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30 00:13:58瀏覽585|回應1|推薦63 | |
久視元年九月,宰相狄仁傑因病過世,武則天命魏元忠接任宰相。 長安年間,相王李旦(唐睿宗)奉命擔任并州元帥,魏元忠兼任大總管,統軍抵禦突厥與吐蕃。由於有魏元忠這位熟知戰史兵法的老臣壓陣,所以雖然在反擊敵人方面沒有出色的成績,但也能守成而少敗績。同時,魏元忠也兼任并州長史。不久後再加銀青光祿大夫,並轉任左肅政台御史大夫兼檢校洛州(即洛陽所在)長史。 擔任奉宸府(原控鶴監,武則天的男性後宮團)的首長的張易之,縱容自己的家奴在洛州市集上仗勢欺人,事情鬧得很大,被魏元忠知道了,下令將這名家奴捉拿到案,然後依法杖責至死。當地的權貴豪族甚為震驚,見魏元忠連最受武則天寵愛的張易之的面子都不給,知道這回遇上了一個槓子頭,因此行事多有收斂,沒有人想自找麻煩。 張易之是唐太宗時期的宰相張行丞的族孫(不是直系的親孫子,是同族兄弟的孫子),也就是遠房親戚。在萬歲通天二年由太平公主先後將張易之(兄)、張昌宗(弟)引薦給武則天後,深受武則天所寵愛。武則天甚至想要讓張氏兄弟的另一位弟弟張昌其擔任長史,卻被宰相魏元忠以「張昌期年輕不懂事,不能擔此大任」為由阻止,因而不了了之。而前宰相狄仁傑為了武則天寵愛張氏兄弟之事曾多次上書斥責張氏兄弟,魏元忠也是,曾力諫武則天: 「臣承先帝顧眄,受陛下厚恩,不徇忠死節,使小人得在君側,臣之罪也。」 但武則天寵愛張氏兄弟,對此諫言非常不高興。張氏兄弟知道後也很不爽,再加上先前魏元忠居然不給面子的杖責自己的家奴至死、阻止弟弟張昌其擔任長史等等新仇舊恨一塊算,就誣指魏元忠曾私下對司禮丞高戩說: 「武則天老了不頂事了,我們應當挾太子而令天下。」 也就是魏元忠與高戩合謀,要擁立太子李顯登基,恢復李氏天下。 武則天為愛昏了頭,聽信張氏兄弟,下令將魏元忠關進大牢,並且命太子李顯、相王李旦以及當時的宰相群一塊兒到皇宮大殿,由張昌宗主審,讓魏元忠與這些人相互對質。 但沒影的事兒當然審不出個所以然來,於是張昌宗逼魏元忠的下屬鳳閣舍人張說做偽證,指稱聽過魏元忠說過這些話。張說起初懼於張氏兄弟的威勢而做了偽證,但同為鳳閣舍人的宋璟對他說: 「一個人的名譽是最可貴的。千萬不要為了保全自己,去附和奸臣,陷害好人啊!若是為此得罪了朝廷,被流放出去,臉上也光彩。」 負責編撰史書的著作郎劉知幾也提醒張說: 「不要玷污你自己的歷史,連累後代子孫啊!」 等到武則天親自上堂審問,問張說是否真的聽過魏元忠說過大逆不道的言語,張說被武則天的威嚴嚇得全盤托出,除了翻了前供,更指證是張昌宗逼他要作偽證。張昌宗一聽,急得大呼冤枉,還反咬張說也是魏元忠的同黨,合謀誣陷自己。 看到張昌宗急成這樣,武則天頓時明白魏元忠又被冤枉了。但是為了顧及所愛的張氏兄弟的面子,就裝做生氣的樣子,怒罵張說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並判他流放之罪。而魏元忠則是解除了宰相的職務,貶到南方的端州高要縣做縣尉。魏元忠臨行前向武則天告別,說: 「臣老矣,今向嶺南,十死一生。陛下他日必有思臣之時。」 ----- 待續 ----- 改編自 《舊唐書》 原文: 《舊唐書》卷九二《魏元忠傳》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也。 …… 聖歷二年,擢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檢校并州長史。未幾,加銀青光祿大夫,遷左肅政台御史大夫,兼檢校洛州長史。政號清嚴。 長安中,相王為并州元帥,元忠為副。 時奉宸令張易之嘗縱其家奴凌暴百姓,元忠笞殺之,權豪莫不敬憚。 時突厥與吐蕃數犯塞,元忠皆為大總管拒之。元忠在軍,唯持重自守,竟無所克獲,然亦未嘗敗失。 中宗在春宮時,元忠檢校太子左庶子。 時張易之、昌宗權寵日盛,傾朝附之。元忠嘗奏則天曰: 「臣承先帝顧眄,受陛下厚恩,不徇忠死節,使小人得在君側,臣之罪也。」 則天不悅。 易之、昌宗由是含怒。因則天不豫,乃譖元忠與司禮丞高戩潛謀曰: 「主上老矣,吾屬當挾太子而令天下。」 則天惑其言,乃下元忠詔獄,召太子、相王及諸宰相,令昌宗與元忠等殿前參對,反復不決。昌宗又引鳳閣舍人張說令執證元忠。說初偽許之,及則天召說驗問,說確稱元忠實無此語。則天乃悟元忠被誣,然以昌宗之故,特貶授端州高要尉。 |
|
( 休閒生活|雜記 ) |