正己,「己一正,無所不正。」

正己須依戒行。故太上在《內觀經》中說:「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

神,

使不邪也。」白玉蟾真人在《道法九要》中說:「夫行持者,行之以道法,持之

以禁戒。明其二字端的方可以行持。先學守戒持齋,神明自然輔佐。薩真人云:

道法於身不等閑,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難。豈不聞

真人燒獰神廟,其神暗隨左右,經一十二載,真人未嘗有縴毫犯戒,其神皈降為

輔將。真人若一犯戒,其神報仇必矣。」薩守堅真人十二年沒有絲毫犯戒,其戒

行之精嚴與心地之潔淨可想而知。行道之士要深造以道,邪妄不侵,首先就要在

戒行上立定腳跟。

王惟一先生在《道法心傳》中說:「夫行持道法,先當受持十戒。日用常行,無

所虧欠。更能濟貧救苦,積功累行,自然感動天地,神欽鬼伏,坐役雷霆,呼風

召雨。今有一等後學,不持戒律,不辨邪正,執文泥象,胡思亂想。偶然一時之

靈,便已自滿,更不究竟所靈者是個甚麼,以致以邪召邪,以鬼召鬼。」 他在

《行持戒行圖》中還列出了行道之士應當奉行的十條道戒:「一守忠孝,二行仁

義,三不殺,四不盜,五不淫,六不貪,七不妒,八不嗔,九不詛,十不傲。」

行道之人依戒行以正心,在日用倫常中坦坦蕩蕩,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自

然正氣存身,鬼神欽服。否則,「滿腔雜妄,道將何存?」最終難免承受「以邪

召邪,以鬼召鬼」的惡果。

黃元吉先生說:「夫以天與人同此一氣者也,吾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氣

順則天地之氣亦順,如谷應聲,如月照影,自然感召,不必有心為之。」 孟子

說:「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 ,這恰是「正心」工夫

結出的丰碩果實,也是行道之人「正心以達道」的明證。


三、靜心以歸道

太上說:清靜以為天下正。如果說「正心以達道」是下學而上達的功夫,那麼

「靜心以歸道」就是為天下正及至返樸歸真的要訣。道教以「返樸歸真」為宗

旨。「返樸歸真」,就要求我們掃除心頭的雜念妄想,靜心以歸道。太上老子

說:「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道祖將「靜」視為性命之根,「靜心」才能「

歸根」、才能「歸道」。重陽祖師說:人心常許依清靜,便是修行真捷徑。

《清靜經》說:「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也就是說,人心不靜,說到底是心頭

欲念難消。古人說:「心有所向便是欲」。一念之欲,其萌發之初,隱微難覺,

若不能及時翦除,任其潛滋暗長,以至於窮奢極欲,將造成難以挽回的惡果。晉

真人曾告誡道:「心清意靜天堂路,意亂心荒地獄門」;只有心清意靜,才能氣

和神定。黃元吉先生說的好:「凡人欲心一起,必求副其願而後快。即令事事如

願,奈欲壑難填,貪婪無厭,得隴望蜀,輾轉不休,有天下者遂失天下,而有身

命者又豈不喪其身命乎?」 小至身家性命,大至天下國家,無窮的禍患,莫不

自一念之欲肇其端。縱覽古今,隋亡唐興的歷史也許能給我們些許啟迪。

唐太宗對「一念之欲」的危害就有深切的體會。他對侍臣談到隋朝滅亡的教訓時

說:「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隋)煬帝意猶不足,徵求無

已。兼東徵西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至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

惟欲清靜,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百姓安樂。夫治國如栽樹,

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靜,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其實,隋煬帝又何

嘗不想天下治安、社稷長久。

但他於一念之欲,罔然不察,縱任貪欲,「驅天下以從欲,罄萬物以自奉,採域

中之子女,求遠方之奇異。宮苑是飾,臺榭是崇」,最終招致了「失天下、喪身

命」的大禍。唐太宗克念制欲,清靜無事,四海升平,天下大治。古人說:聖狂

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隋煬帝與唐太宗對此提供了生

動的例證。唐太宗還說到「治國如栽樹」。他認為,要想「枝葉茂榮」,就得「

本根不搖。」實際上,「本根」就是「一念」。「本根不搖」即「一念清靜」。

這與太上老子「歸根曰靜」的教導甚是契合。黃元吉先生說:「得失所關,只在

一念。一念難回,遂成浩劫。此罔念所以致彌天之禍也。存亡所系,介於幾希。

幾希克保,定啟鴻圖。此克念所由造無窮之福也。如此則知,一念之欲,其始雖

微,其終則大,可不慎歟!」 雖然「彌天大禍」與「無窮之福」看似截然對立,

但兩者的開端卻是一致的,皆出自一念之欲。一念之欲發動,懵懵懂懂,昏昧不

覺,放任自流,「彌天大禍」就此釀成;一念之欲發動,明明白白,惺惺不昧,

雷厲風行,掃除盡淨,「無窮之福」由此養成。可見,禍福存亡皆不外於一念之

微。

靜心以歸道,就要求我們在一念隱微處細細體察,將一切欣羨聲色、名利、財貨

的欲念在剛剛萌生時排除盡淨,做到六欲不生、心地清靜。《清靜經》說:「常

能遣其欲而心自靜。」

李道純真人注說:「有道之士,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以道制欲,神所以清,

心所以靜。」李道純真人將「靜心」概括為「以道制欲」。他認為「常能制欲,

則歸心不動;歸心不動,則自然澄澄湛湛,絕點翳純清,復其本然,清靜之大矣,

何欲之有?」 他認為,只有常能克制欲望,才能收住「心猿意馬」,復歸「不

動心」的境界。復歸「不動心」的境界,就能恢復原本清靜的本來面目。

「以道制欲」的修持方法很多,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靜坐。靜坐在常人眼中幾

乎就是修道的代名詞。這種看法雖不十分准確,但也反映了靜坐與修道的密切聯

繫。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真人在《道門十規》中就說:「自上古以來,太上歷

劫化現,諸師之修煉成道,皆自靜定之功,庶得道功克就,神通自在。」通過耆

山公的開示,靜坐對修道的重要性更是發露無遺。張宇初天師還明確指出:「坐

圜守靜,為入道之本。蓋太上立教度人,正為超脫幻化,了悟生死。若非究竟本

來,了達性命,則何所謂學道之士也。」

不過,在道門中人看來,靜坐之要在制欲。關於常人對靜坐形式的固執,王重陽

真人曾在《重陽立教十五論》中區分了真打坐與假打坐。他說:「凡打坐者,非

言形體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須要十二時辰住行坐臥一切動靜

中間,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但有絲

毫動靜思念,即不名靜坐。」重陽真人把執守「形體端然、瞑目合眼」的打坐視

為「假坐」。在他看來,單純固守靜坐的形式,可能會遺漏「以道制欲」的靜坐

宗趣。「真坐」並不拘形式,而是貫穿在「住行坐臥」等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之

中的,關鍵在「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也就是要「以道制欲」。

因為外在五色五音五味會使人目盲耳聾,只有踐行「以道制欲」的靜坐要旨,才

能實現「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歸心不動)的境界,並進而契入真道。

王常月真人更是提出「先死妄心後入圜,先了愛緣後打坐」的修道法門,就是有

鑒於後世的人執迷於入圜打坐,而忽略了「以道制欲」的靜坐旨歸。他曾經要求

守戒弟子:「自今日起,須將平日所迷的鉛汞龍虎,陰陽燒煉,種種譬喻,悉皆

收起。唯從清淨法門,死妄心,息邪念,平平穩穩,從中道大路上行。」 在王

常月真人看來,人若不能以道制欲,捨妄歸真,就不能入定生慧。因此,不了愛

緣即入圜靜坐,其實是空坐蒲團,盲修瞎練。他諄諄告誡後學:「若不先死妄心,

安神定氣,如何能夠大靜?不能常清常靜,如何能夠入定?不能入定,如何能夠

生慧?」

透過諸位祖師的教誨,我們可以真切地領會到:靜心的關鍵在克制私欲、了斷愛

緣。若能「靜心」,自然就能「歸道」。歸根復命其實正是私欲盡淨、愛緣斷除

後的自然結果。制欲、斷緣就需要輔助恰當的修道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靜

坐。但是,我們一方面要修習恰當的修道方法,另一方面又不能被「法」所執,

本末倒置,以至於「執法成病」,反倒忘卻了「以道制欲」的初心。

四、真心以會道

在修道過程中,如果說「靜心以歸道」是歸根復命的工夫,那麼「真心以會道」

則是自心本體的妙用。真心來自真清真靜,真心可造真性真靈,道門宗祖亦將

「真心」稱為真意。黃元吉先生說:「真意者,煉丹之要。然真意不得真正元

神,則真意從何而始?惟於玄關竅開之初,認取這點真意,於是返而持之,學顏

子拳拳服膺,斯得之矣。況元神所流露,即是真意,即是一善,亦即得一而萬事

畢之道。學人認得分明,大丹之本立矣。」 從黃元吉先生的話中,可以認識到

真意源自元神,即自心本體,這是修道的關鍵與根本。

不過,「真意」不同於尋常所說的意識。《唱道真言》對「真意」在整個修道過

程中的重要作用有細致的描述。書中說:「泛意非意也,游思妄想也。意者的的

確確從心發,意發而心空。故又曰有意若無意。意之為用大矣哉!初時陽生,意

也;既生之後,釆取元陽,意也;既釆之後,交會神房,意也;既會之後,送入

黃庭,意也。意之為用大矣哉!不特此也,陽神之出,意也;既出之後,憑虛御

風,意也;游乎帝鄉,返乎神室,意也。」書中明確將常人意識看作「泛意、游

思妄想」,以區別於「真意」。書中深刻地揭示:真意必須是真真實實從內心深

處發出來的,沒有絲毫夾雜纏縛;而且事來則應,事過不留,一動就空了,不會

停滯在胸中。

關於真意的妙用,伍沖虛真人則用「返觀內照」一語予以說明。伍沖虛真人說:

「返觀內照,即真意之妙用也。蓋元神不動為體,真意感通為用,元神真意本一

物也,言元神可也,言真意亦可也。故真意即虛中之正覺,所謂相知之微意是也。

返觀內照者,返回其馳外之真意,以觀照於內也。煉精之時,真意觀照於煉精之

百日;煉氣之時,真意觀照於煉氣之十月;煉神之時,真意觀照於煉神之三年。

此返觀內照之大旨也。」

伍真人將不動之元神定義為自心之本體,將感通之真意定義為自心之妙用,視元

神真意為一物之兩面。他更指出:真意之妙用呈現為返觀內照的工夫。返觀內照

的工夫就是收回自心馳騖聲色的意念,讓意念返回自身觀照生命本身的精微變化。

綜合諸位祖師所言,可以看到:真意是就「生命本身」體悟「道」的節奏。真意

與泛意的區別就在於:真意不再如「泛意」一般總是向外馳騖,隨聲逐色,而是

要回到自己、回到生命本身。虛靖天師在《大道歌》中說:「莫向靈台留一物,

物在心中神不清,耗散真精損筋骨。」三茅真君也說:「靈台皎潔似冰壺,只許

元神里面居。若向個中留一物,平生便是不清虛。」 虛靖天師和三茅真君都說

到心中(靈台)不能留滯一事,其實就是強調意念不能向外有絲毫的攀緣。修道

人只有收住耳目口三寶,意念才能貼住自家生命的實際。

 「真意」不僅是貫穿整個修道過程的綱領,也是各種道法發揮作用的樞紐。虛

靖天師詩曰:「真心動處合雷機,神合神兮妙更奇。只此更無差別處,如磁吸鐵

不相違。」 詩中「如磁吸鐵」的比喻,揭櫫了道法雖然千變萬化,但其宗本不

離乎「天人合發」。「天人合發」的樞機就是「真意」。故李少微真人說:「符

者,陰陽契合之具也,惟天下之至誠者能用之。誠苟不至,自然不靈。」 修道

之人只有在「真意」的狀態中,才能「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以我之神,

合天地萬物之神。精精相摶,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紙以號召鬼神,而鬼神不

得不對。」道門符法所借用的紙張、朱砂等物事只是一種表象,符法的實質是真

意引領精氣的作用。李少微真人說:「治病以符。符,朱墨耳,豈能自靈。其所

以靈者,我之真炁也。故曰:符無正形,以炁為靈。知此說者,則物物可以寓炁,

泥丸衰草亦可以濟人。」

李少微真人還簡要敘述了行持道法的整個過程。他說:「通三才者一炁耳。天以

炁而運行,地以炁而發生,陰陽以炁而慘舒,風雷以炁而生。炁由人主,外想不

入,內想不出,一意沖和,歸根復命。行住坐臥,綿綿若存,以養其浩然者。施

之於法,則以我之真炁合天地之造化。故噓為雲,嘻為雷霆,用將則元神自靈,

制邪則鬼妖自伏。通天徹地,千變萬化,何者敢干我哉!」 其中,「外想不

入,內想不出,一意沖和,歸根復命」十六個字描述了修行人保持在「真意」時

的狀態;「行住坐臥,綿綿若存,以養其浩然者」,是修行人在日用常行中涵養

「真意」的工夫;之後,「以我之真炁合天地之造化」,則是以「真意」為樞紐

的「天人合發」工夫。至於「用將則元神自靈,制邪則鬼妖自伏,通天徹地,千

變萬化」,則是道法的真實效驗。字字句句皆是過來人的真實語,值得後來人深

心體味。

宋人張於湖有一首詞傳達了有道之士「真心以會道」的高潔與超脫,玆錄於下,

供大家品讀。他的《念奴嬌.過洞庭》詞云: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片舟一葉。

素月分暉,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悠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疏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叩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五、虛心以合道

大道以虛無為體,修道則以虛心為宗。古人說:道不遠人,人自遠道。人被七情

六欲蒙蔽,所以與道遠離,流浪生死。故太上在《內觀經》上說:「所以言虛心

也,遣其實也。」這里的「實」就是指人的七情六欲以及伴隨而來的各種知識。

故太上教導後學:「人常能清淨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

也就是說,人的心地就像是一間屋子,只要將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道就會自動

前來居住。如果屋子很骯臟,那麼不論屋子的外觀裝飾得多麼華麗,道都不會前

來駐落。因此,太上又說:「道也者,不可以言傳口受而得之。當虛心靜神,道

自來也。愚者不知,乃勞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遠,則神愈悲。

背道求道,怨道不慈。」 愚者們不在心地上做「掃塵除垢」的根本工夫,整天

在滾滾紅塵中忙忙碌碌企望得道,結果是苦心焦慮而徒勞無功。其原因就是「背

道求道」,丟失了根本。

黃元吉先生說:「道家始終修煉,。惟以虛無為宗。元始天王道號虛無自然,即

是此義。由虛而實,是謂真實;由無而有,是謂真有。倘不虛不無,非但七情六

欲窒塞真靈本體,無以應萬事、化陽神;即觀空了照,有一點強忍意氣持之,亦

是以心治心,直將本來面目遮蔽無存。總之,虛無者道之體,冲和者道之用。人

能如是,道庶幾矣。」 黃元吉先生指出,不僅「七情六欲」會窒塞自心之本體,

而且在「觀空了照」的過程中,只要有一點強忍之意,也會遮蔽自心之本體。因

為生命的流行有天然的節奏,生生而條理。修道人澄懷觀道,就是要體認天理自

然的生命本原。若有意為之,則是在生生而條理的生命流行上添加了自己的意思,

猶如太虛之上平添幾縷雲翳,反倒失去了生命本體虛靈空寂的本來面目。因此,

虛心就是要回到最本真的自然。整個修道過程就是要道法自然,有意造作反倒形

同畫蛇添足。

生命本真之道,就蘊含在虛無妙有的真空之中。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曾作《虛空

歌》說:本來真性同虛空,光明朗耀無昏蒙,偶因一念落形體,為他生死迷西東。

並說:識得真空方不昧,古往今來鎮長在。……真空消息非頑空,縱橫變化無終

窮。重陽真人亦說:虛空返照虛無影,照出真空空不空。 張伯端真人在《悟真

篇》中則說:道自虛無生一氣,更從一氣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

物昌。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陰陽變化在虛無中運行,由此萬物才得以生息昌榮。

修道之人以清虛為體,自然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渾淪不散,水火不期濟而自

濟,金木不期并而自并,大道自得可成。

結語

慈心正心要在修心,

靜心虛心貴在澄心,

修心澄心不離真心,

澄心所在體道明道。

就人生來說,修心澄心的工夫,最終是要落實在人生的體悟與實踐之中。太上在

《內觀經》中說:「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則道降,道降則心通。」心與道

原本無別。修心以明道,就是要在性天心地上做工夫,合道以達真。心地工夫則

須在人倫日用間中顯出真實的效用。劉玉真先生說:「心中有天者,理即是也。

謂如人能敬愛父母,便是不昧此道理,不忘來處,知有本源。」 也就是說,道

在心中,心中自有天理,而天理最終是要體現在具體的人生細節上。胡慧超真人

說:「忠孝立本,方寸淨明,四美俱備,神漸通靈,不用修煉,自然道成。」

人生之現實,誠哉斯言也!

青陽道長 / 青玄道長 / 青素道長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taoist&aid=10602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